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潤德
摘 要:要想使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全面的培養,不僅要以課堂教學作為主要的基礎,還要向課外進行全面的延伸,在課外閱讀中運用課上教學的閱讀方法,進而全面提高閱讀的品質,使學生的閱讀體系具備多層次和立體化的特點。基于此,主要對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培養核心素養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核心素養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傾聽者,就需要注重自身角色的相互轉變。這樣既遵從學生的本心,又傾聽到想要了解的聲音,尤其是面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問題,教師要做好傾聽者的角色,要以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甄別問題所在,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及特點出發,逐漸引導和啟發,讓學生通過實踐的課外閱讀逐步感知教師的用意,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心理。自覺感知閱讀帶來的心靈安慰和滿足感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度,改善學生的心理認知,從而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使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得到同步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一、合理制訂教學目標,在朗讀中體驗和感受
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引導,進而達成學習的目標,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更多的知識,提高自身的閱讀積極性。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教學目標的制訂,確保目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而且以學生不同學段和不同年齡段為依據,進而進行綜合的考慮。舉例來講,對于低年段的學生而言,其不論是各項基礎還是能力均相對較弱,因此,要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主要目標;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其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和能力,教師要以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多角度的閱讀和思考為目標。在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要與實際的教學內容完全結合在一起,并且將個性化的閱讀空間留出來。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朗讀機會的創造,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擁有良好閱讀體驗的同時,還能使學生的語感得到全面的培養。
二、豐富語文課堂活動,靈活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全面摒棄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營造更為活躍的氛圍,并且在布置課堂學習任務的過程中要更具靈活性,可以以教師為核心,讓學生圍坐在一起;又或者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選取恰當的教學方式;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課外實踐活動。不論是哪一節課,都要保證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匹配性,提高語文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產生了興趣,才能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約束能力,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際的學習活動中來。教師還可以將互助小組的方式運用課堂學習中,使班級所有學生達到分組訓練的目的。舉例來講,教師在對《魯濱遜漂流記》教學的過程中,在課前就要將閱讀的任務安排好,而且每一個小組都要將與課文內容相關聯的圖片收集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整體朗讀,然后以小組的方式選段范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聲情并茂,在每一個小組規范地朗讀完成之后,則每一個小組要將自己所選的圖片與文章的內容結合在一起進行表述,在每一個小組表述完成之后,教師要綜合對各個小組進行點評,然后以學生的現場表現進行相應的表揚。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使學生的閱讀思維得到全面的拓展。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閱讀思考時間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全面的培養,就要完全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而且能張揚學生的個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全面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舉例來講,就《雪地里的小畫家》而言,其屬于一首詩歌,而且極富童趣,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通過引導的方式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內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親近大自然的心理,要細心地觀察班級內的每一名學生,還要做學生的先行者,也就是想學生所想、看學生所看、提高學生所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輔助和幫助的作用,讓學生在整個課堂中成為真正的主人。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還要搭建平等交流的平臺,進而使學生的個性和自我得以充分展現和張揚。學生對于文本的領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時間的沉淀。教師在營造課堂氛圍時,要時而營造安靜的氛圍,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將自身的心思全部放到文本和閱讀中,對作品的所思所想進行感悟,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教師時而要營造熱鬧的談論氛圍,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積極的討論和交流,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學生的閱讀心得得以交流,促進全體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由于受文本的啟發,再結合自身的思考,對自己的文學語言進行不斷的醞釀和架構,在表述的過程中,就更具邏輯性和說服力,還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總而言之,本篇文章主要對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中培養核心素養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拓寬學生視野、感知新事物最直接的途徑,更是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實現長期閱讀的必要前提。其不僅能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量,還能激發學生的思維發展,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因此,教師必須采取鼓勵的方式,使學生對課外的書籍進行閱讀并思考,在此過程中,也不要忽略課內閱讀。在對小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教師要積極地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實際的閱讀活動中,并且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內容。教師要正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對教學方法進行全面的變革,更要凸顯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庾婷婷,王媛.融合創生為課堂賦能: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小學語文“創享課堂”內容建構[J].教育科學論壇,2020(31):63-66.
[2]連忠友.基于核心素養培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的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