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興趣能帶給人們無窮的求知動力和學習熱情。對初中生來說,數學興趣是尋求知識、分析問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幫助學生發散思維,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文章結合數學興趣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關思考和解決策略。
[關鍵詞] 興趣;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點。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就會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主動去求知探索,在數學學習中強化基礎知識,拓展數學思維,在不斷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所以,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一、更新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得到提升和改變,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觀念的轉變。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有的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仍然遵循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單一講解課文,學生被動聽課。在這種模式下,教師的教學任務模糊,課堂教學流于過程化。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缺乏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很容易陷入被動學習的局面,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更新教學觀念,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提高數學教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將課堂主體地位交給學生,通過設計基于興趣出發的數學問題,開展課前數學活動等形式,建立基于興趣出發的課堂新模式,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學科特點,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樹立教師形象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部分學生還存在著一定的逆反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疏忽了學生,會導致學生在生活方面缺乏溝通交流能力,在學習方面缺乏求知欲望,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初中階段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發展方向。所以,教師要主動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要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
教師要樹立“教書育人”的思想觀念,提高家訪次數和家訪質量,切實感受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關注初中學生的心理活動和思想狀態。教師不僅要在生活方面主動關心學生,還要在生活中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努力塑造學識淵博、親和力強的教師形象。這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溝通空間,促使學生從內心喜歡數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數學學習方面,教師要多聆聽學生的情感表達,積極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與教師討論。這樣學生更容易獲得學習中的滿足感,激發自身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助于教師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應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創設基于興趣出發的教學情境,不但要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啟發學生聯系自己身邊的事物,而且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學的意義,體會數學的作用。
教師應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普遍的應用。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創設富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的教學情境。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據的分析”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分析數據,學習數據的集中趨勢和數據的波動程度,并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做出合理的判斷與預測,將生活實例融入數據分析中。在情境創設中,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對統計數據的理解,強化學生對學習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觀感受,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培養學習興趣,這對提升教學效率具有促進作用。
四、開展課堂討論
課堂氣氛比較嚴肅沉悶,不利于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容易抑制學生的興趣。教師掌控課堂教學的進展方向,如果不以學生為主體,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不能準確找到自身定位,而忽略了自己的價值所在,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師應把握課堂中的教學契機和學生心理,設計基于興趣出發的數學問題,展開課堂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充分發揮指導者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各抒己見的機會,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價值,在富有趣味和爭論性的課堂討論中,學生更容易產生學習興趣。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多種分解方式呈現在課堂中,詢問學生分解過程和結果,開展興趣討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學生不但能在課堂討論中鞏固自己的數學知識基礎,而且可以找準自己的定位,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學生在交流討論中闡述自己的觀點,更容易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的質量。
五、利用網絡資源
數字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為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多種有利條件。隨著網絡教學資源的逐漸豐富,初中數學課堂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充分發揮網絡教學資源的作用,將抽象復雜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數學體系。數學知識點通過網絡教學形式貫穿課堂,不但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數學興趣,而且能夠幫助學生開拓數學視野,形成數學學習思維,對學生的學習和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圓”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能夠通過“幾何畫板”等教學輔助手段,將圓的有關性質、點和圓的位置關系、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弧長和扇形面積等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通過改變圓的有關系數,讓學生更具體地掌握這一章節的知識,并進行相關拓展。教師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進行輔助教學,不但能夠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生動地理解和吸收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引導學生開拓思維,全面發展。教師基于興趣出發設計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方式,能夠保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充分發掘自身潛力,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觀念,創設教學情境,開展課堂討論,利用網絡資源,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保證課堂高效率。
[作者簡介] 宋廷亮(1973—??? ),男,甘肅臨澤人,臨澤縣第四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