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周輖
據埃及《金字塔報》網站報道,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7月4日宣布,將于7日與“長賜”號貨輪的日本船東日本正榮汽船公司簽署和解協議,之后貨輪將獲準離開蘇伊士運河。
負責“長賜”號貨輪保賠保險的英國保賠協會也在同一天發表聲明稱,船東和保賠協會已與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達成正式解決方案,貨輪即將被放行。目前和解協議的相關細節還未披露,但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上周在接受埃及一家電視臺采訪時表示,雙方已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并簽署保密協議,在正式協議簽署前,具體金額不會對外公布。
懸掛巴拿馬國旗的重型貨輪“長賜”號是全球最大級別的集裝箱船,長約400米,裝載著價值35億美元的貨物。今年3月23日,“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擱淺長達6天,造成運河航道的嚴重堵塞,對全球航運造成巨大影響。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運河關閉期間,埃及每天損失1200萬美元到1500萬美元營收。
數月來,事件各方就貨輪擱淺事故互相指責,持續拉鋸。除了事故原因外,雙方的分歧還集中在賠償金額上。今年4月,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要求正榮汽船公司一次性支付9.16億美元賠償金。正榮汽船公司表示不同意這一賠償金額后,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向埃及一家經濟法院申請扣留貨輪,“長賜”號由此被扣留至今。正榮汽船公司不服“扣船”判決,提起上訴。隨后蘇伊士運河管理局逐漸將其要求降至5.5億美元。而《華爾街日報》6月援引知情人士透露,雙方達成的初步協議賠償金額已降為約2億美元。▲
環球時報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