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
【摘? ?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改革,教育部門對高職院校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工作壓力的增加導致主觀幸福感越來越低,成為很多高職院校教師關注的課題?,F如今,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嚴重缺乏主觀幸福感,其主要影響因素就是由工作壓力造成。因此,本文對導致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壓力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研究,旨在通過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來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主觀幸福感。
【關鍵詞】高職院校? 工作壓力? 主觀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17
主觀幸福感是影響高職院校教師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如果高職院校的教師能夠在工作中保持積極的心態,不僅能夠緩解強大的工作壓力,還能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的工作壓力和主觀幸福感之間存在直接的關系,因此本文提出要適當地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這樣才能讓教師始終保持樂觀的工作態度。
一、增加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壓力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強度大幅度增加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之間的差距就是高職院校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F如今,很多學生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就會選擇高職院校,導致高職院校中的學生數量明顯上升,但任課教師卻沒有增加,這就意味著給教師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的學生一般畢業后就會參加工作,學生的就業方向也是給教師增加工作壓力的主要因素。
(二)社會外界因素
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的家長以及社會上的輿論,對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抱有很大的期望,他們希望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悉心栽培下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然而,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薪資待遇,都沒有相應的提升,這會給高職院校的教師帶來很大的心理落差,長此以往,教師的工作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另外,隨著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教育部門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要不斷對教學課程進行創新,一些年紀較大的高職教師就會在備課過程中感覺到壓力[1]。
(三)師生關系
信息技術已經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開始厭學,喜歡追求時尚潮流,課余時間全部留給了終端設備,心思已經完全不在學習上。一些高職院校的教師如果對學生提出批評,學生立馬就對教師橫眉冷對,如此緊張的師生關系,不僅給教師增加了工作壓力,還會使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受到影響。另外,還有一些高職院校招生比較困難,因此對已經入校的學生幾乎秉持著“放養”的態度,有些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還會將管理學生的工作交給教師,這就給教師和學生之間增加了更多的矛盾,導致師生關系一直得不到緩解,這同樣也是給教師增加工作壓力的原因之一。
二、提升高職院校教師主觀幸福感的實施策略
(一)教師實現自我提升
高職院校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教師,首要工作就是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因此,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感,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學生如果能全力配合,提高課堂的參與度,教師的主觀幸福感自然會得到提升。
另外,成就感也能提升教師的主觀幸福感。成就感是提高教師自身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專業技能的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教師要對參賽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不僅能夠緩和緊張的師生關系,還能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提升,學生與教師長時間接觸也能轉變對教師的看法。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比賽與其他學校的專業教師進行交流,這也是實現自我提升的一種途徑。
最后,高職院校的教師要適當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高職院校的學生是一個相對比較特殊的群體,很多學生是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才會選擇高職院校,與家長之間也會出現隔閡,導致很多學生的逆反心理很強。事實上,導致高職院校學生逆反心理強的真正原因是他們缺乏自信心,如果高職院校的教師能夠找到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不斷地增強他們的自信,通過溝通能充分尊重學生,就能夠讓學生重新審視自己,這樣就能恢復他們的自信心。判斷一個學生是否優秀,考試成績并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教師要經常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還能增強教師的主觀幸福感[2]。
(二)提高高職院校的社會認可度
認可是對職業評價的一種統稱,無論哪種職業,想在社會中提高認可度,都要根據其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聲望。如果一個人從事的職業是大眾眼中比較有吸引力的職業,就會有很多人投來羨慕的眼光,那么這個人的優越感就比別人強烈,從而增加主觀幸福感。高職院校如果能夠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可度,不但能對他們的工作態度起到積極的作用,還會吸引到更多的優秀教師。國家政府部門明確指出,要提高高職院校在社會中的地位,但僅憑政府單方面的提議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我們一起努力。提高高職院校認可度后,高職院校的學生也不會認為自己不如那些本科院校的學生,企業在招聘人才時也不會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另眼相看,同時也會使高職院校的教師更加熱愛自己的職業,從而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主觀幸福感。
(三)對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調整
高職院校的教師與本科院校的教師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由于就職的院校的社會認可度不同,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就會消極怠工。為了讓這種情況得到改善,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學校就要對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調整。首先,要對專業課程教師的薪資待遇進行調整,將工作效率與績效直接掛鉤,對于工作態度積極的教師要給予獎勵,同時還要根據教師的能力將績效工資上調。其次,將正常的帶薪休假落實到實處,如果教師在工作期間請婚假或者喪假,不允許扣除工資。最后,學校還要鼓勵教師參與到學校的建設中,教師提出的意見學校要酌情采納,增加高職院校教師的歸屬感。
三、結束語
高職院校是向國家建設輸送人才的載體,學校要盡量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這樣才能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主觀幸福感,促使教師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綜合型人才?!颈疚臑榻魇「咝H宋目茖W研究2016年項目“江西省高職教師幸福指數測量、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項目批準號:JC161007)的階段性成果之一?!?/p>
參考文獻
[1]段建華.總體幸福感量表在我國大學生中的試用結果與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6(51):56-57.
[2]董海櫻,方建中.高校教師組織認同探微——基于浙江省高校的實證調查[J].教育發展研究,2012(1):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