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在現代首飾設計的創新中,更好地運用及了解金屬工藝肌理美學特征,將金屬工藝表面肌理美學特征與現代設計語言相結合,運用于首飾作品的設計與制作。主要從金屬的固有屬性和加工工藝兩個方面,對金屬表面肌理進行分類論述,同時,運用實地考察及訪談等方法收集金屬表面肌理效果,并歸納及分析。金屬工藝表面肌理的美學特征在現代首飾設計創新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由于觀念與技術的進步,呈現豐富多彩的表面處理效果;從形式美的角度來講,具有一定的美學特征和審美價值。當下,金屬工藝表面肌理美學特征成為了很多設計師與藝術家詮釋情感的新突破口,在現代首飾設計中,金屬的審美特征運用廣泛,金屬作為主要的制作材料,其肌理效果主要源于當代金屬表面處理技術與藝術的創新性運用。
關鍵詞:肌理金屬工藝首飾設計美掌創新
中圖分類號:J5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1) 07-0028-03
Abstract:|n order to better use and understand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metalcraft texture ln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jewelry design, the surface texture aestheticfeatures of metal craft are combined with modern design language and applied to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jewelry works.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discusses thetexture of metal surface from the inherent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of metal, and analyzes the design innovation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lstics oftexture of metal process in modern jewelry. At the same time, methods such as field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are used to collect the texture effects of metal surface,and the special effects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surface textures ofdifferent metal crafts are summarized from current jewelry worksMetal craft aesthetic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tex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modern jewelry design innovation, modern metal craft, due to the evolution of ideasand technology, presents colortul surface treatment effect. the effect of surfacetreatment. from an aesthetic perspective, not only change multitermlnal. at thesame time, also has a certain aesthetic features and aesthetic value Nowadays,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the surface texture of metal craft have become a newbreakthrough for many designers and artists to interpret their emotions. In modernjewelry design, metal as the main production material, its texture effect is mainlyderived from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contemporary metal surface treatmenttechnology and art. Based on the inherent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metal, the paper classifies and discusses the texture of metal surface, and analyzesthe design lnnovation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exture of metal process inmodern jewelry
Keywords: Texture Metal craft Jewelry design Aesthetic Innovation
引言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肌理。人們對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觸覺、視覺為主。所謂“肌理”,分開來說,就是:肌為皮膚、理為紋理或質地,“肌理”實指的是物體表面的紋路。應該說,并不是所有的肌理都是美的,有些肌理需要在一個特定的空間、環境、光線、或者氛圍中,才能呈現某種美感。隨著藝術家、設計師的關注點更多地轉移到首飾表面的肌理之上,他們或是從肌理中找到創作的靈感,或是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肌理之上,于是,具有多樣性肌理的首飾作品便層出不窮。
一般來講,美學是討論美的學科,那么,什么是“審美”呢?概括來說,就是觀者對“美”的感受和理解。而關于“美”的概念,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也就是說,“美”是隨著社會發展的不同而不斷產生變化的,審美的過程就是人類認識、理解、判斷和解釋客觀世界,并借此向外界傳遞自身觀念的一種行為。現代設計中的首飾,其金屬表面肌理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表現方式及工藝也各有不同。首飾設計師提取各種肌理進行推敲、對比、重構后選擇一個最有代表性、最有美感的肌理,創造出人為的、藝術的肌理之美。肌理在現代首飾設計中越來越重要,首飾表面處理的技術與藝術也逐漸成為部分設計師或藝術家的突破口,他們以肌理為載體來傳達情感與設計思想,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還要考慮佩戴者的情感體驗,思考如何讓佩戴者通過自身的審美體驗去感受作品,并對作品做出新的詮釋。
一、什么是金屬表面肌理?
