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鈦鉭Plus與同門的旗艦機型X10Ti-S和X10 Pro有幾分神似,都是17.3英寸大屏,但也有明顯的不同,比如其屏幕左右下角做了斜邊抬起處理;另外,鍵盤部分簡化了,并非X10系列那種八角形的單鍵多彩光機鍵盤,而是相對樸實的方塊鍵盤

▲鈦鉭Plus帶有3個USB大口,耳機和麥克風插口也是分離式的,另外有SD讀卡器,實用性出色。該機的機身后部接口見下文
配置與規格
■屏幕:17.3英寸2560×1440 100%sRGB色域165Hz
■處理器:酷睿i7 10875H(8/16,2.3/5.1GHz)
■內存:2×8GB DDR4
■存儲:512GB PCIe SSD(還可擴容一根M.2和2.5英寸盤)
■顯卡:RTX 3060 6GB GDDR6顯存
■無線:英特爾AX201 WiFi 6無線+藍牙5.1
■后部接口:USB Type-C口、HDMI口、RJ-45 2.5Gbps有線網口、電源口
■左側接口:USB3.0大口、2×3.5mm音頻口
■右側接口:SD讀卡器、2×USB3.0大口
■重量:2.406kg(機身,含46.7Wh電池)+0.668kg(230W電源)
■京東售價:8999元
而本著“為大家推薦出色的、配置價格比高的機型”的一貫宗旨,我們在RTX30系游戲本這一波早已給出了品牌指導和機型推薦,其中,就包含了本文的主角:機械革命鈦鉭Plus!簡單的說,我們推薦它有三個重要原因:
●性能爆棚功能強;
●價格相當實惠;
●模具和質量穩定!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測試來一睹該機風采。同時我們也會提到一些注意事項,大家要牢記。


在進入性能測試之前,我們先介紹幾點功能升級,其中有些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價值卻很大。

●第一是屏幕升級到2.5K/165Hz,也就是2560×1440分辨率165Hz刷新率(100%sRGB高色域和DC調光)。這一升級對于重度游戲玩家、大型游戲玩家非常有價值,因為分辨率的提升對畫面震撼效果的提升是明顯優于畫質提升的。當然,分辨率的提升也會帶來硬件負載的大幅提升,RTX3060能Hold住嗎?我們會在下文回答。
●第二是有線網卡升級到2.5Gbps!這從RJ-45接口外觀上看不出來,普通用戶也可能感覺不到什么不同。但對于極客玩家,對于希望體驗疾速網絡傳輸的用戶,卻是價值巨大的!因為在筆記本無線網卡升級到了Wi-Fi 6(英特爾AX200/AX201)后,1000Mbps的有線傳輸速度已經跟不上無線傳輸速度了,要想真正發揮Wi-Fi 6的速度優勢,要體驗疾速的網絡傳輸,有線網絡必須升級到2.5Gbps(2500Mbps)。
●第三點功能升級也是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觸控板雙禁用功能。鈦鉭Plus帶有一塊巨大的觸控板,操控舒適靈敏。而貼心的是,它的觸控板左上角、右上角各有一個指示燈。雙擊左側指示燈,燈亮,則整個觸控板禁用,再次雙擊恢復;而雙擊右側指示燈,則只禁用觸控板右側1/2區域——這樣做的目的是在文字輸入時有效防止右手腕托誤觸到觸控板右側,但同時又保留了觸控板功能(文字輸入時雙手都不會碰到觸控板左側區域)。
其實,機械革命的游戲本以前就帶有全觸控板禁用功能(雙擊觸控板左上角指示燈),此番是升級出了右側指示燈禁用1/2觸控板,非常認真的設計!
在RTX30系游戲本這一波,不少廠商都有針對屏幕規格的升級,算是產業聯動,但卻極少有廠商在更多細節上下功夫。而2.5Gbps有線網卡的引入、觸控板雙禁用功能,這些細節,才是真正體現廠商用心和創新精神的地方。
機械革命X10Ti-S“穩定跑滿酷睿i7 10875H的120W功率”給游戲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也是市面上為數不多的能夠將8核16線程i7處理器功率和頻率跑滿的筆記本之一,所以,同為17.3英寸的鈦鉭Plus能否跑得滿i7 10875H的功率和頻率呢?這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答案是:該機的電競控制臺有SPC設置(超頻設置),這里可以看到,鈦鉭Plus默認的PL2(處理器爆發功率)和PL1(處理器穩定功率)設置都是75W,而且即便是長時負載,溫度也很低。而我們通過不斷的“加碼”嘗試,發現PL2和PL1拉滿120W也毫無問題——是的,又一臺可跑滿i7 10875H功率的游戲本出現了!
不過這里要提醒兩點:
1.買到機器后,一定要去官網升級最新版本的電競控制臺軟件,這會明顯提升顯卡的性能表現(7%~10%)。
2.如果你需要性能(比如專業軟件,抑或是玩游戲),一定在控制臺中開啟獨顯直連模式,這也會明顯提升顯卡性能表現(8%左右)。
前文提到,RTX30系移動顯卡的功率劃分非常細,比如RTX 3060就有60W、65W、70W、80W等各種低功率版本,所以大家都擔心被坑。而鈦鉭Plus大家則可完全放心,官方號稱其獨顯的最大單負載功率為130W。我們進行了實測,Furmark以2560分辨率單考獨顯(開啟Extreme模式),可穩定在121W左右。
不過我們并不認為機械革命官方虛標了幾W功率。因為RTX30系顯卡引入了動態功率調整機制且默認開啟,其實際輸出功率是根據顯卡負載而動態變化的,這就跟處理器在不同應用中能夠發揮的最大功率也不同是類似的。而實際玩游戲時,其頻率的確也會大幅提升。
看到這里大家可以明確這樣一個概念:鈦鉭Plus是一款處理器單負載可跑滿120W,RTX 3060獨顯可跑120W+的超高功率釋放機型!而這樣的強強組合,也就意味著它超強的應用性能!

