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博
在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推動下,中國保險行業在未來20年都會是新的輝煌時期,同時也是保險中介崛起的絕佳時期。而保險行業產銷分離已經不只是未來的一個趨勢,而是大潮。
近期銀保監會密集發布保險中介政令,傳遞出強烈的改革信號:保險行業“產銷分離”時代已經到來,保險中介市場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的未來發展道路正日漸明晰。
據保險專業人士分析,銀保監會收緊保險中介準入門檻的意圖十分明顯,意在推動保險代理市場的專業化和規模化,建立和積累保險營銷的“健康增量”。事實上,此舉背后蘊涵著更深層次的信號。保險營銷體制改革勢不可當,保險業產銷分離和轉型升級正全面提速,而且速度和力度均可能超過市場預期。管理粗放、大進大出、素質不高、關系不順,這是傳統的保險營銷體制暴露出的不足與弊端。在此背景下,以產銷分離帶動細化分工,重鑄保險行業產業鏈,成為保險營銷體制改革創新的核心要點。
所謂產銷分離,即保險公司把銷售業務外包給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等中介機構,自己則專注于保險產品的生產,從而實現保險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分離。
產銷分離促進保險中介的崛起,成為迎面而來的大潮,主要是因為對于保險公司而言,產銷分離有助于保險公司利用外部渠道和資源,避免傳統保險銷售模式所產生的巨大銷售成本。當保險公司專注于產品設計以及創新方面的發展,其經營效率會得到大幅提升,保險產品的費用一定會大幅下降。對于保險營銷員而言,產銷分離有助于建立獨立的職業化銷售隊伍,增強專業知識,提升人均產能,提升銷售人員的社會地位。
對于消費者而言,產銷分離可以帶來“貨比三家”的服務,可以根據客戶實際情況進行保險配置,避免買錯、買貴的情況發生,同時可以避免營銷員離職造成的“孤兒單”等問題,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可預見的是,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絕大多數保險公司勢必要尋求差異化的發展之路,以求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尤其是中小保險公司,未來的經營方向就是產銷分離,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資源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例如產品研發、風險控制等,逐步將銷售環節剝離出去,交給專業的保險中介來操作。
由保險公司或其他資本組建的全國性保險銷售服務機構,將成為未來保險產品銷售的主流。產銷分離無疑是保險業實現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未來國內保險中介行業也將逐步呈現集團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