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競 彭宏霞 郭書慶 藍良梅


摘? ?要: 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目標是培養幼兒生理和心理健康。當下,國家把幼兒健康管理事業放在重要位置,而社會缺少幼兒健康管理人才,沒有專門設置幼兒健康管理崗位。分析行業發展和崗位需求,根據“三理融合”的理念,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于新型健康服務業,應將幼兒教育、護理和健康管理相結合,建立帶有公共衛生服務特色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 幼兒發展? ?健康管理? ?三理融合? ?人才培養? ?課程體系
2016年9月,教育部新增了“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高職專業。從2017年至今,專業備案數量逐年遞增,到2020年,來自342所高職的398個“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獲教育部批準備案。該專業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學校、學生和家長的認可,既表明健康管理與服務領域是高等職業教育按照國家戰略、行業需要、職業分類和市場規律在快節奏調整的,又表明該領域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性作用及在行業分化和產業調整中的引領性作用得到廣泛認同[1](25)。由于是新興專業,國家尚未發布專業教學標準,給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帶來了一些問題。該專業對應公共管理與服務大類,但部分學校培養的是幼兒園教師、保育員、早期教育教師、特殊教育教師等,顯然與專業設置時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建設過程中需做好目標定位,解讀“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的基本內涵,分析國家政策要求和社會現實需要,了解與專業相關的崗位需求,構建符合學生和社會需求的課程體系。
一、“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內涵解讀
什么是幼兒?在學前教育領域,把幼兒年齡界定為3歲—6歲,而有些領域將1歲—6歲兒童歸為幼兒。在這里幼兒可以泛指0—6歲的幼小兒童。
什么是發展?從發展的內涵來看,個體的發展指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兩個方面[2](22)。我們認為,幼兒發展主要指幼兒生理與心理的發展。
什么是健康?健康是一個整體概念,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道德四個層面[3](29)。但皮亞杰認為幼兒道德認知發展處于前道德判斷階段,不具備良好的道德能力,所以不宜選取道德指標衡量幼兒的健康。同理,幼兒剛從家庭進入社會,社會性發展處于起步狀態,社會適應不宜作為評價健康的指標。鑒于幼兒的發展水平,健康標準通常只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層面。
什么是健康管理?雖然在美國已經有二十多年健康管理實踐和應用性研究,但是目前還沒有全面系統的理論研究和權威的專著[4](1011-1013)。一般認為健康管理是對個體或群體健康的全面監測、分析、評估和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5](45)。
整合以上概念可得知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下,對0—6歲幼小兒童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層面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那么,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就是培養管理幼兒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人才。
二、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背景分析
當今社會,我們是否需要幼兒健康管理人才?幼兒健康管理人才有沒有發展前景?需要分析政策背景和現實需要。
(一)政策背景
2001年,國務院頒布了《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從兒童健康、教育、法律保護和環境四個領域提出了兒童發展的主要目標和策略措施,指出要“加強兒童保健服務和管理”。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體系。”2016年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從政策層面保障了中國“全民健康”健康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康兒童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指出:“在公共政策制訂實施過程中,實行兒童優先發展戰略,關注兒童健康事業,促進兒童體格、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全面發展,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健康人力資源。”可以看出,國家已經將兒童健康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由此引起全社會對兒童健康的關注。
(二)現實需要
自2000年以來,我國健康管理機構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并且服務內容從單一的體檢拓展到美容、保健、養生、休閑和康復等多方面[6](3)。2014年,非醫學服務機構為代表的健康管理企業超過60萬家,從業人員多達3000萬人,2019年市場規模高達5000億元[7](11)。隨著教育的發展和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幼兒健康問題逐漸得到重視,社會對提高幼兒保育質量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在嬰幼兒托育行業。2014年國家人社部宣布將兒童健康管理師納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CETTIC)職業培訓課程項目。我國有3.6億少年兒童,每36萬人僅配比1名兒童健康管理師,幼兒健康管理人才缺口近1000萬[8](47)。
三、“三理融合”理念下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培養目標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國家把幼兒健康管理事業放在重要位置,社會卻缺少大量的幼兒健康管理人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使全世界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幼兒健康管理更重要,但目前沒有專門設置幼兒健康管理崗位。對照國家的健康戰略和現有的相關行業分類,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面向的行業應該是大健康概念下的新型服務業[1](27)。因此,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涉及教育、醫療、體檢、心理指導、保險、母嬰服務等更廣泛的領域。
