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
摘 要:職業生涯規劃是對職業定位、職業目標、通道設計的持續系統計劃過程,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是一個人對其一生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基于職業生涯規劃主觀和客觀要素,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學中的實踐優化路徑,力求通過形式多樣的地理實踐活動,有效強化學生的地理技能,推進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高中地理;優化路徑
職業生涯是實現人生職業理想從事的所有職位與人生角色的綜合,教師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學中,契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理念,可以幫助學生確立職業方向與目標,強化學生對自我與社會的客觀認識,有利于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經驗和發展需求,精準把握經濟、人口、城市、交通、城鄉規劃等崗位職業與教學活動之間的相互關聯,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長和性格氣質,為學生下一階段職業生涯的發展做好鋪墊,促使學生在明確職業發展方向與目標的基礎上,完成綜合知識技能與人文素質的提升。
一、增進職業認知,樹立學習目標
職業生涯教育教學目標,對于強化人文地理學習內容具有明確的指導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與人文地理相關職業生涯發展的明確條件,加強學生的綜合思維與區域認知,讓學生可以結合人文地理領域職業生涯的發展方向,全面系統地理解地理事物與現象各要素之間的聯系以及現象的規律。
例如,教學“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時,教師要從現實生活的角度出發,舉行“城市規劃師”活動,讓學生以職業崗位的身份比較不同城市結構的特點和優勢,讓學生在交流探討中,運用與掌握知識技能,分析交通布局線路的選擇,形成初步的職業意識,讓學生在關注崗位職業內容的同時,鍛煉自身的協作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交流的方式,結合教材的知識內容,說一說生活中與交通相關的職業知識技能要求,讓學生在了解交通運輸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意義的同時,能從職業發展角度,理解交通運輸布局影響因素的特點,并能從相關職業和崗位角度,綜合考慮地形、風向、環境、市場對交通運輸建設的影響,深刻理解交通運輸與聚落、城鎮、商業網點間內在聯系是進行社會、經濟、文化活動的重要條件。
教師在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人文地理教學中,要以啟發和引導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地理要素,使學生在職業生涯目標的驅動下,深刻掌握和理解事物的系統性規律。
二、豐富教學形式,培養職業興趣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可以通過主題研討、訪談交流等豐富靈活的教學形式開展職業生涯教育,激發學生產生相關的職業興趣,促使學生能以主人翁的精神,理解和把握人文地理相關知識內容,進而讓學生在深刻地認識到職業價值的同時,可以從整體角度分析區域的發展聯系與綜合特征,形成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綜合觀念。
例如,教學“人口遷移”時,教師以人口學家的話題引入學習內容,教師:“怎樣平衡人口、環境生態、社會發展之間的問題,與每一個人都有密切的關系,有一種職業叫作人口學家,主要研究人口與社會、生態環境、經濟等相互關系規律,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人口學家的工作方式,通過課堂情景問題,引起學生對人口學家這一職業的關注,讓學生在感受職業崗位對于社會發展重要性的基礎上,增強職業意識,形成良好的職業興趣?!苯處熆梢越M織學生運用情景模擬學習形式,以職業崗位角色開展人口普查工作,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發現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所帶來的社會貢獻,形成對相關職業崗位工作的興趣,使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能夠結合實際生活,從經濟、自然環境、生態等多種因素入手,分析思考掌握人口遷移的因素。
教師在人文地理教學中,要為學生樹立全面的資源觀、自然觀,讓學生在職業目標的影響下,懂得運用地理知識,從職業發展角度,對地理事物現象形成深度認知,提高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滲透職業體驗,強化知識技能
職業生涯教育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教師可采取問題探究或角色扮演等方法,讓學生在職業人物引導下,設計行動方案,收集相關素材,增強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讓學生在進一步的解釋、交流、分析等實踐活動中,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結合自身的主觀體驗深入感受地理知識的作用和意義。
例如,教學“城市與環境”時,教師組織開展課堂專題辯論活動:“從市中心到郊區,你選擇住在哪里”,指導學生通過職業崗位角色演講的形式,描述不同城市地域結構的特點,了解城市規劃師這一職業,提升學生的崗位職業興趣,讓學生在形成對職業發展認識的同時,深入了解城市地域功能分區的結構和原因。為了加深學生對職業生涯目標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與社區、企業、高校合作,幫助學生在職業體驗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拓寬文化視野,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體驗感悟,逐漸形成真實理性的社會與職業認知。
教師在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過程中,在課堂學習中要為學生營造更多的實踐展示機會,培養學生對地理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對地理事物現象形成深度認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嚴謹性和創新精神發展。
總之,教師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學過程中,要與市政工程、環境、環保、建筑工程、景觀設計等職業生涯教育緊密聯系,通過職業生涯教育的滲透,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明確自身的能力特長,發展自身的職業素養,形成職業決策的意識與能力,立足于自身職業角色不斷探究、積累、深化學習地理知識的奧秘,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蘇茂新,盧京花.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策略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14):81-82,84.
[2]張巧俐.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的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