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繼林
摘 要:近些年來,國家對高中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重視,不斷強調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在探索提高高中生身體素質的道路上,素質“課課練”始終是體育教師的重要選擇。素質“課課練”旨在通過在體育課上開展一定強度和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針對如何利用素質“課課練”提高高中生的體質提出一些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課練;身體素質
素質“課課練”主要依靠每節體育課的訓練,逐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這需要教師的科學指導與學生的積極配合,但高中體育課堂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學生對體育鍛煉提不起興趣,對于教師布置的鍛煉任務常常渾水摸魚,因此首先要改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觀念,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每節課的訓練之中,這樣訓練的效果才能得以保證。其次,教師的科學指導也非常重要。“課課練”的開展需要結合學生情況適量運動,同時要兼顧“力量”“靈敏”“速度”和“耐力”的訓練,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改變學生觀念,認識鍛煉的重要性
學生在體育課上表現不積極,源于他們還未意識到“課課練”的重要性。他們在體育課上要不就站在一旁發呆,把體育課當作休息的地方,要不就是拿著文化課課本看,看起來像是在努力學習,實則效率低下,既沒有掌握到知識也沒有鍛煉到身體。因此要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舊觀念,讓學生重視體育鍛煉,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的鍛煉之中。
面對那些把體育課堂當作休息地方的學生,體育教師要讓他們明白,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才是真正的休息。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一節體育課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慢跑,教師可以在一旁陪跑,監督和鼓勵學生,慢跑要適度,速度盡量讓體質最差的學生可以跟上,讓學生進行有氧運動。之后再用一節課讓學生自由活動,不斷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將兩次課程后的狀態和感想寫下來交給體育教師。慢跑后學生出汗,新陳代謝加快,血液流通,學生一定會感到身心舒暢,在接下來的課程中也會精力充沛。而完全不鍛煉的體育課堂,學生的狀態不會發生改變,照樣低沉。讓學生對這兩種情況進行反思,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精神狀態的改善效果,從而重視體育鍛煉。對于在體育課上看書的學生,體育教師要和班主任溝通,讓班主任給學生做心理工作,讓學生不要過分執著于體育課的時間,擠時間學習不是擠體育課的時間,同時不要把學生逼得太緊,否則會適得其反。
通過改變學生對體育課鍛煉的觀念,讓他們將體育鍛煉作為自己休息放松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參與課堂鍛煉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體育鍛煉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從而更好地學習,如此學生就能在每節體育課都帶著放松和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進行鍛煉。
二、以學生為主體,分層鍛煉
身體素質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課課練”要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學生的身體素質各異,倘若訓練量過大,會造成體質差的學生精力耗損過多,有可能引起身體上的不適。而如果訓練量過小,則達不到提高身體素質的效果。
教師在設計訓練方案時要注重劃分層級。例如要讓學生跑800米,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以及格線為標準,第一層級身體素質較強的,可以將時間定為3分30秒,第二層級為4分10秒,第三層級為4分50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選擇合適的時間,只要在自己層級的時間內完成的都算優秀,教師可以給予嘉獎,比如加平時分。同時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讓學生朝著更高的層級進發,一點一滴地進步,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量,讓每位學生都能夠適應。
分層教學既可以照顧到體質差的學生,讓他們進行自己身體所能負荷的運動,又可以讓體質好的學生突破自己,充分進行鍛煉,這樣的訓練是科學合理的。通過“課課練”,學生在每一節課都能得到一點進步,逐漸提高身體素質。
三、交替進行,均衡練習
“課課練”的開展還需要將“速度”“耐力”“靈敏”“力量”并行。有些體育教師在開展“課課練”時往往不注重這幾種素質的協調訓練,總會出現重視“速度”忽視“耐力”,要不就是重視“靈敏”而忽視“力量”等情況。但只有這幾種素質協調訓練,才能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效果。教師應當制訂全面的教學計劃,將這幾種素質的訓練交替進行,互相補充,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例如,教師在進行速度訓練時,可以組織進行50米或者100米等鍛煉,但在這些鍛煉進行之前或是進行完畢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800米或者1500米的慢跑,速度訓練運動強度大,需要充分活動身體,而訓練前的慢跑則可以幫助學生活動身體,同時還能達到訓練耐力的效果。速度訓練完成后的慢跑則可以在放松身體的同時訓練學生的耐力。
教師應當將四種素質聯系起來,通過相互補充的方式在速度訓練里穿插耐力訓練,在力量訓練中穿插靈敏訓練,不能只抓著一種素質不放。在互相補充的過程里要考慮運動量的問題,不能為了追求量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況,要靈活變通,在學生的接受范圍里交替練習。
總之,“課課練”的開展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制訂出科學合理的鍛煉方案,讓學生進行適當的運動,通過每節課的積累慢慢地提高身體素質。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糾錯和不斷進步,找到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郭久林.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80):113-114.
[2]張玉德.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22):7-8.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素質“課課練”對增強高中學生體質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Pl2020_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