▲需要性能時,請選擇“狂飆模式”,風扇最好開啟最大轉速加強散熱。注意,PL2/PL1設定是實時生效的,而獨顯直連的開啟/關閉則需要重啟電腦
V-Ray渲染成績,處理器得分達到了12779分。
視頻轉碼測試,將2.91GB的4K/60fps《無人機風景》轉碼為FHD/24fps,處理器方案(獨顯會輔助計算),耗時10分20秒;如果采用CUDA方案(本圖),則時間縮短到5分46秒!而在4核處理器、6核處理器時代,這個視頻轉碼通常要耗費20分鐘、14分鐘。
非常有趣的是,同為120W功率輸出的i7 10875H,鈦鉭Plus的成績竟比X10Ti-S好不少(都是處理器方案),我們分析有軟件版本提升的影響,另外,參與輔助計算的獨顯不同可能也有些影響。總之一個經驗就是:專業應用軟件,盡量用新版本。

▲這組測試充分反映了新、老控制臺的性能差異——是的,就是裝個新版本的軟件,性能就“平地起飛”
Blender 2.79b渲染測試,BMW模板,處理器方案。這里對比了3顆i7 10875H,鈦鉭Plus的成績也是最佳的(軟件版本相同,都是2.79b)。而相對于6核處理器,它的效率更是秒殺!
實際上,新版本的Blender 2.92已可使用獨顯加速,甚至可以直接使用GPU方案以獨顯主導計算。在同樣采用處理器方案時,RTX 3060以5%~10%的GPU Load參與加速,時間進一步縮短到3分33秒。如果使用純粹的GPU方案,以RTX3060主導,全過程只要夸張的43秒!
TIPS:在專業的圖形圖像渲染領域,GPU渲染雖快,但并不能替代處理器方案,因為后者更準確,畫面不會出錯,尤其是在渲染復雜對象時,GPU渲染有可能出現畫面細節上的小瑕疵。


OK,做完了專業應用的測試,讓我們回到大家最喜聞樂見的游戲測試環節,看看瘋狂功率釋放的酷睿i7 10875H+高功率RTX 3060組合有多猛!
前面給大家秀了3DMark Time Spy的成績,這里再給大家來個熟悉的3D測試:Unigine2 Superposition的基準,1080P默認中等畫質,得分高達15435分!作為對比,機械革命X10Ti-S搭載的RTX 2070Super(115W)成績也就16200分。
Unigine Valley基準測試的得分為189.3fps,而我們測試的80W功率RTX 2060成績為151fps——RTX 3060領先幅度為25.2%。而之前X10Ti-S的RTX 2070Super成績也就178fps,也被全新的RTX 3060反超。

游戲實測方面,為了方便大家對比,我們既進行了2.5K分辨率的測試,也進行了FHD(1920×1080)的測試,而且測試了多種畫質。

《古墓麗影:暗影》,2.5K分辨率的高畫質和最高畫質分別可以跑94fps和80fps。如果降低到FHD,高畫質下甚至可以跑到129fps。而作為對比,X10Ti-S的RTX 2070Super 115W版也只有120fps,而100W的RTX 2060只能跑到101fps,RTX 3060領先28%!

