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浪
摘 要:新課改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教師需要從以往的教學中走出來,加強對教學設計的重視,這樣既能夠將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特點結合起來,又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計劃性和目的性,將教學各要素進行最優(yōu)組合,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和學好高中物理這門課程,達成最終提高物理教學效果的目的。因此,想要讓學生對物理產(chǎn)生興趣及提高教學實效性,那么有必要加強對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設計;要點;思考;建議
一、對高中物理進行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
1.教學設計開放性創(chuàng)新
新時期教學理念非常注重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和課堂教學設計,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全面分析,依據(jù)學生基礎,分析學生掌握新知識的能力,以開放理念,剔除“灌輸性”教學的舊思想,將課本中的理論與生活實例聯(lián)系,使每位學生都可以理解透、掌握牢,為每位學生提供更為廣泛的空間。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開放性的課前預習、課后鞏固練習,讓學生能夠得到顯著的提高,從而達到更為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的傳授中,教師就可以應用開放式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跳高運動員要助跑這一例子引入教學,讓學生分析跳高運動員為什么要助跑,使學生明白在跳高比賽中運動員在助跑的慣性作用下會跳得更高。
2.結構式設計方式
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設計一個整體的框架結構,將教材知識作為一個體系,把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詳細地分解出來,使學生可以掌握每個章節(jié)的重點。同時結合練習題鞏固知識點。另外,教師還要意識到物理課程中實驗的重要作用,通過實驗,讓學生將知識點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從而對知識點理解得更透徹,掌握得更牢固,這樣學生對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的本質,理解起來更容易。
3.探究式設計方式
對于高中物理這門課程來說,探究式教學尤為重要,相對于 抽象的課本知識來說,生活實踐的探究方式更直接,也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這就需要教師突破傳統(tǒng)的傳授式教學,用生活中的實例去引導學生學習,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學習,從而養(yǎng)成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探究式的教學,不僅能夠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將課本中的抽象概念和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自覺參與到探究中,不再是單純地學習知識,鼓勵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二、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思考和建議
1.實驗優(yōu)先
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中需要本著實驗優(yōu)先的原則。我國應試教育盛行,學生面臨很多壓力,很多學校在物理教學中,僅僅是將精力放在考試內容上,很少給學生留充足的時間進行物理實驗。然而,高中物理學習如果脫離了實驗,那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就不能有效地銜接在一起,而且高中物理知識和初中物理知識也不能有效地銜接,學生很難去理解深奧的物理知識。高中物理知識很難,如果缺乏直觀的實驗教學,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便不容易理解透徹,特別是知識概念都比較抽象的磁場、電磁場章節(jié),對于想象力相對弱一點的學生來說,比較容易陷入思維死角。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更為直觀地展現(xiàn)其物理特性,將抽象的磁場特性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每當想到磁場的概念,就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磁場的形態(tài),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因此,物理教師一定要重視實驗的重要作用,在教學中合理開展實驗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因材施教,統(tǒng)籌兼顧
不同的學生無論是在理解力和知識掌握基礎來說,都會有不同的差異,這就會造成其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異。教師必須明白這一點,而且要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既要有對基礎好、理解能力強的學生的知識延伸,又要兼顧基礎差、理解力差的學生的學習。在課程設計中,要對同一知識點既有知識的延伸發(fā)展,又要注重基礎點的掌握,要想把握好這一點就要做到統(tǒng)籌兼顧。例如,在進行知識點講解的時候,可以要求有條件的學生進行深度發(fā)掘,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要求掌握基本的知識點,這樣可以使每位學生都能夠體會到收獲的喜悅,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3.注重多元化和生活化的設計
對于教師來說,首先要教會學生知識點,讓學生真正理解、真正掌握,但是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將知識點進行靈活運用和變通。變被動吸收為主動學習,目的不是學會,而是教會學生怎么學。生活中的實例與物理緊密相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和方法對物理知識點進行滲透演練。例如,可以讓學生用電腦設計各種物理場景。將學與玩結合起來進行學習,大大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動學習意識,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多元化和生活化的學習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意識。
總之,對于物理教學來說,最主要的是將生活與理論結合起來,以多元化和生活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中做到統(tǒng)籌兼顧、因材施教,從而整體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教會學生如何去學比教會學生知識點更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杜志剛.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要點與思考[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9(7):70-71.
[2]沈志輝.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物理單元教學設計的研究[J].物理通報,2019,38(4):62-65.
[3]秦妮麗.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要點分析及思考[J].好家長,2018(7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