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林
摘 要:目前,我國銅冶煉企業生產方式已經由原來低產量、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冶煉,轉變為大規模、低能耗、無公害、高自動化的技術密集型現代冶煉。現代冶銅企業的典型特點之一即為擁有眾多檢測儀器及自動化控制設備,如溫度濕度流速等傳感器、成分檢測儀器、自動化操作設備等,其應用涉及冶煉工藝的各個環節,與企業產品質量、生產安全、經濟效益、環保性能等息息相關。因此,健全和完善現代化銅冶煉設備維護和管理體系,是保障冶銅企業各個應用環節協調和企業健康高效運行的關鍵。本文對銅冶煉設備維護與管理措施進行分析,以保證企業設備日常穩定運行。
關鍵詞:銅冶煉企業;設備維護;管理
1銅冶煉設備維護
1.1規范性維護
現代銅冶煉企業設備種類多,從小型傳感器到大型自動化設備,各類設備的技術原理、應用場景及使用頻次各不相同,導致其維護方式和維護周期無統一標準。而企業的維護管理周期與整體效益直接相關,因此有必要通過規范化設備維護來提高維護效率。規范化維護應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1)詳細填寫設備入廠信息。從設備入廠使用開始,首先應記錄該設備相應的型號、生產廠家、廠家聯系方式等,并通過培訓熟悉該設備使用說明及維護說明,著重了解設備的實現功能、操作流程、典型故障及排除方法等,明確設備維護所需的備件及相關工具。其次,通過明確使用位置,確認該設備的安全員或負責人,使設備信息更為透明,為后續設備使用和維護管理提供必要保證。(2)記錄設備使用過程故障信息。設備入廠時一般具有生產廠商提供的維護周期,但由于現場使用環境及不可預料的情況,其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突發故障情況。為避免后續使用中出現類似故障影響生產效益,需由使用人或負責人詳細記錄發生故障的具體情況、發生時間、解決方法和解決人員,并跟進后續一周內設備使用情況,記錄該故障解決效果,為高效維修提供數據支撐。
1.2設備日常檢測
設備的日常檢測能夠有效預防設備故障發生。設備日常檢測應建立三級檢測制度,在第一級操作人員日常在使用過程中檢測設備是否存在故障;由二級企業相關技術人員針對日常檢測中存在的問題確認后,進行專業檢測并提出處理意見,針對多發的同一類型故障制定相應統一預防措施;第三級檢測則由企業相應專業工程師等,對二級檢測中無法解決的設備問題制定有效解決方法。設備日常檢測嚴格按照檢驗制度進行,對照設備發生異常標準,及時上報設備初期故障信息,及時采取相應解決措施,防止故障等級增加。整體故障信息報備采用信息化處理,綜合設備管理軟件,對設備運行狀態、維護信息等實時更新,并在特定時間通知操作人員定期開展設備檢查與維護,并在檢查與維護后及時更新軟件內設備維護狀態與運行情況,為企業設備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與標準化提供有效依據。
1.3企業設備檢修
設備運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設備維護情況影響,因此銅冶煉企業應落實貫徹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結合日常設備維護檢測情況,對設備進行日常保養,確保設備清潔、運行、清潔、運行情況良好。根據銅冶煉企業實際情況,周期性每班按點完成設備點檢,每季集中對設備出現的統一問題集中維護。企業設備檢修制度應采用計劃檢修與預定維修相結合,設備重點檢修項目按照季度與年度檢修計劃表執行。各單位根據設備大修周期、檢修流程以及設備實際使用情況等,報備公司后,由主管部門審核后,根據檢修計劃、設備實際情況以及生產任務等,合理安排檢修時間。同時計劃應考慮臨時檢修項目在發生時的應急預案與安全保障措施,將每臺設備開關機時間、設備維護情況均詳細記錄在設備檔案中。設備維護用材料應及時向供應部分報送計劃,由供應部門有計劃性實施供貨。為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對配件嚴格按照標準檢測,對部分有質量問題的配件嚴禁投入使用,由供應部門對不合格配件實施統一回收。
2銅冶煉設備信息化管理
