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蕾娜
雖然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經濟全球化形勢還是日趨穩定,國際貿易還會向好發展,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愈加頻繁。傳統的外貿行業主要依賴于展會、業務員拜訪等方式尋找客戶。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及跨境電商平臺的發展,客戶可以通過網絡尋找供應商,進行市場比價。外貿企業開始慢慢將重心向線上傾斜,而且會成為國際貿易新業態。這導致了跨境電商行業的人才空缺。教育服務于社會發展,需要完善專業體系,優化結構,拓展布局,進一步培養符合業態,市場需求的人才。
一、 前言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傳統的貿易方式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企業渴望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約束,獲得更為廣泛的國際貿易市場。近年來由于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嚴重影響,加上以美國為代表的貿易壟斷主義的給全球國際貿易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傳統的國際貿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以中國為代表的國際貿易推動者,利用跨境電商的優勢給我國企業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國企業能夠有多種途徑拓展新的業務。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2020年,面對國內外嚴峻復雜的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好于預期,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外貿的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可以說,既實現了穩定增長,也實現了質量提升。這些成績的取得,跨境電商人才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適應國際貿易新的發展要求,上海等地紛紛出臺了對跨境電商企業的扶持政策,鼓勵企業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加大了各種類型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初步形成了從中職到告知到本科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培養體系。在跨境電商發展浪潮中,市場涌現了一批跨境電商企業,部分成熟的傳統外貿企業也開始嘗試拓展跨境電商模塊。專業的跨境電商人才成為這些企業現階段急需而實用的人才。跨境電商人才除了需要具備傳統貿易的各項知識、電子商務的基本知識、語言技能和還需要熟悉跨境平臺的使用。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和學校需要考慮如何調整教學模式,培養符合滿足企業需求的跨境電商專業性技能人才。
二、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一)專業教師數量及教育背景不足
跨境電商作為新興行業,教育部2019年才補增跨境電子商務本科專業,由于開設時間短,國內尚未有此專業畢業的專業人才,專業背景教師數量嚴重不足。
當前跨境電商專業教師不足,在專業建設中,部分學校嘗試國際貿易、語言專業的教師轉型跨境電商專業教師。這些教師有著自己的優勢,例如跨境電商需要的語言技能、外貿單證等知識。但是跨境電商專業與傳統的國際貿易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有很大的不同,它同時涵蓋了兩個專業的核心理論體系,例如國際貿易的單證等,電子商務的網絡營銷、美工等。此外,由于跨境的特殊性,還需要其他的技能,例如語言溝通能力。這不僅包括語言技能的應用,還需要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等。而現階段具備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教師不足。
(二)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經驗明顯不足
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的通知教師[2016]3號為了培養“雙師型”教師,明確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是促進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舉措。這就表明教師具有企業工作經歷和生產一線實踐經驗,是提升職業學校教師“雙師”素質的關鍵。現實是由于大部分教師缺乏企業經驗和工作背景,學校開始在教師培養中越來越注重企業實踐經歷。然而教師企業實踐的效果和成果卻不盡如人意。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教師實踐企業的限制,教師實踐崗位與專業的匹配度不足。由于教師企業實踐有統籌安排和統一管理,一般為多年保持校企合作關系的企業。跨境電商行業為新興行業,與學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第二,教師企業實踐時長限制,現有的企業實踐模式更多地偏向于讓教師了解企業部門運作和基本流程,并不能最高效地提升教師地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以上海市中職學校教師企業實踐項目為例,教師企業實踐周期一般為兩個月到四個月,而企業的項目周期較長,教師企業實踐無法完整地匹配項目運行周期,由于教師普遍缺少實際的業務操作經驗及企業背景,對于實際的業務了解不足,教師往往無法全面準確地了解工作崗位的工作狀態和運行模式。第三,企業帶教教師通常為崗位員工或工作管理者,在帶教的同時還需要完成自身的日常工作,帶教精力不足導致實踐教師成果收獲不足。
(三)人才培養中實際應用能力培養不夠
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目的是為行業提供高技能人才,學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實際應用能力。由于學校實習實訓條件限制,加上學生企業實習時間過短,參與實質性的業務少。因為現階段各大跨境電商平臺的使用需要有嚴格的企業資質認證,同時平臺的運營操作需要有實際的跨境業務進行支撐教學環境中,學校自身實訓平臺的運行無法為學生提供實際的跨境電商操作平臺和賬號,學生缺乏實際操作,知識學習停留在理論基礎上。
三、提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質量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專業教師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
跨境電商專業教師應當對信息時代發展有著敏銳的認知能力,密切關注網絡信息技術對行業發展影響和在行業中的運用的新動態。教師通過不同模塊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水平。通過知識的學習掌握跨境電商定義、背景、發展、分類及特點等,同時學習跨境電商所需要的知識技能,例如PS技能運用。教師需要通過了解跨境電商的知識體系,全面完善自己理論知識框架及專業素質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時刻關注市場動態,掌握行業發展規律,全面深入了解跨境電商技能人才培養所需專業能力,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
(二)教師經常參與企業項目化運行的實踐活動
教師要經常進入企業參與日常項目運營,這對于教師個人能力提高而言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高效的。教師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了解跨境電商基本的概念,及時了解企業對所需人才技能的新要求。深入企業,教師通過完整的業務運行了解業務流程、行業動態及市場的運營。教師進入企業,作為企業的員工參與企業日常運作,從項目的開始到結束,完成個人能力的提升。通過知識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加深教師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使得自己成為雙師雙能行教師。同時把在企業實際案例引入課堂,仿真式的引導學生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技能的運用。
(三)加強小企業深度合作,聘請企業骨干參與實踐教學
進一步加強產教融合,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開設實踐教學課程,結合實踐課程教學進一步推動學生頂崗實習,激發企業與學校合作的意愿,讓企業盡早參與學生培養過程,把崗位要求融入課程和人才培養方案中。學生可以在學校完成職業的選擇和技能運用能力的提升。借助跨境電商企業,學校可以在日常教學及實訓中使用企業真實的跨境平臺,幫助學生了解跨境電商市場發展新動向,明確平臺運營規則,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職場環境。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了解跨境電商行業狀況的同時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定期選派專業教師到跨境電商企業掛職鍛煉,讓專業教師熟練掌握跨境電商業務要求和操作流程,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就能夠較好的把理論與實踐技能傳授給學生。
同時學校聘用跨境電商不同崗位的高級技能人才作為兼職教師,參與日常教學,通過實際崗位技能的能力培養,進一步提高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的有機結合。專業人才培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企業參與教學可以大大縮減學生從知識學習者到專業技能人才轉換的時間。
四、結語
2021年,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外貿發展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持續優化外貿環境,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業務,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外貿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應有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學校是培養跨境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面對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和行業要求,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需要不斷轉化升級,教師個人能力素養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專業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的加入也成為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的技能培養與行業要求的匹配度,為企業和社會培養熟練掌握行業所需實踐動手技能強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作者單位: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商外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