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繼賢
摘 要:基于“教法”探究的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始終是課堂教學實踐與理論探索的主流,特別是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方法的創新占據學科教學的主導地位。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仍然注重教法摸索,但課堂教學的瓶頸依然難以有效突破。因此,從影響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的因素著手,深度剖析初中生物高效課堂,不失為優化課堂教學的逆向方式。
關鍵詞:初中生物;高效課堂;因素;剖析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高效課堂構建成為新時期推動初中生物課堂改革的關鍵切入點,隨著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的深入,以高效課堂基本環節為切入點的問題導向式、任務導向型生物高效課堂的教學實踐逐漸成多元化趨勢發展。然而,基于課堂教法的高效課堂探索難以從根本上提升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基于此,圍繞當前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現狀和初中生物學科特點,剖開課堂教法,探究影響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的影響因素,成為優化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應有之義。
一、課堂理念——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的理念欠缺
雖然高效課堂構建已從理論引入課堂實踐,但是教師對高效課堂的理論把握依然有所欠缺,導致教師在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依然注重形式,忽略基于生物學科特點的高效課堂教學設計。具體而言:首先,不少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相對排斥甚至抵觸高效課堂理念,在高效課堂構建中傳統的滿堂灌依然占據主導地位,高效課堂理念與課堂實踐流于形式。
其次,不少教師在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緊扣“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環節,在教學實踐中盲目設計教學,甚至在生物實驗教學中依然采用死搬硬套的高效課堂模式,往往導致生物高效課堂構建單純注重環節設置,忽略課堂知識教學設計。再者,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忽略生物學科科學探究的學科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或陷入學生滿堂識記的自主探究的教學怪圈、或陷入學生當堂反復訓練的題海教學。總之,在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教師對高效課堂理論認識欠缺,導致生物課堂教學始終陷入形式,課堂教學效果難以提及。
二、課堂評價——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的評價單一
在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課堂評價幾乎以課堂結構、客廳氛圍為主,整體課堂評價單一,導致教師在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中依據單一課堂評價開展教學,反而制約教師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首先,不論是高效課堂教學還是平時的課堂教學,高效課堂模式下課堂結構的評價始終占據主導,導致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逐漸形成了固定思維,過度注重教學環節的課堂體現,忽略課堂教學內容的承載與自學指導的有效設計。其次,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評價中不論是教研組教學評價還是學生評價,都以學生的主體性參與、課堂氛圍的營造為基礎,導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高效課堂自學指導環節,盲目注重學生氣氛的調動,反而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最后,在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受課堂評價的影響,教師在高效課堂模式下易陷入精品課、優質課的死搬硬套中,在教學中缺乏創新,特別是自學指導環節多數教師始終對學生自學方式限定為勾畫圈點,反而影響學生對課堂重難點的把握。
三、課堂反思——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的改進滯后
課堂反思是優化課堂教學,推動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不同層面的課堂反思都難以轉化為推動高效課堂構建的催化劑,反而制約課堂建設。具體而言:一是對于教學設計中的教學反思,不論是教師自身還是學校層面重視程度不夠,教學反思流于形式,并不能同生物課堂教學實踐相關聯,導致教師在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對于課堂教學難以針對性地規避。二是初中生物知識點的體系化、板塊化鮮明,同其他學科相比相對簡單,在高效課堂構建中教師課堂教學的立足點基本以識記為主,在教學反思甚至高效課堂建設中課堂教學問題多數被學生識記問題所掩蓋,反而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優化中陷入誤區,影響生物高效課堂的建設與優化。三是在高效課堂構建中教師對課堂反思的認識度不夠,一方面在課堂反思中不能客觀評價教學;另一方面課堂反思并不能靈活體現在課堂教學當中;換言之,課堂反思的實效性難以發揮,嚴重影響高效課堂的優化與建設。
初中生物學科基礎性強,側重培養學生的識記與運用能力,教師在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要注重自身理念更新,不斷加強自身高效課堂理論學習,進而在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促進教法的革新,同時,要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高效課堂模式為引子,圍繞初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與教學目標,以課堂評價與課堂反思為導向,切實推進高效課堂建設,推動初中生物高效課堂從“形式課堂”到“高效課堂”的轉變,全面提升生物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馬海芹.基于問題驅動的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研究[J].才智,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