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農技推廣區域站 于俊玲
滑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鄭磊
2020 年,滑縣小麥種植面積12.07 萬hm2,比2019 年的12.00 萬hm2增加了0.07 萬hm2。全縣小麥平均畝穗數42.2 萬,穗粒數32.5,千粒質量按前5 年平均46.9 g 計算,平均單產546.7 kg,比2019 年平均單產537.9 kg(農業農村部門數據)增加8.8 kg,比常年平均單產513.8 kg(農業農村部門數據)增加32.9 kg。2020 年,滑縣小麥總產量98.95 萬t,比2019 年總產量96.82 萬t 增加2.13 萬t,比常年總產量92.09 萬t 增加6.86 萬t。
調查數據顯示,2020 年,滑縣小麥平均畝穗數42.2 萬,比2019 年的40.9 萬增加1.3 萬,較常年的38.8 萬(前5 年平均數據)增加3.4 萬。2020 年,滑縣小麥畝穗數的增加與2019 年秋播質量、冬春氣候條件及管理密不可分。一是2019 年10 月4—9 日滑縣普降小到中雨,降雨量49.9 mm,全縣小麥播種期較往年推遲3~5 d,播種高峰期為10 月12—18 日,播種量較往年偏大,加上底墑足,播種基礎好,實現了壯苗越冬。二是冬季積溫高,分蘗多,營養積累多,苗情整體較好,群體充足。三是2019 年春季氣溫回升較快,返青期比常年提前5 d。小麥起身拔節快,拔節期比常年提前5~7 d;兩極分化快,冬前分蘗成穗率高,穗多穗大。小麥穗粒數32.5,比2018 年穗粒數31.9 增加0.6,較常年穗粒數32.7(前5 年平均數據)減少0.2。2019年3 月28 日滑縣最低氣溫1.6 ℃,地面溫度為-4.6 ℃,4 月10 日普降大雪,最低氣溫為0.3 ℃。第一次降溫低溫持續時間較短,第二次降溫未達到冰點溫度,只造成小麥部分旗葉基部畸形,對小麥小穗發育影響不大。
滑縣13 個基點戶8.25 hm2調查數據顯示,小麥每667 m2主產品產量為641.96 kg,高于全縣平均水平。按照當前小麥市場價格2.26 元/kg 計算,小麥每667 m2主產品產值為1 450.82 元,加上平均副產品每667 m2產值16.94 元,總產值為1 467.76 元。2020 年,滑縣每667 m2物質投入508.20 元(包括種子費45.69 元、農家費6.15 元、化肥費185.08 元、農藥費29.69 元、機械作業費125.44 元、灌溉費25.42 元、燃料動力費7.16 元及工具材料和其他直接生產費3.18 元,間接生產費80.39 元),平均每667 m2用工3.76 個,家庭勞動日用工按107.97 元計算,每667 m2勞動工價405.97元,每667 m2生產成本為914.17 元,小農生產戶不計土地成本,也沒有其他成本外支出,每667 m2總成本仍為914.17 元,每667 m2凈產值959.56 元,每667 m2純收益553.59 元,成本純收益率為60.56%。每667 m2耕地地力補貼146.19 元,每667 m2實際收益為602.32 元。

由于2020 年滑縣小麥播種量較往年偏大,加上底墑足,播種基礎好,畝穗數和穗粒數比2019 年有所增加。春季氣溫回升較快,小麥返青期比常年提前5 d。起身拔節快,小麥拔節期比常年提前5~7 d。兩極分化快,小麥冬前分蘗成穗率高,穗多穗大,單產增加。調查戶2020 年小麥主產品產量比2019 年有較大幅度提高,但2020 年化肥、灌溉等物質費用和機械費用減少,勞動用工與工價均有增加。小麥產值與收益比2019 年有所提高。2020 年,小麥每667 m2總產值比2019 年提高99.04 元,增長7.2%。2020 年,小麥每667 m2物質投入費用比2019 年減少21.74 元,降低4.1%。2020 年,小麥生產用工數量增加0.45 個,每個勞動日工價上漲10.37 元,每667 m2總工值增加82.91元,增長25.6%,每667 m2生產總成本比2019 年增加61.17 元,增長7.1%。總之,2020 年滑縣小麥凈產值、純收益和成本收益率均有所提高,每667 m2凈產值比2019 年增加120.78 元,增長14.3%;每667 m2純收益比2019 年增加37.87 元,增長7.3%;成本純收益率比2019 年提高了0.1 個百分點。
滑縣小麥品種較好,后期小麥市場價格還有較大提高空間,可使小麥凈產值、純收益和成本收益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