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同新
摘 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元智能理論,可以有效地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有一定的了解,從而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基于此,首先對多元智能理論的內涵以及特點進行了闡述,其次對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內容進行了分析,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初中語文;教學啟示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語文學科越來越受重視,對于語文知識,學生要深入地了解并學習,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語文學習,能夠充分提升課堂的整體效果。應用多元智能理論,可以拓展學生的各個方面,教師也可以充分釋放自己的個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以此獲得更為有效的教學效果。
一、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的內涵以及特點
(一)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的內涵
多元智能理論主要指的就是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擁有基礎的文化素養,同時對課堂當中的知識內涵也比較明確,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興趣和愛好,給社會創造價值。多元智能理論和目前的社會教育需求是一樣的,如果想要充分符合目前社會發展的情況,就必須不斷創新教學形式,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學生也需要具有一些基本的才能,并且形成更高的能力,使交流和溝通形式更加明確,同時也能夠更加充分地對自我有所認知[1]。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的特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元智能理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差異性,教師需要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征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個體特點,以及學優生和學困生相互之間的差別,還要清楚學生的能力,從而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學習情況的教學方式。多元智能理論與初中語文教學相結合,能夠全面展現出教學的特點,對課程的改革目標進行全面了解,對學生發展也有所關注,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成績,同時對學生的實踐應用等各方面都有所關注,促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提升,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元智能理論可以讓教學的主動性表現出來,并且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創設更加優質的教學方法,并且有針對性地評價目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反復思考自己的學習過程,并且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習時所遇到的難題,從而學會更多的基礎知識,甚至可以建立一個比較明確的系統。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實現個性化教育
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都是不一樣的,在掌握知識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別,并且擁有不一樣的興趣和愛好。所以,在初中教學中,教師需要把多元智能理論和語文課堂教學相互結合,尊重學生的差異,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發揮出其獨特的性格和特征,讓學生擁有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更加積極并且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能,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了解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的主旨內容,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語文知識的學習效果。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尊重不同學生間存在的差異,并且引導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讓學生學習更加具有自主性,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展現特長,讓課堂教學效果獲得一定的保障[2]。
比如,教師在教學《窗》這一課的過程當中,就要充分了解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盡量表現自己,把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可以完成不同的人物演繹。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演繹課本,比如一些善于朗讀的學生就可以對課文進行朗讀,而善于表演的學生就可以對課文進行課本劇的演出。一些善于寫作的學生完成對文章的點評,創編一篇相對而言蘊含意義非常深刻的小說,語言也非常細膩以及柔美。文章的結尾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歐亨利的結尾,整篇小說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一些善于寫作的學生可以在編寫文章、點評的過程當中獲得更深的感悟,從而在理解文章的時候充分掌握文章結尾寫作的方式。通過這種比較豐富并且非常生動的教學活動,可以讓不同特點的學生都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以及特長,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才華。在課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相關的任務,比如以某些主題為中心進行創造,可以創造一些繪畫作品或者是作文,甚至可以編排一部話劇。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充分了解心靈之窗的概念,同時也可以了解這篇文章所表現出來的教學主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更加全面地發展,使自己的長處被凸顯出來,完成個性化的轉變。
(二)積極適應新課改發展,實現多樣教學目標
近些年,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要求、新理念使課堂的主體目標也在不斷完善。把多元智能理論和語文課堂教學相結合,可以創造一定的知識體系,甚至可以塑造價值觀,讓教學方法得以創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多元智能理論,可以讓課程改革目標更加符合目前社會的實際需要,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培養,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獲得提升,也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加優越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寫作的時候更加流暢,使學生的學習習慣更加符合目前時代的要求,具備一定的思想素質,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學生會因此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這讓學生的人格變得更加完善,并擁有正確的認知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
(三)實行教學策略,實現因材施教
目前,教師如果想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方式,也是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及應用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教師可以把多元智能理論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設計一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策略,讓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更加明確,促使教師了解每一個學生不同的智力水準,從而更加具有針對性地完成教學。對于層次不一樣的學生,教師可以使用更加創新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效率獲得提升。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知識使用能力得到強化,優化學生學習的方法,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積極使用一些教學策略,對于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進行基礎教學,對每一個詞匯的含義也可以進行針對性講解,同時也可以分析每一個段落當中所表達出來的形式。對于一些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互動的環節,讓學生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思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探索,了解語文教材當中存在的更多的奧秘,讓課堂教學更加活躍,使課堂教學的內容得到大幅度的拓展[4]。
比如,在讓學生學習做一名小記者交際的過程當中,課前可以把教學任務分配給不同的學生,主要任務是對學校當中的每一名教師進行采訪。要求對教師的采訪需要有現場錄音以及文字記錄,充分了解這個教師日常的興趣愛好以及教學過程當中的感受和基礎的經驗等。一些善于溝通的學生負責相關的采訪內容,文筆相對較為優質的學生,負責之后的記錄以及整理。讓善于使用電腦的學生完成之后的操作和錄入。在這次采訪的過程當中學生有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通過共同的努力可以將困難解決,并且充分體會到作為一名記者的基礎素質。整個教學過程也將會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功感以及體驗感。
(四)全面評價學生綜合能力
在學生認識自我的過程當中,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也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教師需要形成一個更加公平以及公正的評價理念,不但要按照學生的成績對其智力進行劃分,同時也要從多個不同的方面分析其綜合能力。要讓學生在能力評價的過程當中綜合領域獲得拓寬。學生的語言交流或者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都能夠受到公平公正的分析和評價,從而可以朝著全面化方向獲得更多的發展,也讓學生各項不同的能力得到更多的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論已經逐漸和初中語文教學相互融合,給語文課堂的教學改革奠定了基礎。在目前的多元智能理論當中,教師需要更加積極地了解新課改的實際發展,同時對于多元智能理論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手段等各方面的啟示意義也要足夠明確。設計更加多樣化的課堂教學目標,同時也要創造一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獲得更加個性的發展,并且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潛能,促使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效果獲得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潔.多元智能理論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啟示[J].環球慈善,2020(1):139.
[2]熊玉秀.多元智力理論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J].華夏教師,2020(8).
[3]彭程彩,黃兆偉.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對高校民族健身操課程教學的啟示[J].大學教育,2020(6):130-132.
[4]王潔.探究初中語文多元智能綜合性課堂的構建[J].讀天下(綜合),20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