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華
長期以來,大多數人都認為數學課枯燥乏味,難學難懂。因此,大多數學生對數學課有一種畏懼心理,“學困生”隨之增多。“三尺”講臺上的我面對數學課堂上的“學困生”,真的是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總是抱怨學生不交作業,對數學課沒有興趣,成績差……卻從未探究過原因,更別說想什么“高招”了。慶幸的是我這樣的年齡還能參加網絡研修,網絡研修以其豐富的資源、專業的指向、鮮活而充滿時代氣息的內容,成了我的好老師,激勵我在對待“學困生”時,選擇正確的方法。
“柳暗花明又一村”,要想幫助“學困生”學好數學,我們數學老師要掌握一些高招。
一、請學會珍愛您的“學困生”
千萬別吝嗇您對孩子的愛。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愛學生。”“學困生”有一種心理,認為老師已經不愿意管自己了,所以就會放任自己。因此,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在教學中,要時時關注“學困生”,處處關心、愛護“學困生”,用包容的態度接納他們,用愛心點燃“學困生”的信心。
案例一
“丁零零……”下課了,孩子們像小鳥一樣飛出了教室,我也輕松地走出教室。因為剛才的課上得比較成功,我的心情格外好。剛出教室門,一個平時不怎么討老師喜歡的小孩就來問我:“老師,我的新衣服漂亮嗎?”我伸出手就像平常撫摩自己的孩子一樣,摸摸他的頭,熱情地夸贊:“你的衣服很漂亮!”一聽到我的夸贊,他咧著嘴笑著跑到同學中,大聲地嚷著:“楊老師摸我的頭了,摸我的頭了!”……我當時覺得他這一舉動也太夸張了吧,還自言自語:小孩子,真好玩!
第二天的數學課上,我發現他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的小手舉得高高的,他的小嘴張得大大的,他的眼睛里閃爍著智慧……難道就是因為我昨天摸了摸他的頭嗎?難道就是我昨天的夸贊嗎?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是我突然間喜歡他了,也在瞬間發現了他的可愛。
總之,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要學會珍愛每一位“學困生”,心甘情愿地接納他們,潤物細無聲地去改變他們。久而久之,“學困生”就會有進步,也許進步是緩慢的,也許進步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只要你有足夠的愛,相信奇跡一定會發生。
二、請學會為“學困生”撒個謊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沒有尊重和了解,就沒有教育。作為數學老師,要學會欣賞“學困生”,千萬不要動不動就向家長告狀,給予學生做人的自尊感比單純教給他技能重要得多。
案例二
有那么一段日子,我一直為班里的阿×沒完成作業而苦惱。起初,我非常生氣并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批評了他。結果第二天、第三天……接連幾天,他都沒有交作業。我從其他老師和同學那兒了解到,他已經養成了不交作業的習慣,很難改變了。那天,在上街的路上,我無意中碰到了他和他的媽媽。他媽媽一見我就問:“阿×在學校表現怎么樣,能完成作業嗎?”我剛想告狀,只見阿×害怕地低下了頭。不知為什么,我向家長撒了謊:“阿×在校表現不錯,很聰明,能完成作業。”我的話音剛落,他媽媽就高興地撫摸著孩子的頭,直夸“乖兒子”!
出乎我意料,第二天,從不交作業的阿×竟然交了作業,而且十分認真。
可見,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那些不可愛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師良好的評價,只要我們能滿足孩子的自尊需要,他就能產生自尊感,從而更加奮發向上。
三、請學會正確對待“學困生”的失敗
每個“學困生”都會有失敗的時候,也都有過失敗的體驗。失敗意味著所做的努力白費了,失敗的時候是一個人最脆弱的時候,最擔心因失敗而遭受別人的恥笑,被別人看不起,最需要的是別人的諒解、安慰和支持,尤其是老師的安慰。
案例三
婁××的這次考試還是不及格,為了他的成績,我可沒少費心思,給他開了一次又一次的“小灶”輔導,但是無濟于事,他的成績一直徘徊不前。尤其是這次期中考試,他仍然不及格,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居然在課堂上當眾訓斥他。婁××忍不住了,抓著那考卷哭著沖出了教室。
雖然,恨之深愛之切,但是這種方式只能傷害學生,刺痛學生的自尊心,破壞師生感情,不僅于事無補,反而會導致一系列的后遺癥。因此,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要用正常的心態來對待“學困生”的失敗,不對“學困生”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表示瞧不起,要以寬容的心來對待他,幫助他擺脫失敗的陰影,讓他重樹信心,從失敗走向成功。
轉化學困生的高招有千萬種,只要我們數學老師找到適合自己班里“學困生”的有效方法,那么“學困生”就一定能夠轉化,一定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