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振省
前不久,以“創新、融合、共享、發展 ”為主題的“十三五”民營書業推薦活動在北京舉行。其中對“最具影響力人物”“優秀策劃團隊”“新技術影響力企業”“全民閱讀推廣單位”和“抗疫愛心企業”進行了表彰與授牌。筆者認為,以這種推優評先的方式來回顧總結“十三五”,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有助于行業總結經驗成果,有助于民營書業的未來發展和創新開拓。“十三五”期間,民營書業的總體規模不斷擴大,企業實力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
一、“十三五”時期民營書業亮點突出
我們先來看看,“十三五”期間民營書業的幾個突出亮點。第一,民營書業的業績與規模更加穩健,企業的定位與品牌更加凸顯,在各個細分門類,民營書業都涌現出一批有品質追求,有市場自律,并受到讀者廣泛認可的品牌。其實,民營書業的科技含量不斷增強,融合發展現在已經不只是觀念的改變,而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大企業都更加重視新技術和新工具的應用。
第二,民營書業資本運作不斷拓展。近年來策劃及發行企業與資本的接觸日益頻繁,截至目前,已經有五家強勢民營書業企業成功登陸A股市場,如主板的新經典、掌閱,創業板的天舟文化、中文在線、世紀天鴻等,還有一些企業通過股權轉讓獲得更充裕的流動資金,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第三,民營書業多元化的經營日益廣泛。一些實力雄厚的民營書業開始進行各種投資,有的強化了固定資產設施的投資,如建辦公大樓、印刷廠、物流基地等,有的著手行業內的并購重組,有的則將投資從傳統媒體延伸到新媒體,有的開始跨界投資并收到成效。筆者在參觀了武漢的天成貴龍公司、北京的曲一線公司的辦公園區以后,就一直推薦若干國有書業企業,到這些企業來參觀學習,他們的企業規模、企業管理、企業理念,都讓人欽佩和向往。
第四,民營書業的民營書店全面開花,在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免征增值稅,以及國家支持實體書店的政策驅動下,多個省市出臺了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具體措施,為實體書店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之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活動的推動,民營書店近年有了一個較大的發展,呈現出遍地開花的態勢。
二、“十四五”民營書業新布局
總結“十三五”是為了迎戰“十四五”,取勝“十四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建設和建成文化強國為目標,文化強國當然包含著出版強國,在其中提出了支持民營書業發展,改善營商環境的要求,提出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提出了舉、聚、育、興、展的任務。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打造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戰略任務,所有這些都應該成為“十四五”規劃的基本思路,成為我們的基本遵循。
“十四五”期間,民營書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布局。
第一,民營書業應繼續倡導使命擔當。正像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樣,民營書業的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基本出版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書業與國民教育、文化強國有著先天的內在的緊密聯系,民營書業最初就是從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的宗旨起步的,在任何時候,民營書業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正確導向,忠實地服務于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如此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持久的影響力;要始終堅持文化使命第一,爭取文化使命與商業利益的有機統一,深入的而不是膚淺的,長期的而不是短暫的;堅持正確的編輯出版發行方針,形成一支以文化使命為己任的、專業的、專注的、可持續發展的策劃隊伍,并推出為國家全面建設和國民素質提高服務的品牌出版物,為社會提供獲得感,為自己打造存在感。
第二,加強民營書業的人才培養。隨著民營書業企業的承上啟下,繼往開來,年輕一代的民營書業企業家逐漸地成為民營書業發展的主力軍,需要加強政治引領,激發內生活力,培養政治上有方向,經營上有本事,責任上有擔當,文化上有內涵的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同時策劃編輯、網絡編輯,以及案頭加工編輯也需要倡導工匠精神,鼓勵大膽的創新,培養名家和學者型編輯。這將成為書業企業主打內容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元素,當然,印制和發行及管理人才,培養工作也要有計劃地推進。
第三,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推動書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是未來產業升級的主要推動力,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5G應用的加速,民營書業也要依托大數據和技術力量,豐富社會的閱讀需求,一方面,民營書業可借助互聯網+將其轉型升級推入深水區,建設專屬數據庫,搭建知識服務平臺,由內容服務商轉向服務提供商;另一方面,民營書業可與資本融合搭上上市融資的快車。
第四,推動民營書業走出去的步伐。推動民營書業走出去意義重大、前景可期,民營書業同樣肩負著人類知識命運共同體構建,推動中國從書業大國邁向書業強國的重任,推動民營書業走出去也是一個弘揚中華文化、傳承人類文明的過程。從古老的四大發明開始,文化的發展總是與社會的文明進程相伴隨,如今大數據、人工智能、AR、VR技術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我們正好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以新的形式和面貌,將中國文化傳承傳遞,遠播海外,在走出去問題上也需要走融合發展轉型升級的路子。
第五,“十四五”期間,民營書業企業要繼續為全民閱讀向更高水平的邁進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讀者出版集團時,提出了建設書香社會的戰略任務。今年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了“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其中圍繞文化建設再次提出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體化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導全民閱讀的國家總體工作部署。2020年,中央宣傳部印發了《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全面部署,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提出到2025年,通過大力推動全民閱讀工作,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使國民綜合閱讀率顯著提升,這就為民營書業企業在全民閱讀活動有所作為,大有作為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根本的遵循。民營書業具有靈活的體制創新精神和敏銳的市場探察力,在政策的推動下,在技術的支持下,完全可以在“十四五”時期的全民閱讀活動中有更出色的表現和更突出的貢獻。就民營書業的出版企業而言,要繼續努力,在農家書屋建設、社區書屋建設、職工書屋建設、公共圖書館建設、城市讀書節活動等各類閱讀活動、閱讀工作中,擔當責任、展現身手、樹立形象,這既是公共服務事業的新拓展,也是為自己出版市場的新打造。就民營書業的實體書店而言,雖然也遇到了諸多的困難,但是,仍舊是各類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標、文化風景線,也是建設和建成文化強國的重要的支撐和標志,一方面,爭取黨和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要通過嚴密的組織和科學的管理,以及社會各界的參與,把實體書店作為文化驛站,作為閱讀圣地,作為交流平臺,爭取在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提高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打造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黨和國家可以依賴的力量。
要充分認識到,中國的五年規劃制度的形成和鞏固與提高,實際上是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民營書業企業增強制定“十四五”規劃的自覺性、科學性與執行力,既成為這個制度的捍衛者和宣傳者,又成為這個制度的模范踐行者。最后希望民營書業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也像國家的五年規劃一樣,有自己比較科學的長遠規劃、中長期規劃,這樣可以避免日計有余、歲計不足的傾向,也能保證一年邁一小步,五年邁出大步,若干年后成大樹、大氣候的格局和趨勢。
(作者系中國編輯學會會長,本文系作者在“十三五”民營書業推薦活動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