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越山

“蘇寧30多年創業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的機遇成就,離不開市場經濟的繁榮壯大。”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接受《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專訪時做出上述表示。他說,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特別是近一時期不斷對營商環境系統性優化和升級,這為民營企業開拓市場、創新轉型、融投資等方面提供了有力地保障和支持。因此,企業需要多為國家分擔,不斷推動企業發展與社會建設的交融。
張近東告訴《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在黨和國家不斷重視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時代背景下,作為零售企業的代表——蘇寧通過互聯網轉型發展,已成為零售企業立足實體,加速“觸網”創新的典型范例。
蘇寧自1990年創業起,歷經專營零售、連鎖零售、智慧零售等階段,已發展成為國內零售頭部企業,而通過最近10年的互聯網轉型發展,蘇寧立足實體加速了“觸網”創新。
在推動新舊動能的轉換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建設,是突破發展瓶頸的重要路徑。只有掌握了數字化經營管理的能力,才有機會參與到新一輪的市場大潮中去。
張近東向《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回憶起,早在2009年蘇寧發展為全國家電連鎖頭部企業時,便預見到互聯網變革將成為大勢所趨,隨后堅定地走上數字化升級的道路。“我們當時就提出要走‘沃爾瑪+亞馬遜的發展模式,互聯網等新技術帶來的不僅僅是零售格局的重構,隨著技術的下沉,行業必將回歸到用戶的消費體驗上。”基于這種判斷,蘇寧的轉型創新從未放棄線下的實體門店,而是在拓展線上的同時,努力把握零售本質,不斷以互聯網技術豐富線下消費場景資源,構建了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全場景智慧零售生態圈。
近10年來,蘇寧持續強化科技創新與應用的能力建設,通過深化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對業務流程和零售價值鏈進行了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搭建了覆蓋全品類、全場景并能夠向社會開放賦能的“智慧零售”生態系統。同時,蘇寧還持續推動上下游連接的和諧發展,通過對需求的捕捉、數據的分析,推動用戶與工廠直連,將科技成果運用于生產與經營過程中,從而打造更高效率的零售價值鏈。
據張近東介紹,經過近年來的互聯網轉型,蘇寧已經實現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鄉鎮的覆蓋。在零售基礎能力建設方面,到2020年底,蘇寧在全國擁有各類互聯網門店超1萬家,落地物流基地62座,鏈接品牌制造商4萬多家。僅2020年,蘇寧互聯網買家數同比增長37%,各類創新業務快速發展,蘇寧零售云新開門店3000多家,總數突破8000家,家樂福到家業務銷售規模同比增長30%。
在服務方面,蘇寧圍繞“專注好服務”的品牌理念,推進服務質量穩步提升,準時發貨率、客服接通率等平臺服務指標進一步提升,貴就賠、延時賠、極速退三大平臺級服務產品不斷升級。
在技術方面,目前蘇寧擁有4000多個自主研發的系統,科研人員超2萬名,提供超過10萬種服務,同時以先進的云服務撐起了企業龐大的數字化運營能力。蘇寧將物聯網、AI等創新技術的成果融入數字化業態族群,推進場景互聯模式來實現整體業務的協同運作,進一步提升了服務效率,并在商品供應鏈、用戶數據、零售終端積累了豐富的解決方案。
過去10年,蘇寧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智慧零售模式,已經實現了對零售資源與能力的數字化再造,為企業堅守實體創新轉型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方法論。
“如果說‘觸網創新是企業抓住了時代的機遇,那么在當下這個創新密集和產業變革的時代,企業面對的則是如何堅守主業,抓住數字機遇贏得未來的新命題。”張近東表示,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已經進入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的階段,2020年蘇寧順勢宣布升級“零售服務商”,將加大資源能力建設和輸出,助力行業提升整體效率和效益。
以蘇寧去年打造的直播基地“趣逛逛”為例,張近東向《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描述起它的不同,“趣逛逛”不同于傳統商業廣場和單純的線上直播,它是整合當下直播銷售和主播孵化,融入商業實體,為電商直播開創了全新的商業模式。“趣逛逛”涵蓋美妝、家紡、百貨、家電、數碼科技等各類商品,并設有廚房、客廳等不同的直播場景,還有護膚、美食、母嬰、潮玩等專業的直播間,這些專業的直播間和場景面向所有人開放。
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拋開消費者和銷售人員的身份界限,“趣逛逛”通過更多的去中心化的節點連接更多的商品、更快的物流、更強的數字化運營支撐能力,展現出蘇寧的以數字服務實業發展、助力社會創業的能力。
張近東表示,蘇寧將進一步聚焦商品供應鏈、用戶運營、服務建設、技術能力四個方面的基礎能力建設,構建智慧零售的創新機制。“蘇寧將全面豐富產品品類、推動供應鏈精細化運營,開展基于用戶的精準營銷,持續強化物流、售后、客服等服務能力建設,并優化中臺系統和各業務的前臺解決方案,強化數據交易和數字風控能力,推動智慧零售多場景落地。”
張近東向《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透露,作為零售服務商,蘇寧將持續加強在實業智造、鄉村振興、小微創業、雙循環發展四個重點領域的服務。其中,在實業智造領域,蘇寧將通過共享大數據資源,協同制造企業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扶持有創新力、創造力的品牌制造企業,從消費端助力中國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在鄉村振興方面,蘇寧將通過發展零售云、上線中華特色館、建設農村產業基地,加快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據了解,蘇寧已經明確了明年4000家零售云門店、150個線上中華特色館、50個農村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面向小微創業,蘇寧將發揮線上線下全渠道運營的優勢,推動更多商戶、零售網點等小微個體創新創業;此外,為助力雙循環發展,蘇寧還將大力加強海外采購和跨境業務,豐富國內供給。
張近東表示,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2020年以來,在國家強有力的疫情防控下,復產復工加速恢復,經濟發展加速回暖,有效保護和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張近東指出,當前蘇寧正迎來三大時代發展機遇:
首先,“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將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消費和服務品質的升級,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等政策導向,都是蘇寧業務發展的核心落腳點、增長點;
其次,作為“新基建”的核心力量平臺,各行各業的產業互聯網發展將迎來新一輪爆發,零售業上下游協同合作加深,蘇寧“零售服務商”的發展空間正在被打開;
第三,“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脫虛向實、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命題,為蘇寧聚焦零售,立足實體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場環境。
張近東稱,在新的時代機遇下,民營企業當飲水思源、扎根實業、融入行業、服務社會,傳承實業報國的精神,實現自身擔當與社會發展的共振。“企業小的時候是個人的,大了就是社會的、國家的,蘇寧將在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入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時代命題,推動企業發展與社會建設的交融。”
數據顯示,蘇寧在公益事業上的累計投入達23億元。在此基礎上,蘇寧還積極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以零售云推動農村渠道升級,并通過150多個農產品生產基地、300多個中華特色館發揮全渠道優勢推動農產品規模化、品質化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在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時強調,要敢闖敢干、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努力把企業做強做優。對此,張近東表示:“做好自己、助力行業、服務社會,是每一個企業發展的追求,蘇寧將進一步強化時代責任和使命擔當,基于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持續創新智慧零售發展,不斷助力行業社會進步,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