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喜
摘 要:首先闡述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內容界定,以此確定研究的出發點;接著從構建生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培養初中生核心素養兩個角度詳細探討地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地理教學;初中生;核心素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化,地理教師紛紛探究初中生最優化發展的有效途徑,以此促進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師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背景下積極探究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具有非常積極的實際價值。
一、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內容界定
教師要將初中生培養成為能觀察、善思考、會動腦、精交流和知合作的高素質人才,真正實現初中生的快樂認知和全面發展。為此,教師要為初中生的地理認知創設一個直觀認知、主體參與、多維交互、合作探究的生命發展平臺,充分激發初中生的生命活力,引導初中生動眼觀察、動手嘗試、動腦思考、動嘴交流,充分激發初中生固有的主觀能動性和發展潛能,讓學生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閃爍最燦爛的生命律動和認知靈光。
二、地理教學滲透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地理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認知交流、思想交鋒、情感交匯和心理交融的生命互助平臺,也是檢驗教師教學智慧、教學能力與教學方法的試金石。
1.構建生活化教學,培養核心素養
地理課本中有很多內容與初中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可以開展生活化教學,為初中生的地理認知創設親切、熟悉、自然的學習媒介,以此引導初中生在積極觀察、主動思考和自覺參與中真正活起來、動起來、學起來,充分激發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生命發展潛能,全面培養初中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評價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以“水資源”教學為例。水資源是初中生現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常見自然資源,因此,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地理認知,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內創設家居環境,讓學生切身體驗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合理使用水資源,真正實現節約用水。學生還要將自己的節約用水心得在班級范圍內進行交流溝通。措施一:利用洗菜水澆花或沖廁所;措施二:利用洗水果的水墩地板或擦洗家居;措施三:利用淘米水澆花或沖廁所;措施四:利用墩地水沖廁所;措施五:將洗臉水和洗手水收集起來,沖廁所;措施六:將洗澡水收集起來用來沖廁所;措施七:利用洗潔精清洗餐具時,不要一次用大量水,水量要少而多次洗刷,這樣的清洗方法要比水量大而次數少的清洗方法效果更好,也更節約水。
總之,“水資源”的科學利用可以成為生活化教學中的討論話題和探究內容,也能夠成為初中生交流生活經驗和主要技能的生命交互平臺,能夠在寓教于樂中實現初中生之間的信息交互,推動初中生真正動眼、動腦、動嘴。
2.構建多媒體教學,培養核心素養
生活化教學能夠為初中生的地理認知創設人性化和主體化的學習方式,有益于初中生全面發揮生命認知潛能。教師還需要積極創設多媒體教學,將一些難以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抽象知識直觀呈現給學生,充分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和主體條件,借助多媒體教學中的聲、光、電三維元素給予學生強烈而愉悅的視覺刺激和情感體驗,以此滿足學生的獵奇心理和認知需求,持續推動學生積極參與、主動配合、自覺思考和大膽探究,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我國飲食習俗的地方差異”教學為例。多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展示功能,因此,本節課特別適合開展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的直觀認知提供相關飲食圖片,讓學生親眼看到大江南北不同地域的不同飲食習慣。如,圖片一:學生能夠看到東北地區人們愛吃的豬肉燉粉條、酸白菜、地三鮮和鐵鍋燉大鵝等食物;圖片二:學生能夠看到北部居民愛吃的牛羊肉;圖片三:學生能夠看到中原地區的面條、餃子、小米粥、燉肉和燒雞等食物;圖片四:學生能夠看到南方居民愛吃的大米飯、雞湯、魚類等食物;圖片五:學生能夠看到西部居民愛吃的手抓羊肉、烤羊肉串、烤羊排等食物。
總之,多媒體能夠為學生全面匯集我國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為學生留下強烈的視覺刺激和深刻的認知印記,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認知效果,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
三、結語
教師不僅是地理教學的承載者、設計者和實施者,還是初中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研究者、踐行者和優化者。因此,教師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科學育人觀為理論指導,積極借助生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實現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這對初中生的快樂認知、高效交互和合作探究具有非常積極的價值,能夠有效加速學生的知識學習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黨治軍.八年級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探究[J].吉林教育,2015(19).
[2]楊興成.對新人教版八年級地理教材的思考和再版建議[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8).
[3]韓國彪.新課程理念下八年級地理有效教學微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