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永 張兵
摘 要:在職人員要想不斷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達到自我提升目標實現,繼續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為了滿足新時代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需求,農村中學體育教師需要通過繼續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以符合新課程改革對體育教學的新要求。在此過程中需要不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給予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培養大力支持,使他們的業務素質得到提升,改善農村中學體育師資水平。重點針對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培養進行了分析,首先針對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其次探討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給予解決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培養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
對于國家的發展,教育是治國之本,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奠基石。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中提道:要將教育事業做好,優先發展教育,并且確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對教育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教育側重點向農村、貧困、民族地區轉變,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全面發展的接班人。另外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中針對教育事業又給予了強調: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現教育現代化,提高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發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對農村教育給予高度重視,使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到公平高質量教育。而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反復強調將農村教育辦好。體育作為農村教育事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離不開教師的支持,而教師的業務能力又直接對農村體育教學帶來影響。所以要想將農村體育事業做好,就要強化教師隊伍的建設,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本文重點針對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培養進行分析,希望使農村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不斷提高,更好地服務于農村體育事業。
一、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意義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科技時代已經到來,這就要求人們順應時代發展需求,不至于被社會淘汰。而繼續教育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滿足社會對人才知識加速更新的需求。
雖然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學到很多知識,但是時代在發展,學習是無止境的,終身教育與學習理念的形成成為當代教育非常重要的理念。而在學校教育中,繼續教育就是其逐漸轉變為終身教育非常重要的方法,同時也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極其重要。在教育中,教師占據了主導作用,既是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引導者,又是學生智力開發者、個性塑造者。所以教師要將自身知識進行不斷的更新,成為教育事業的領跑者。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理念新知識洶涌而來,再加上新課改步伐的加快,這些都要求教師要具備新時代、與時俱進的創新性教育理念,不僅教育方法要創新,而且教學內容、手段同樣也要不斷更新,只有這樣才可以為社會培養綜合素養人才。而農村本身教育資源就非常缺乏,再加上工作環境的封閉性,從而造成體育教師在學習方面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對于農村中學體育教師來說,繼續教育就成為其能力得到提高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滿足時代對教師自我發展的要求。根據農村中學實際情況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對體育教師進行繼續教育,不僅有利于他們形成優良的思想品質,而且理論功底會更加扎實,專業技能有所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才可以做到得心應手。
二、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繼續教育存在認知誤區
目前,我國所實施的關于教師資格證方面的制度中規定,教師如果通過資格證考試后就能入職,并且以后不用再重申資格證,這對于已經入職的教師來說根本沒有壓力。農村的體育教師教學與時代脫節,但是因為沒有壓力,所以部分教師仍然沒有意識到自身的教學知識需要更新,大多數還是將就。雖然也有部分農村中學體育教師參加了繼續教育,但是很多只是為了提高自身學歷,為將來晉升奠定基礎,真正意義上為了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所占比例很少。由此可見,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持有的態度是不正確的,沒有給予繼續教育過多的關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學質量受到了影響,若不及時調整,繼續教育目標中教師教學水平提高也就很難實現,這也失去了繼續教育的意義。
2.繼續教育形式不靈活,內容缺乏實用性
繼續教育主要的目的是為已參加工作的教師提供深造的機會,所以教育內容、形式要與實際情況相符。但是從目前農村中學體育繼續教育情況來看,在教育形式方面不夠靈活,并且內容缺乏實用性。雖然對于農村中學體育教師而言,繼續教育能夠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但是畢竟這些在職的體育教師每日都有自己的教學任務需要完成,不能因為繼續教育而對正常教學有所影響。如果選擇在晚上或休息日參加繼續教育,一方面時間不允許,另一方面時間較短,很難達到繼續教育的目的,并且這些時間段都是體育教師休息或者備課的時候。與此同時,繼續教育選擇的內容沒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以培訓班為主的課堂形式無法滿足教師的自主學習,當前農村中學體育繼續教育中并未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或者是遠程教育方法,所以繼續教育教師的參與度較低。
3.教師繼續教育福利待遇機制不完善
