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現代兒童詩,這些兒童詩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語言靈動,充滿了童真童趣。在當前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之中,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加強兒童詩的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以低年級學生為主體,就低年級語文教材中兒童詩教學具體策略加以實踐探索,從而促進低年級學生的能力發展。
關鍵詞:低年級;兒童詩教學;實踐策略
要提高低年級兒童詩教學的效果,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身心發展規律,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這一學習中感受積極向上以及充滿情趣。低年級學生學習能力較弱,知識儲備不足,生活閱歷也尚淺,其學習興趣受到多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避免盲目性,體現針對性,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兒童詩教學,創設具有梯度的教學計劃與目標,讓低年級學生在兒童詩教學之中都能“跳一跳,吃桃子”,實現兒童詩的有效性。
一、在導入環節中注入童趣
低年級兒童詩教學效果的提高,關鍵就在于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認識到這一教學的重要性,要帶領低年級學生由淺入深地對所學兒童詩進行探析閱讀,觸摸文本內核,體會兒童詩中所蘊藏的躍動的靈性與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采取聽、讀、說、寫等這一綜合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邊思考、邊閱讀、主動探究、深入體會,真正提高學習效果。比如,在《青蛙寫詩》中,教師為了導入主題,創設了一個富有情趣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美麗的荷花池的畫面并進行講解,“我們眼前這個美麗的荷花池上還有什么?大家仔細觀察。”“對了,有荷葉、荷花、游來游去的小蝌蚪,荷葉上翻滾著小水珠,快看,這朵荷花上停著一只蜻蜓。”并引導學生整句表達:荷花池里荷葉綠綠的、圓圓的,滿滿一池荷花非常美麗,可愛的小蝌蚪游來游去,那只蜻蜓停在荷花上休息……之后,教師運用語言藝術進行揭題:“大家知道嗎,還有一只可愛的小青蛙也生活在荷花池里,而且,這只青蛙還會作詩呢!青蛙詩人,神奇嗎?一起來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教師抓住導入環節,惟妙惟肖地講解,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撥動起學習的心弦,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放飛想象力,深入感受內蘊
兒童詩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思維非常靈活,想象力豐富,而且富有創意。為了提高低年級兒童詩的教學效果,教師則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使學生在兒童詩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自我的想象力,豐富學習內容,使得學生漸次領悟兒童詩的內蘊。結合兒童詩的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啟發學生進行想象,讓學生切實感受兒童詩的魅力與情趣。在教學《青蛙寫詩》一課時,為了增強學習效果,一方面是帶領學生充滿深情地進行朗讀,調動起學生的情感認知,同時也促使學生調動自我的生活經驗,感受擬人化的小蝌蚪、小水珠等,并進行大膽想象。以鮮明的節奏和和諧的韻律,讓學生感受兒童詩的具體特點,激發出主體性,增強自主學習意識,同時課上課下相銜接,鼓勵孩子們在課下多朗讀和閱讀更多的兒童詩,如此也能鞏固課堂所掌握的學習方法。在情感共鳴中,觸摸詩歌內涵。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兒童詩的教學則要避免“一言堂”或者“滿堂灌”的方式,切實讓整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更富有趣味性和生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得學生的熱情被激發,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同時創設具體的意境,讓學生感受不同兒童詩表現的語言形式以及每一首兒童詩的獨特魅力。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把握兒童詩歌所蘊含的情感,與詩人一起產生同頻共振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寓教于樂,助力學生習得知識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教師要把握學生這一特點,構建愉悅的快樂課堂,助力學生從富有童真童趣的兒童詩中習得知識,增加知識儲備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青蛙詩人》這一課時,要教會學生偏旁“四點底”。教師就地取材,借助多媒體利用詩中的小雨點兒創設情境,課件中的小雨點兒圖案能夠拖動,可擺成四點底的形狀,教師還配以兒歌“小雨點兒坐一排,領頭點兒左甩頭,末尾點兒右甩頭,坐在底部四點底”,這一生動形象的直觀感知和趣味的兒歌搭配,激發起學生認清四點底偏旁的特征與形狀,并牢牢記住了偏旁名稱。教師可乘勢出示帶四點底的字讓學生認知,有助于學生增加識字量。當前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于教學來說有了更多更豐富的手段與方式。在低年級兒童詩教學之中,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還可以結合具體內容進行相應的實踐練習,使得學生在認識兒童詩之后,漸漸也產生創作欲望,通過讀與寫相結合,鞏固所學,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為了加強學生對兒童詩的理解與辨析,需要搭建一個語言實踐的平臺,引領學生深入體會兒童詩具體的文體特點,在這個時候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生動而形象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兒童詩的興趣,增強兒童詩的表現力以及感染力。
總之,在低年級兒童詩的教學之中,教師要創設愉悅的教學環境與氛圍,以生為本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兒童詩的學習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實現兒童詩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吳瑜婷.小學語文低年級兒童詩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