根據幼兒的特點,我們對“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人才培養提出了“三理融合”的理念。“三理”是指“護理、生理、心理”。“護理”是廣義概念,而非狹義的學科名詞,“護”是養護之意,以“護心護身”為旨歸;“理”是Science,即科學之意;“護理”意指養護身心之理。在“三理”中,“生理”與“心理”共生共長,“護理”分別與“生理”和“心理”部分重疊而產生交集,形成“護心”與“護生”之科學[9]。因此,我校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圍繞“三理融合”理念展開,將目標定位于新型健康服務業,即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熟悉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掌握幼兒衛生保健及健康管理與評估等專業知識與技能,面向衛生與教育行業的幼兒保健、幼兒健康管理等崗位,從事幼兒健康信息采集與管理、健康分析與評估、健康教育、健康干預、健康咨詢與指導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四、“三理融合”理念下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我們以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三理融合”為理念,將幼兒教育、護理和健康管理相結合,建立帶有公共衛生服務特色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在掌握幼兒基礎醫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地掌握幼兒保健護理和幼兒健康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能,使學生畢業后既懂幼兒保健護理,又懂幼兒健康管理。
(一)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本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包括兩類:第一類為幼兒保健護理;第二類為幼兒健康管理,包括信息采集與管理、分析與評估、健康教育、指導與干預(營養、行為、運動和心理)等。根據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素質、知識與能力,學校有針對性地設置了六大類課程:公共基礎必修課、公共基礎選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方向課、實踐教學等,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其中公共基礎必修課有14門,公共基礎選修課有4類,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成為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的新一代大學生。專業基礎課開設了15門,涵蓋生理學、醫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方面,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專業核心課開設了8門,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幼兒發育監測與評估、健康分析、干預、教育、咨詢與指導等專業核心知識與技能。專業方向課有4個方向,每個方向4門課,讓學生根據專業發展和個人志趣任意選擇一個方向。這四個方向均與健康有關,包括健康事務管理、健康促進、心理健康輔導、幼兒保教等,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就一個方面拓展和深入學習,為學生進一步深造提升做好準備。實踐教學課開設了8門,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具體課程見表1:
(二)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與“三理”的關系解讀
在設置課程及進度時,以“三理融合”為中心,深刻解讀課程體系與“三理”的關系,使專業課程體系符合本校學生的發展需求,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從表2可以看出課程體系與“三理”的關系。
表2? ? 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與“三理”的關系
不管是專業課還是公共課、實踐課,大部分課程都涉及“生理”“心理”與“護理”。我們在課程進程上進行了深入思考,一般來說,涉及“生理”的課程先開設,涉及“心理”的課程在“生理”課程之后,涉及“護理”的課程放到最后,目的是使“生理”與“心理”共生共長,形成“護心”與“護生”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劉曉軍.關于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建設的思考[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10).
[2]劉軍.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王練.學前衛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黃建始.美國的健康管理:源自無法遏制的醫療費用增長[J].中華醫學雜志,2006,86(15).
[5]黃建始,陳君石.健康管理在中國的歷史、現狀和挑戰[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7,6(1).
[6]白書忠,武留信,等.健康管理機構內涵建設與發展[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2,6(1).
[7]郭清.中國健康服務業發展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8]陳瑞菊.關于培養健康管理專業人才的思考及路徑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5(5).
[9]曾健坤.“三理融合,四維一體,五育協調,六課同舉”[N].湖南日報,2019-5-9.
2020年度湖南省社科聯一般資助項目:新時期中國特色高水平幼兒師專建設研究(課題號:XSP20YBZ171);2020年度湖南幼專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三理融合”理念下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課題號:HNYZ2020 JG07)。
通訊作者:羅? ?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