冶煉企業原有設備信息依靠操作人員通過建立技術檔案與資料的方式,設置設施臺賬工作,并在臺賬中記錄詳細的開始使用期限、設備生產日期、設備型號、生產廠家、存放地點等。設備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設備數據及運行信息的集中管控和實時更新。結合設備適用信息的規范化維護、生產工藝流程及冶煉工況,綜合評估各個設備的維護情況及工藝檢修需求,實現企業生產高效運行。建議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信息化管理。
2.1信息化管理軟件模式優化
雖然設備管理離不開人員把控,但合理的信息化管理軟件可通過軟件模式的先進性和科學性來幫助提高設備管理效率,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設備異常。可利用信息化管理軟件對從采購、安裝、變動、維修、保養、使用到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并提醒相應設備使用和管理人員通過日常工作記錄,建立起各個設備整個生命周期的運行和維護技術檔案。結合企業設備技術信息共享機制,建立設備工作作業技術標準動態管理流程。優化后的管理軟件,可為設備選用和決策提供更精準的參考信息。
2.2設備維修流程信息化
除設備狀態信息化外,還需要對設備維修流程開展信息化。結合信息化管理軟件優化,將設備運行狀態、維護信息等作為標準信息錄入,并通過軟件在特定時間點提醒或通知相應負責人對設備進行檢查或維護,且在維護工作開展后一定時間內錄入維護后的狀態及運行效果。相關信息可為設備點檢、定期檢查、維護保養等提供完備的數據和信息支持。通過規范設備相關基礎信息的錄入,為科學高效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同時也為企業設備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標準化提供有效支撐。
2.3管理人員理念優化
設備管理的主要參與者和決策者均為管理人員,其意識和理念對建立健全設備維修和管理體系至關重要。管理人員要優化自身管理理念,強化設備技術管理思維,并結合對設備運行狀態的了解優化設備故障檢測體系、維修體系和保養體系,有針對性地增加設備故障的預先判定和解決方案支持,不斷提升自身的設備管理水平和維護水平。
3銅冶煉設備技術創新改進
智慧工廠是銅冶煉企業發展的下一個目標,其建設離不開生產所需設備的不斷創新。冶煉環境的特殊性對新技術研發設備的可靠性具有很高要求,新技術研發設備的使用必須經過冶煉現場的考驗。銅冶煉企業是設備技術創新改進的主體之一,需要積極參與到新技術研發和應用中。一方面,企業需要結合設備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增加或淘汰系列設備,引進或研發新設備;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針對技術創新應用建立相應的設備管理方案。新設備的使用應通過聯合測試或聯合立項等方式開展,明確測試階段現場負責人及使用方式;設備安裝應滿足現場設備使用規范,同時盡可能避免影響正常生產。所獲得測試結果或階段性進展應定期與相關負責人進行溝通,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明確解決方案,相關結果以書面形式進行保存。新設備通過測試后,應明確設備維護和管理的各項指標,并討論確定與現有設備的共用或替代方式,為新老設備管理提供必要信息。
4結語
現代冶金生產和智慧工廠建設需要更多、性能更先進的檢測和自動控制設備,大量設備使用也對設備管理維護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和規范化是保障高效開展設備使用和維護的基礎,而科技創新則是實現更易使用、維護和管理的設備升級的必由之路。結合高效的現有設備維護管理方式及持續的設備改造升級,不斷提升冶銅企業的自動化水平和冶煉工藝,同時有效降低設備維護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實現企業的高效、穩定運行,對提升企業綜合效益和智慧工廠建設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銅冶煉企業設備維護及管理改進初探[J].張煜東.中國金屬通報.2020(06)
[2]企業設備維護維修外包管理探索與實踐[J].榮瑜.現代商業.2018(21)76D78629-7DE1-41DC-AD9E-3363F79718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