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貴芳
摘 要:在新課標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重視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和傳承,通過高效課堂提高課堂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教師應該積極投入教學的研究工作中,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對于教師來說是重中之重。詳細介紹在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在初中階段,教師的主要目的是將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且培養他們對歷史內容的掌控能力。但是有些傳統的初中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師缺乏創新性,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久而久之,會影響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學生的成績,課堂效率很低。所以,教師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非常重要,只有教師進行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提高,培養學生的歷史探究能力才能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初中歷史課堂的現狀
有些教師認為學習歷史就是畫畫重點,背背知識點,讓學生了解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確實,也許這樣的方法會讓一部分學生的成績保持穩定,但是這樣做會背離學習歷史的初衷,會使學生感到歷史這門學科好枯燥,對歷史完全沒有興趣可言,學生無法得到全面發展,現在的課堂目的不應局限于最后的那張試卷,也不只是死記硬背重要事件的背景原因、經過結果、經驗教訓,更需要著重培養學生那顆探索的心和愛國情懷。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
1.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
首先,教師想要構建高效率的課堂,沒有學生的配合是不可能的,同樣學生想要高效率地學習,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也是不可能的,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應該建立友好的關系,教師應該促進學生積極地學習,學生對教師的崇拜很容易對學科產生興趣,其次,老師應該一視同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老師認真鉆研的樣子可以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重自己的言行,時刻告誡自己為人師表。
2.教師采用創新式教學
教師不應該只局限于課本,要結合自己所接觸的課外書籍向學生展示事件背后的發展規律,延伸一些其他的事例,形成一種獨一無二的教學方式,比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在視覺、聽覺上給學生帶來更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教學“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教師在課堂開始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展示幾張民間的愛國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接著講解戰爭的背景、時間、經過、結果等等。在學生了解該戰爭的具體情況之后,教師著重強調該課程的重難點,在甲午戰爭之后,許多外國教會跟隨帝國侵略勢力加大對中國的欺壓,聯軍在攻占北京之后,公開搶劫三天,在中國燒殺搶掠,野蠻殘暴,這些事件僅靠教師的講解顯得蒼白無力,學生可能不能理解丟失庫銀6000萬兩之多是什么概念,也許對百姓引火自焚、投井而死1798人無法理解,現在的學生離歷史所發生的時間過于久遠,這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還原當時的情況,給學生最真實的視覺沖擊。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八國聯軍的兇惡本質,深刻意識到落后就要挨打,在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加深學生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關心民族前途。
3.充分利用小組合作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可以照顧到對知識掌握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邏輯能力,最后如果教師要求學生總結之后的答案,就能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如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這些都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小組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僅活躍了氣氛,還提高了課堂效率。
例如,我們在學習“鴉片戰爭”這一章節的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展示鴉片和吸食鴉片的圖片,結合時代背景,了解林則徐的生平事跡,教師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例如時間、背景、原因等等,讓學生自主回答,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接著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不管難易程度,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踴躍發言,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然后進入小組討論階段,認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與學生都是同齡人,所以他們之間的交流更加自由,更加無所畏懼,他們可以自主思考,獨立思考,把自己所認為正確的觀點說出來,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并且進行歸納總結,整合成最后的答案,這樣不僅會讓學生的記憶深刻,還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口語表達能力。
為了適應新時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據新課改的理念及時做出改變,以構建高效課堂為目標,通過自己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和學習能力進行創新,不僅要幫助他們獲得知識,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強化學生的歷史素養,成功地完成歷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陳凱.基于深度思考的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研究,2020(5):23-24.
[2]張正將.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J].當代教研論叢,201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