針對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費用方面,主要是由學校財政支出一定的補貼,另一部分則是從教師工資中根據標準按月扣除,而教師在繼續教育期間的工資也應該和在職時保持一致,并且根據具體情況將繼續教育中的開銷進行報銷。但是目前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中并沒有將其真正落實。大多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費用都是自己承擔的,雖然學校給予補貼,但是非常有限,發揮的作用也極小。除此之外,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福利非常少,目前工資制方面,教師工資劃分為多板塊,工資中的崗位津貼所占的比例非常大,當體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時這些福利就沒有了。
三、解決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的對策
1.提高教師對繼續教育的正確認識
認知是行為的源動力,如果要想使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培養有效的落實,就要從改變他們對繼續教育的看法著手,進行大力宣傳,并且結合激勵法提高他們的認識。一是對繼續教育的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將學校、教育相關部門結合在一起對繼續教育的重要性進行宣傳,也可以充分利用會議、演講、微信等方法向體育教師宣傳繼續教育的重要作用,使他們能夠主動了解、學習,進而提高自身對繼續教育的正確認識。二是運用有效的激勵方法。農村教育相關部門可對體育教師資格證有效期進行調整,促使教師將繼續教育堅持下去,而學校運用表彰、通報等方法對在繼續教育中表現優秀的體育教師給予鼓勵,帶動其他體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自身能力。
2.拓寬繼續教育渠道
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中,要充分考慮教師工作、休息時間,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例如,遠程教學、線上教學等,讓體育教師可以在空余時間隨時隨地地學習。一是合理利用遠程教學法,對教學內容以模塊為基礎歸納,體育教師可依據自身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既能夠對繼續教育內容進行選擇性購買,又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二是目前互聯網已經普及,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優勢,在網絡中收集繼續教育相關視頻,不受時間以及空間上的局限性,全國各地的繼續教育內容都可以查閱到,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對自身工作、時間合理安排以后,進行繼續教育學習。
3.提高繼續教育與實際工作的密切程度
繼續教育最終的目的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而教學內容就需要與教學工作緊密相連,所以繼續教育內容的設計可以通過前期問題收集、集中進行討論、教學課程制作三方面進行完善。一是對前期問題的收集,也就是教學前的調研,教育相關部門可運用抽樣、意見箱等方法,對體育教師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歸納匯總,從中挑選出最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重點研究。二是做好集中討論工作。教育相關部門可以將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體育教授、研究者等組織起來,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并且提出建設性意見,以便解決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中的實際問題。另外通過會議對意見進行不斷完善,并且整理好,進而構建科學合理且系統化的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解決方案。三是教學課程后期的制作,教育相關部門對這些匯總以后的問題、建議制作成冊,這也是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教學內容,并且發放給農村各中學體育教育者。這樣,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教學內容才更有針對性,既能解決教師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更具權威性、時代性,又與日常教學工作息息相關。
4.完善繼續教育的福利保障機制
對于農村中學體育教師而言,繼續教育要想更好地實施,福利保障體制是其參與的關鍵性指標。由于每一位教師都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有時還需要將整年工資計劃進去,所以稍有變動,都有可能對其日常生活、工作產生影響。他們需要保障每日最基本的花銷,所以這時候繼續教育的福利保障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一要將相關政策落到實處。農村中學一定要將上一級部門與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相關的經費政策落實,可將政府財政支出與繼續教育培訓機構進行連接。另外,中學要對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相關的補貼、報銷認真執行,使他們解除后顧之憂。二是學校要科學合理地利用獎勵政策。體育教師繼續教育中,學校是主要的組織者、實施者,所以學校要構建公平、公正、公開的繼續教育獎勵政策,適當給予繼續教育參與者中表現優秀的體育教師補貼。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對于農村體育教師而言,其扮演的角色不再只是教材的執行者,而是逐漸向新課程設計者轉變。在傳統的農村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也只是一個懂得如何教人的教練員,而新課改中要求體育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具有現代化教學素養,既懂得對課程建設的設計,又知道通過怎樣的體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的主動性,使他們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新課改提出的新要求需要農村中學體育教師通過繼續教育來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教學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符合要求的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禹心,周峰.健康中國背景下普通高中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潮州市南春中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86-87.
[2]廖培敏,孫秀苗.體育教師的職后教育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4(1):87-92.
[3]崔振宇.教師專業發展視域下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2):28-30.
[4]宋丕琴,彭健民.初中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現狀研究:基于湖南省婁底市的調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8):130-131.
[5]李冬.駐馬店市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現狀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9):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