首飾設計中,所謂金屬表面肌理是指金屬表面的組織紋理結構,指的是通過工藝與設計相結合,而在金屬材質表面形成的各種質感或觸感。表現為縱橫交錯、起伏不平、或粗糙或平滑的紋理變化,既有橫向的變化,又有縱向的變化。肌理,作為一種材料特性被人們所感知,同時,它又可以通過不同的工藝、藝術手法來進行重塑。在人類文明中,很多藝術家都是基于材料的質感,并通過某種工藝的技法、設計的選擇來決定一件藝術品的表面肌理,他們把思想、情緒融入到物化的肌理之中,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肌理形態和質地。肌理的制作就是利用外在的物理力量、化學的方法,以及添加的手段,來設計、改變和制作金屬的表面效果,使之符合創作要求,與設計思想保持同一性。
金屬表面肌理是人們對金屬表面狀況的物理特征及審美特征的感受,從古到今,金屬在首飾制作中一直居于主導的地位,縱觀整個珠寶首飾發展史,金屬表面的肌理可謂豐富多彩,人們利用金屬不同的物理性能,結合不同的工藝技法來營造多樣的表面肌理。
二、金屬表面肌理的種類與屬性
(一)金屬表面肌理的種類與屬性分析
金屬的表面肌理是通過不同的工藝來實現的,金屬工藝歷史源遠流長,工藝之精湛、品類之繁多、視覺效果之美、不同金屬材料的融合呈現而形成的獨特風格。首先,從金屬材質的特性上看,由于不同的金屬其物理性質各不相同,比如說硬度不同,通過工藝所能產生的肌理效果也各不相同。質地硬的金屬表面肌理邊緣輪廓清晰硬朗,肌理質地較軟、延展性好的金屬表面肌理起伏大但邊緣較為緩和;一般以鍛造肌理居多。
(二)不同工藝下的金屬表面肌理效果呈現
其次,從工藝的角度下看金屬表面肌理,能產生精細線性排列、富有裝飾性效果的肌理有花絲工藝、金屬編織工藝;能產生效果強烈、變化多樣、豐富、自然生動、刻畫寫實的肌理的工藝有鍛造工藝、鑄造工藝、鏨刻工藝(鏨花工藝和雕金工藝);能產生粗糙滄桑、模擬自然肌理效果的有蝕刻工藝、燒皺工藝。金屬材料通過多種工藝技法、可以形成多種肌理效果。現代首飾中,金屬表面肌理豐富多彩,大致有以下表格中的肌理效果:
三、不同肌理效果的美學特征
我們知道,在首飾制作的過程中,對金屬的處理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而每一種處理方式,都會呈現獨有的表面效果,這些表面效果形成了不同的肌理,假如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它們都具備不同的形式美感,均與不同的形式法則相關,比如:對稱、均衡、節奏、韻律、對比、比例、主從、尺度、明暗、虛實、多樣統一等。這些美感又具有不同的特點,分析可見,這些特點與金屬加工技法息息相關。總的來說,金屬工藝表面肌理的美學特征有:偶然性、秩序性、復制性、繁復美、疏密性等。下面,是對這些不同的美感進行的總結和歸納。
(一)鑄造肌理的偶然性特征
鑄造肌理是指鑄造工藝形成的肌理。鑄造工藝源遠流長,其工藝流程一般是雕蠟、熔金、倒模,最后是冷卻成型。在首飾設計中,最常見的鑄造工藝是失蠟法鑄造,通過對蠟的雕刻而形成多種多樣的肌理效果,如粗糙隨形的肌理、平滑圓潤的肌理、以及3D建模中的一切肌理。鑄造工藝能夠重現自然界中具象和抽象的造型。隨著時代的發展,鑄造肌理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意義,它不僅僅是對自然界造型的高度模仿,同時,也是當下首飾設計師尋求新的設計出發點的路徑之一。鑄造肌理不再局限于自然造型,不斷延伸新的特點,比如:從自然界中提取有代表性的肌理進行夸張與重構,并通過鑄造工藝來實現這種夸張與重構。
應該說,鑄造工藝所呈現的金屬表面效果可謂豐富多樣,有平整的、顆粒狀的、線狀的、塊狀的、整齊排列的肌理、雜亂無章的自然肌理等。總的來看,這些鑄造工藝肌理具有偶然性特征,這是因為鑄造工藝的不可控性造成的。無論是失蠟鑄造、翻砂鑄造、古法鑄造(如墨魚骨鑄造)以及3D鑄造等,都存在一些偶然的因素,從而形成一些偶然的肌理效果,這種肌理效果往往具有出其不意的美感,它的形成真可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雖如此,鑄造工藝肌理的偶然性特征還是留給了人們無限的發揮空間。當下很多首飾設計作品呈現出鑄造肌理的偶然性審美特征,這種審美特征結合首飾作品的造型、結構、材料以及作者的思考與情緒,表達著一個個故事,一段段情感體驗。這種偶然性的效果具有不可復制性,常常被用于定制或者個性化的首飾設計制作中。
