吳學紅
摘 要:中小學的數學具有較多的圖形、公式、計算等內容,理論性與邏輯性很強。在強調數學素質教育的今天,想要培養和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數學知識素養,數學老師就必須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思想理念跟傳統的教學模式,摒棄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教學。講授式的教學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有利于激發中小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積極性,注重中小學生自身主體性的培養和發揮,讓中小學生充分了解到基礎數學知識的作用和功能,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如此才能夠有效地提高中小學語文課堂的質量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有效策略
現今,不少小學生反映數學學科很難,里面有許多深奧、復雜的知識。學生對于這些晦澀的問題感到頭疼,就會逐漸對數學失去興趣。這種情緒如果不能得到緩解,必然會讓學生對數學失去激情,失去興趣。還有些學生對學習數學不反感,成績處于中等水平,雖然沒有后退,但也很難進步。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多樣化的,而老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起著很大的決定性作用。
一、轉變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家長跟教師認為成績是衡量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這也使得小學數學教學過分側重數學知識的機械記憶,教師也經常使用題海戰術、反復講解等教學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鞏固數學知識。具體表現為老師點出教學的重難知識點,然后要求學生背誦牢記、反復練習這些知識點。客觀來說,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缺乏自主探究數學規律、自主思考數學問題的機會,成為知識的載體,并沒有成為活用知識的主人。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不夠積極,課堂參與感較低,其學習效率也大打折扣。對此,教師必須積極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為學生創造出探究知識、體驗過程、運用知識的機會。例如,在學習軸對稱知識點時,就可以提前搜集一些對稱的圖形、圖案,例如籃球、臉譜、圓柱等,以此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信息采集能力,讓學生在尋找這些圖案圖形的過程中了解對稱的特點與對稱的前提。再例如,在學習圓角分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創造出貼近現實的購物找零情境,讓學生深刻掌握圓角分之間的兌換比例,使用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作用,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
二、合理把握預設和生成,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為了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科學地設計導入環節、課堂教學環節,根據教學出現的一些情況來靈活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坦白說,教師要提前用心設計教學環節,只有用心預設,才會出現美麗的生成。在具體教學時,教師不應該拘泥于某種形式,局限于某種教學節奏,而應該隨著自己當前課堂的實際教學狀態來靈活調整自己的教學節奏,讓每個學生的思想、觀點、價值觀都能夠在當前的課堂內進行自由交流、激情碰撞,讓每個學生除了掌握數學知識以外,還能夠從中獲取其他思想感悟。從客觀上講,合理地把握預設與生成的難度雖然是相對較大的,但其也符合素質教育這一教學思想,同樣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因此,正確理解課程的預設跟其他生成之間的內在聯系,科學地把握預設跟其他生成的尺度,在不損害課堂教學規則的前提下,營造了一個開放、民主、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就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線段、直線和射線”這一知識點時,筆者曾經要求學生列舉出生活中的“三線”。有的學生說鐵軌是直線,有的學生說筷子是線段,但有一個學生說出了一個很有探討意義的答案——知識是直線,這個觀點起初讓筆者有些驚訝,但筆者認為其極具探討價值,于是我詢問該學生為什么這樣說。學生認為知識跟直線一樣都是可以無限延伸、無窮無盡的,因此知識就是直線。但也有學生持反對態度,他認為知識雖然一直在發展創新,向前延伸,但知識是有起源的,其有一個起點,例如數學的1,2,3,起點總是1。另外也有學生否決了上述觀點,他認為知識應該是線段,因為雖然知識無限,但每個人的生命有限,每個人掌握的知識都是有限度的……該堂課至今讓我印象深刻,我沒有迅速將學生拉回知識本身,而是對其進行拓展延伸的決定創造出了一個民主有趣的課堂,學生既知道了直線、線段與射線的特點,又緊扣主題,升華了自己的思想和靈魂,開拓了思維與眼界,這堂課也展現了知識的魅力與人性的光芒。
三、營造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結合的數學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我們要讓廣大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已經普遍地存在于現實的生活當中,數學知識不僅僅是空泛的基礎理論知識,而且是非常實用的知識。在強調數學素質教育的今天,想要培養和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數學知識素養,數學老師就必須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思想理念跟傳統的教學模式,摒棄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文本講授式的教學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有利于激發中小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積極性,注重中小學生自身主體性的培養和發揮。所以想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理論和知識密切相連的數學課堂,就應該從小學生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去切入,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大大提高中小學應用型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老師就需要摒棄傳統的照本宣科式、灌輸型等教學方法,注重發揮學生主體性,合理地把握預設與生成,靈活變通教學方法,為中小學生營造出一個充滿應用知識的現實生活情境,從而大大提高中小學應用型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齊勝利.例談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的深度與寬度[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6(11):4-5.
[2]王靜.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探究[J].東方教育,2017(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