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銳 楊波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在融合發展上有著緊密的內在邏輯性,兩者在目標、內容、方法協同發展方面具有契合點。要推動兩者從理念、課程、平臺、環境上深度融合,牢固樹立全面發展新理念,構建相互滲透發展新體系,打造知行合一實踐新平臺,創設內外兼顧協同新環境,實現兩者協同發展,共同培養德才兼備的創新人才。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創新意識;創業技能;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6-0004-02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總體發展較快,但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較大、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高校要與時俱進,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創新,以便更好地培養時代英才。“雙創教育”作為國家戰略之一,其理念與方法得到廣泛認同,其主體性、創新性、實踐性的鮮明特征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提供了全新視角和全新方向。下面從幾個方面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進行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內在邏輯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創新創業活動提供價值引導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創新創業具有引導作用。創新創業本身具有較大的風險性,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與困難,會產生迷茫情緒,甚至會打退堂鼓。而高校通過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學生正確看待創新創業實踐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樹立良好的創新創業觀念。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倫理教育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有引導和規范作用。道德倫理教育可以促使大學生正確看待個人與組織、與社會的關系,提升自己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具有激勵作用。高校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堅定的意志力,引導學生樹立艱苦奮斗的意識和積極進取的品格。
2.創新創業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
首先,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拓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僅需要傳授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使學生樹立創新創業理想,可以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其次,高校通過開展創新創業設計大賽、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等實踐活動,能夠豐富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現創新創業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調互動。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近年來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取得較好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理論與實踐相脫節、教師資源配備不足等方面,說明創新創業教育校園生態不夠完善。因此,要從根本上改變創新創業氛圍,高校就必須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就需要充分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來推動。高校思政工作不僅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認識上做到與時俱進,還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能夠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把師生、學校、家庭、社會的思想認識統一,凝聚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創新創業實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契合點
從協同理論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雖然屬性不同,但在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具有契合點。
1.兩者目標具有一致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實踐在教育目標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通過有效的方式促進學生全面自由發展。
2.兩者內容具有共通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實踐在內容上具有相通共融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創新創業實踐具有較強的引導作用和激勵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包含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需要的職業道德,可以使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正確處理義與利的關系。
3.兩者方法具有互補性
創新創業教育在實踐方法上體現了“實踐性”特點,重視創新思維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實踐,而思想政治教育則體現了鮮明的“理論性”特點,兩者在教育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鑒和相互啟迪。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路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重點是在協同理論指導下實現育人理念、課程體系、實踐平臺、文化環境等方面的相互融合,更好地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協調發展和聯動發展。
1.推動兩者理念融合,牢固樹立全面發展新理念
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對教育理念進行更新。要把實現學生全面自由發展作為思政教育和創新創業實踐的目標,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技能,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深度融合育人發展格局,并將融合育人和協同育人理念應用于實踐,使兩者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實現育人目標。
2.推動兩者課程融合,構建相互滲透發展新體系
高校要構建全新的課程體系,特別是要在教學設計、內容開發和課程設置上進行相互融合和支持。一方面,要對兩者的課程資源進行統籌,圍繞人才培養目標設置課程內容,并對原有單一課程設置方式進行創新,形成兩者相互融合的課程群;另一方面,要統一編寫相關教材,在創新創業實踐中融入道德素質、意志品質與理想信念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吸收創新意識、創業技能等創新創業內容,實現兩者在內容上的相互滲透。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要綜合應用案例教學法、合作探究法、小組討論法、項目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性、思想性和政治性與創新創業實踐的發展性、實踐性結合起來,有效發揮兩者在課程體系上的協同配合作用。
3.推動兩者平臺融合,打造知行合一實踐新平臺
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論性與創新創業的實踐性、主體性結合起來,打造知行合一的相互融合實踐平臺。首先,要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打造創新創業平臺,組織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實踐活動。其次,要積極走出去與企業和政府聯系,借助社會力量,打造各類創業孵化平臺,使線上與線下、創新與創業、投資與孵化相結合,提高創新創業活動的實踐效果。
4.推動兩者環境融合,創設內外兼顧協同新環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實踐的融合協同,是建立在良好的文化氛圍基礎之上的。首先,高校要積極創設兩者融合的良好校園文化環境。要通過校園廣播和校園網絡等多個渠道,積極宣傳創新創業實踐基本內容及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其次,高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與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兄弟院校的聯系。要推動政府部門出臺有利于創新創業活動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提供更多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積極引導青年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在服務社會中提高素質,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逐步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
[2]王占仁.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論析[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01).
[3]曹勝,李萌萌.基于協同理論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教學改革研究[J].思想政治課研究,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