(二)鏨刻肌理的秩序性特征
鏨刻工藝的所形成的肌理具有極強的裝飾性。我們知道,鏨刻工藝包括鏨花工藝和雕金工藝。鏨花工藝就是在金屬上借助錘敲來完成的工藝,鋒利的鏨子在金屬片上鏨出凹陷的花紋圖案,鏨子的形狀決定了肌理的形狀,隨著錘敲和鏨刻的次數不斷增多,所形成的肌理也不斷增多。應該說,鏨花工藝形成的肌理具有民族特性和地區特性。有時,我們可以根據鏨花工藝表面的肌理效果來判斷其產地。另一種鏨刻工藝就是雕金工藝,雕金工藝又分兩種,其一為雕刀雕刻(以意大利的雕金工藝為代表),是指直接用雕刻刀在金屬片上進行減法雕刻的工藝。其二為鏨刀工藝,當下鏨刀工藝最精湛的以日本雕金工藝為代表。鏨刀雕刻就是一只手緊握鏨刀,另一只手用錘子敲擊鏨刀,從而在金屬片上剔出槽線的工藝。以上兩種雕金工藝都能在金屬上產生硬朗、鋒利的肌理效果。
總體來看,無論是鏨花工藝、還是雕金工藝,盡管它們所形成的肌理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是由單一、或是多個單元形態所構成的肌理,有時,它們顯得工整,有時又顯得散亂,但它們的秩序感是顯而易見的,往往是以某一個特定的形態作為基本因子,隨著鏨刻的不斷深入,這些用特定鏨子或鏨刀制作出來的鏨痕和刀痕得以不斷疊加、排列、鋪陳、覆蓋以及堆疊,塑造出了千變萬化而又富有秩序性的肌理。
(三)錘揲肌理的復制性特征
錘揲肌理是指錘揲工藝形成的肌理。錘揲工藝就是利用金屬的延展性,通過不斷的退火和鍛造將金屬從金屬片塑造成立體的形態。此外,還可以在立體形態的基礎上,選用不同錘頭形狀的錘子或鍛造工具進行鍛打,從而在立體形態的金屬表面制作各種肌理。鍛造工藝肌理看似帶有一定的隨機性,給人一種自由、原始的視覺感受,然而,從錘揲鍛造的過程來看,一件作品的完成,需要錘揲的動作重復成千上萬次,這就決定了錘揲肌理的復制性,它是把一個最基本的單元肌理進行無限復制、疊加和鍛造而形成的(如圖1)。每一個單元肌理都具有較高的相似性,通過不斷地重復和疊加,形成大面積的肌理群。
(四)花絲肌理的繁復美特征
花絲肌理是指花絲工藝形成的肌理。花絲工藝主要通過“掐、填、攢、焊、堆、壘、編、織等八種技法”[1]來進行制作。當下,主要有兩種風格的花絲工藝,其一:北派花絲鑲嵌,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區,主要制作材質為黃金,運用金絲來制作、編織金屬胎,具有雍容華貴的視覺效果。其二:南派花絲鑲嵌,流行于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主要是以銀為制作材料,具有素雅精細的視覺效果。
無論是北方的花絲、還是南方的花絲,都具有強烈的立體線性肌理效果,而且形成的線性肌理縱橫交錯、虛實相交、細致縝密,多由曲線構成、給人一種繁復的視覺效果(如圖2)。這些線條,不論是素絲還是花絲,經由裝飾性地排列組合,形成縝密、厚重、繁復與細密的形式美,可以說,繁復美就是花絲工藝的代名詞。在掐、填、攢、焊、堆、壘、編、織等八種技法中,掐、填、攢三種技法屬于金銀線條的制作階段,焊、堆、壘、編、織燈五種技法,則把這些金銀線條堆疊在一起,是形成花絲工藝“繁復美”特征的主要成因。
(五)金珠肌理的疏密性特征
金珠肌理是指金珠工藝形成的肌理。金珠工藝,也稱“珠粒工藝”,其特點在于將重量相等的貴金屬小粒燒融成小珠子,再用焊粉把這些貴金屬顆粒焊接在金屬體的表面,或者直接用熔融的方法(運用低共熔原理)把這些貴金屬顆粒與其他金屬熔接在一起。金珠工藝肌理由無數個貴金屬顆粒構成,具有強烈的顆粒觸覺效果。這種肌理效果可以根據設計需要而設定為點狀、線狀或者是片狀的排列方式,呈現疏密有致的狀態。正是通過這種疏密性,金珠肌理獲得了生命,在構圖以及視覺分布的方面,具備了極其靈活的使用度。這些金珠肌理,不但裝飾性極強、而且,由于其制作方面對工藝的要求極其嚴苛,從而形成錯落有致、疏密結合的視覺美和工藝美。
(六)其他肌理的美學特征
金屬加工工藝可謂豐富多樣,除了上面闡述的金屬加工工藝,還有很多的金屬加工工藝,都能形成不同的表面肌理。比如:拋光工藝,包括壓光、鏡面、絲光、噴砂等,形成光潔亮麗的表面肌理。此外,刮擦工藝,用刻刀或者其它硬質材料在金屬表面進行劃痕處理,所產生的肌理給人一種原始、粗獷的視覺效果。還有腐蝕工藝,運用化學試劑將金屬表面進行酸蝕,所形成的肌理效果非常自然,給人一種滄桑、斑駁的痕跡感。還有燒皺工藝,就是用高溫高壓的火槍在光滑的金屬表面進行加熱,來回移動火槍,使金屬表面出現皺痕,得到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這種肌理猶如湖面的波光暗紋,給人一種安靜、自然、靈動、偶然的視覺效果(如圖3)。
