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羔羊雙球菌性肺炎是一種由肺炎雙球菌感染引起,在羔羊群體中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和致死率的疾病。該類疾病發病進程較快,如果沒有做好針對有效的隔離和防控處理,病原會迅速向整個群體擴散蔓延。羔羊雙球菌性肺炎的發生流行主要與養殖場的不科學養殖管理方式密切相關。日常應加強養殖環境的針對性調控,減少養殖場的應激刺激因素,注重做好繁殖母羊的科學管理。當出現傳染性疾病后,應該篩選出敏感類藥物進行針對有效的治療,確保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該文主要論述羔羊雙球菌性肺炎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防治。
關鍵詞:羔羊雙球菌性肺炎;臨床癥狀;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6?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1.026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amb's Pneumococcal Pneumonia
Abstract:Pneumococcal pneumonia in lambs is a disease caused by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fection,which has a hig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the lamb population.The disease progress quickly,if not for effective isolat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pathogens will spread quickly to the entire population.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lamb pneumococcus pneumonia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nscientific breeding management in the farm.In daily life,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oncept of prevention,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breeding environment,reduce the stress and stimulation factors,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Breeding Ewes.When infectious disease occurs,sensitive drugs should be screened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to ensure that the disease is under control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symptoms,pathological change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amb pneumococcal pneumonia.
Keywords:lamb diplococcus pneumonia,clinical symptom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引言
羔羊雙球菌性肺炎是由肺炎雙球菌感染引發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發生在新生羔羊群體中,病原的傳播渠道多種多樣,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也可通過間接接觸感染。通常羔羊感染雙球菌性肺炎主要是由于繁殖母羊攜帶病原,羔羊和繁殖母羊頻繁接觸后感染該種疾病。剛出生的羔羊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免疫機能,各個免疫系統還不健全,身體抵抗能力相對較差,無法通過非特異性屏障及黏膜的免疫功能將其清除,病原會在肺臟組織中大量增殖并釋放出毒素,造成肺部出現炎癥病變。應激刺激可以加速羔羊雙球菌性肺炎的發生,特別是氣候發生突變、飼料營養價值較差、潮濕不堪、養殖密度較大、繁殖母羊泌乳質量降低、頻繁地更換養殖環境等,均會造成雙球菌性肺炎的傳播流行。
1 流行特點