《刺客信條:奧德賽》,2.5K極高畫質可以達到59fps,也算是流暢了;如果降低到高畫質,可以跑出超級流暢的77fps!而FHD下,高畫質83fps,也輕松碾壓RTX20系顯卡。
《全面戰爭:三國》也是一個差距拉得極大的游戲,2.5K分辨率下,鈦鉭Plus在較高畫質下可以達到67.5fps;若降低分辨率至FHD,那么較高畫質可飆到102.3fps,而對應的,RTX20系顯卡也就70fps+,RTX 3060領先優勢異常明顯!
作為硬核的射擊戰斗游戲,《戰爭機器5》在2.5K超高畫質下也非常流暢;FHD分辨率下,超高畫質也能上100fps!
《荒野大鏢客2》的最高畫質是非常吃硬件資源的,FHD分辨率下可以跑到68fps,2.5分辨率也有54fps。

下面來說說光線追蹤游戲。RTX30系顯卡大幅提升了光線追蹤性能,雖然這的確也很吃硬件資源,但與此同時可使用DLSS深度學習采樣來彌補,你可以理解為“在不影響太多視覺感受的情況下降低渲染精細度來提升幀率,以抵消光線追蹤開啟后帶來的幀率下降”。而RTX 3060作為目前RTX30系顯卡中的“基礎款”,在光線追蹤方面的表現如何呢?
3DMark的光追+DLSS測試,光線反射效果

好得驚人,當然對硬件資源的消耗也驚人,這個測試項目中,開啟DLSS后幀速為34fps;不開啟(只開光線追蹤不開DLSS),則只有23.6fps。
游戲《光明記憶:無限》也是凸顯光線追蹤效果的典范,而且有單獨的Benchmark。在2.5K分辨率下,開啟DLSS,可以跑到55fps;而在FHD下,開啟DLSS可以跑到87fps,非常流暢。
最后是公認的畫面效果好、硬件優化爛的《賽博朋克2077》,為了“毫不妥協的游戲體驗”,我們全程采用2.5K分辨率,并分三種情況進行測試。我們發現,在中等畫質,光追關閉和DLSS關閉時,平均幀速為56fps左右;而在光線追蹤三項開啟,光照中等的情況下,設置DLSS自動,平均幀速基本可“補回來”,平均值依然可達56fps、57fps。

另外還有一種“討巧”的做法,就是關閉光追,同時開啟DLSS自動,這時平均幀速可飆高到87fps,異常流暢(實際上,《賽博朋克2077》在不開啟光追的情況下,光線和燈光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看來高功率酷睿i7+高功率RTX 3060,還是“能啃下這款爛優化的硬骨頭”。
這是雙考機1小時的情況(室溫23℃)。先提醒大家,鈦鉭Plus的電競控制臺,默認把處理器的PL1和PL2都設定為75W,如果雙考機,處理器封裝功率不會超過72W;但如果大家把PL1和PL2都拉到120W,雙考時處理器會不時沖上78W甚至更高。
但實際上,無論你設置多少W的PL1/PL2,考機時間長了,情況都是類似的。1小時后,處理器功率穩定在70W~72W,頻率3.65GHz左右(8核3.65GHz很不錯了),溫度穩定在95℃左右。而RTX 3060獨顯功率穩定在115W~119W,核心頻率1260MHz,顯存頻率7000MHz(1750MHz×4),溫度82℃。綜合來看,內部溫度表現完全合格!
或許大家會被95℃的“高溫”嚇著,擔心該機外殼溫度高,但這種擔心是多余的,來看看鍵盤面溫度圖▼:

雖然2.4kg的鈦鉭Plus沒有X10系列那么瘋狂(WASD按鍵處“吹冷風”,只有26℃),但其C面溫度情況用“優秀”來形容也是毫不為過的。在室溫23℃雙考1小時后,C面整體最高溫度處也就48℃,且由于C面是塑料按鍵和親膚材質的組合,所以并不覺得無法上手。而除了較熱的中部區域,鍵盤其他區域都只有30多℃,C面下部更是不到30℃,非常涼爽。而游戲主操控鍵WASD在持續1小時的高負載后也就34℃~38℃,手部基本無熱感。
機械革命鈦鉭Plus是一款真正發揮了8核酷睿i7和RTX 3060最高性能的標桿機型,而這對“高能組合”,也將專業應用和游戲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對比之前的高性能游戲本,它在應用和游戲層面的提升幅度很大,也很明顯。而該機的散熱也非常靠譜!
與此同時,該機在功能層面也很強大,不僅升級到了高色域2.5K/165Hz高刷屏,還創新地引入了2.5Gbps有線網卡和“觸控板雙禁用設計”,能滿足極客玩家的高要求。
更為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錘煉,該機的模具質量和穩定性我們非常有信心。再結合上8999元的親民價格,以及“有貨”這個最強特性,我們想不出任何理由不推薦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