四、金屬工藝表面肌理美學特征的設計創新實踐
在大工業生產的沖擊下,金屬工藝也不同程度受到機械化的影響。因此,金屬表面肌理工藝的表達需要更加突出肌理運用所呈現效果的多樣性,以及金屬表面工藝本身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的特點。金屬表面肌理的應用在一定程度受到兩種因素的影響,其一是設計者主觀上對于工藝的理解,其二是設計者對于材料物理特性的把握。在首飾設計中不僅要在金屬表面肌理的不同工藝類型層面進行融合與創新,更要注重不同金屬表面肌理在設計應用上的突破與發展。
一方面,需要充分了解金屬表面肌理各項工藝所呈現的不同美學特征,比如:偶然性、秩序性、復制性、繁復美、疏密性等。在首飾設計時,充分融合各項工藝的不同特點,設計具有獨特肌理效果和視覺感受的作品。另一方面,在設計理念上需要將金屬表面肌理作為一種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元素,運用金屬表面肌理的多樣性和靈活性特征,在設計應用方面進行更多的創新嘗試。“關注當代生活的同時,避免植入式的、慣性的、概念化的面對生活,并在語言形式、方法限制、審美價值方面有個人的解讀方式”[4]。
(一)金屬表面肌理美學特征的設計理念創新
在首飾設計理念中需要不斷探尋金屬表面肌理帶來的圖案上的質感美,以及圖案與材質碰撞所帶來的藝術效果,充分發揮金屬表面肌理所具有的靈活性與能動性,將金屬表面肌理工藝與現代設計中的流行元素相融合,比如用花絲工藝來呈現現代設計中的基礎元素:點、線、面。運用現代設計中的流行元素曲線,用花絲工藝來呈現,以中國博大精深的戶牖造型,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極大可能性將金屬工藝的表面肌理美學特征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輔以寶石材料點綴作品,在設計上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在表面肌理上與金屬工藝的肌理效果形成對比,達到工藝與材質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呼應、美學特征的設計理念在作品中的創新運用。
在設計中,保留每種金屬表面肌理原有的美學特征的情況下,更要注重金屬表面肌理在創新搭配應用方面的突破。運用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金屬表面肌理效果,在設計應用理念上進行多元化的嘗試,力求展示每種金屬表面肌理的獨有美感,在此基礎上,利用金屬表面肌理產生的視覺效果來更好地詮釋設計理念與情感表達。在首飾設計中,運用表面肌理的圖案及特殊效果,推進設計的多樣化,以便更好地滿足設計的個性化需求,推進金屬表面肌理在設計上的應用創新。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材料與金屬肌理相結合的方式來襯托其表面的肌理美感,以達到放大肌理的效果。但注意要把握好比重,以免形成紛亂的視覺效果。金屬表面肌理美學特征的設計理念創新,除了要推進金屬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創新嘗試,也可以借助于外部的其他元素,襯托出金屬表面肌理的美學特征。
(二)金屬表面肌理美學特征的設計工藝創新
在首飾設計中,我們需要充分考慮金屬表面肌理的工藝特性,將不同工藝特點的肌理進行創新,融合不同肌理的美學特征,提高視覺沖擊力,設計制作更具創新性、更能展現肌理獨特質感的作品。例如,將花絲工藝的精致華麗與鏨刻工藝的自然生動相結合,在平面紋樣變化豐富的鏨刻工藝中,融入生動精巧、立體的花絲工藝,既能帶來強烈肌理視覺效果對比,同時,又能呈現新的藝術風格(如圖4)。在當代社會大生產的背景下,金屬表面肌理也需要與大機器生產進行“博弈”,需要不斷提升肌理制作工藝所產生的肌理效果的獨特性,增加工藝帶來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價值,呈現機械化批量生產所不可替代的藝術效果。于此同時,設計工藝的創新能否給機械化批量生產提供參考,推進機械化批量生產的多元化的進程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結論