羔羊雙球菌性肺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流行。但由于冬春季節的應激因素較多,再加上大量的羔羊出生,易受到不良應激因素的影響造成雙球菌性肺炎在羔羊群體中發生流行。不同年齡、性別的羊群對雙球菌性肺炎的易感性存在一定差異性,年齡越小的羊群易感性越強,成年羊接觸該種病原后,通常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大多呈現隱性感染,但會持續向外排出病原。養殖管理不當、衛生環境相對較差、養殖密度較大、圈舍清理不及時、消毒不科學等,均會造成該類疾病在養殖場的快速傳播蔓延。
2 臨床癥狀
最急性型患病羊主要發生在新生羔羊群體中,發病過程較短,造成的死亡率較高。臨床上大多數患病病例表現為腕關節和肘關節活動不靈活,關節腔存在炎性病變,不能正常行走,行走時一瘸一拐,共濟失調,其他臨床癥狀不明顯,一般在出現臨床癥狀24 h內會死亡。急性型主要發生在年齡相對較大的羔羊群體中,是主要的發病形式,患病羊表現為不能正常吃乳,食欲廢絕,精神狀態逐漸變差,對周圍刺激反應不敏感,眼角流出大量的清澈內容,鼻孔中流出稀薄狀的鼻液[1]。發病12 h后,患病羊的體溫迅速升高,最高升高到41~42 ℃,腕關節、肘關節出現疼痛,不能正常行走,患病羊行走時,步履蹣跚,肺泡呼吸音逐漸減弱,發病過程通常為3~5 d,治療不及時,大多數患病羊都會死亡。慢性型主要發生于斷奶羔羊群體中,臨床癥狀和急性型大致相同,發病過程相對較長,一般為2~3周,臨床癥狀較為輕微。個別耐過急性型的患病羊轉變成慢性型,病情時好時壞,如果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臨床癥狀進一步加重,死亡率顯著升高[2]。
3 病理變化
解剖病羊尸體發現存在廣泛性的出血現象,將胸腔打開后,內部存在很多深黃色的膠凍樣滲出物,胸膜、心包膜嚴重粘連,有時不能正常分離,并且在胸膜、心包膜表面還能看到大量的出血點。氣管等呼吸系統存在卡他性的炎癥,病變周邊地區的淋巴結顯著腫大,且肺臟中還存在很多滲出液。有時病死羊的肺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肝變。肝臟體積腫大為原來的1~2倍,膽囊不同程度的萎縮,腸道黏膜大量脫落,表面存在大量的出血[3]。采集患病羊的典型病變組織進行染色涂片鏡檢,看見存在莢膜的雙球菌,單個存在或者聚集成一堆。結合上述檢測結果,可判定病原為肺炎雙球菌。有條件的地區還可進行病原分離鑒定和生化鑒定,明確具體的病原,并篩選出幾種敏感的藥物進行對癥治療,確保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
4 科學治療
在開展治療前,應多舉措殺滅污染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做好養殖場的封鎖隔離工作,限制羊群的移動,避免病原向周邊地區擴散蔓延。羔羊雙球菌性肺炎通常使用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給予患病羊磺胺間甲氧嘧啶鈉肌肉注射使用劑量為0.1 mL/kg體重,每天使用2次,連續使用3 d。同時結合患病羊的其他癥狀進行治療,對于高溫癥狀可使用氨基比林注射液進行肌肉注射治療,每只羊肌肉注射10 mL,降低體溫。強化補液增強心肌功能,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200 mL,維生素C注射液10 mL,30%的安鈉咖注射液10 mL,混合后靜脈注射,每天使用1次,連續使用3 d,一般按照上述方案進行為期5~6 d治療。
5 預防措施
羔羊雙球菌性肺炎是一種危險較為嚴重的細菌性傳染性疾病,要更好地防止該類疾病在養殖場傳播流行,需從改善養殖環境角度入手,加強對環境的有效調控,及時清理養殖場的各種污染物,保障圈舍溫度適宜,確保圈舍溫度10 ℃以上,減少各種有毒有害氣體的產生。日常要注重做好圈舍的清理工作,避免羊后軀肢體被糞便嚴重污染,做好環境衛生消毒,加強養殖設施的有效改善。羔羊出生后應放置在羔羊舍中單獨養殖管理,羊舍溫度應控制為15~20 ℃,營造良好的溫度環境。保證羔羊出生后,及時吃上初乳、吃足初乳,從初乳中獲得免疫球蛋白。母羊在妊娠前和妊娠期間可免疫接種肺炎雙球菌滅活疫苗,誘導機體產生充足的抗體。提供高質量的飼料,冬春季節由于青綠飼料比較缺乏,而母羊產奶對維生素的需求量相對較高,應適當增加青貯飼料的供給,并在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保障繁殖母羊有充足的乳汁,增強羔羊的身體素質,提高其抗病能力。
6 結束語
冬春季節是羔羊雙球菌性肺炎發生流行的高峰期,這個季節外界溫度忽冷忽熱,氣候寒冷,青綠飼料比較缺乏,母羊的乳汁質量嚴重下降,再加上養殖管理不善,圈舍過度潮濕,造成羔羊的抵抗能力顯著下降,寄生在羊上呼吸系統的肺炎雙球菌會趁機繁殖產生大量的毒素,引發羔羊出現嚴重的病變。在冬春季節養殖期間,一定要加強對肺炎雙球菌的針對性防控。當出現患病病例后,應及時查明病因,及時糾正,加強對發病周期較為緩慢羊群的針對性治療。同時還應加強養殖環境的針對性調控,堅持預防為主的理念。
參考文獻
[1] 陶維陽.羔羊雙球菌性肺炎及其防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2(8):134-134.
[2] 王仁寧,王春華,金彩虹.一例羔羊雙球菌性肺炎病的診治體會[J].農村養殖技術,2012(3):35-36.
[3] 杜自強.羔羊肺炎的科學防治技術[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8(9):73-74.
作者簡介:周琰(1978-),女,山東諸城人,本科,高級獸醫師,從事畜牧獸醫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