在現代金屬工藝首飾藝術創作過程中,金屬表面肌理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表現方式也豐富多彩。金屬表面肌理在首飾設計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金屬的表面肌理效果所呈現的美學特征往往是最為關鍵的視覺因素,甚至,一件作品的成敗都維系在它的身上。金屬表面肌理所呈現的美學特征在首飾設計中的表現極其豐富,每一種肌理效果,都有其獨特的形式美和藝術語言,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表面肌理所呈現的美學特征來進行現代首飾設計,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課題。金屬表面肌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擺脫了以往較為程式化的從屬裝飾地位,成為首飾藝術的重要表現元素而融入到了作品的整體造型之中,有時甚至成為作品的表現主旨而被著重刻畫,成為首飾作品的主要造型手段。金屬表面肌理效果的美學特征從設計、布局、統籌與對比,已經成為首飾設計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它是首飾設計多元化發展的體現,也是傳統文化發展的結晶。
參考文獻
[1]張莉君,百工錄—中國工藝美術記錄叢書:首飾花絲藝術[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4:10
[2]鄒寧馨、付水和、高偉編著現代首飾工藝與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33-34
[3]胡俊、陳彬雨著《金工記》[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58-66
[4]張船陌生與觀看——關于藝術創作中的“題材與方法”[J]藝術工作,2020 (06):35-39
[5]葉郎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人學出版社,2009
[6]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葉朗中國美學史人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8]丹納博雷藝術與哲學[M]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
[9]樓慶兩戶牖之藝[M]北京:清華人學出版社,2011
[1O]張莉君百工錄——中國工藝美術記錄叢書;:首飾花絲藝術[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4
[11]阿格尼絲贊伯尼材料與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 3
[12]羅伯特·克雷設計之美[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6
[13]黑川雅之素材與身體[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3 9
[14]安娜斯塔尼亞楊首飾材料應用寶典:一本關于珠寶首飾材料及制作工藝的實用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1
[15]劉滯女基于概念首飾的三人類型特點研究[J]設計,2016,29(17): 114-115
[16]許國蕤可穿戴智能首飾設計的形態探究[J].設計,2016,29 (18):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