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美國特約記者 孫微 楊征 本報記者 郝爽言
近日,多國出現極端天氣。大暴雨令英國很多地區陷入洪流;美國、加拿大困在高溫酷暑中;沙塵暴、沙漠化仍是令阿拉伯世界頭疼的老問題。在遭受這些惡劣天氣襲擾的同時,人們也在思考如何改善環境、應對日趨嚴峻的全球氣候問題。
大暴雨讓倫敦瞬間“看海”
據英國《衛報》12日報道,英格蘭南部周一遭遇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濫。倫敦西北部和西南部受降雨影響較大,倫敦市民當天進入“看海”模式。據報道,倫敦地區在一個半小時內降雨量達3英寸(約7.62厘米),著名的倫敦諾丁山波托貝洛路秒變“小河”;位于倫敦南部的雷恩斯公園附近,積水甚至達半米多深,多處房屋和商鋪被淹;在倫敦西部,大雨順著樓梯灌入地下站臺,導致斯隆廣場等多個地鐵站被迫關閉,在哈默史密斯-富勒姆區,由于大雨流入多家住房,當地市政局隨即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每日郵報》12日稱,倫敦消防部門表示,自此輪強降水以來,首都地區已接到超過1000個關于洪水災害的電話。有關部門不堪重負,只能“規勸”市民“要到真正緊急時再打電話”。《倫敦標準晚報》13日稱,大雨導致交通混亂,在經歷一晚上的大暴雨后,混亂狀況持續到周二,大量列車線和地鐵站受到影響。倫敦交通局發推特稱,“工作人員整夜工作以修復大雨、洪水造成的破壞”。該部門發言人13日表示,“由于昨晚的天氣,在首都地區不同區域出現嚴重洪澇,對交通網絡服務產生影響。我們正在努力將此影響降至最低。”
美國人仍受高溫之苦
在英國人遭遇大雨洪水的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正被烈日“灼燒”。兩周前的熱浪導致美國和加拿大數百人死亡,熱浪上周末再次襲向美國西部。上周日在加州死亡谷,氣溫高達破紀錄的54℃。《紐約雜志》12日稱,截至周一下午,130萬美國人面臨極端高溫預警。為躲避高溫,農民不得不在夜里干活,但這樣的極端天氣仍導致谷物、水果減產最多80%。
《衛報》13日稱,在創紀錄的熱浪下,水庫儲水正以驚人的速度蒸發,同時野火在美國西部肆虐。從亞利桑那州到華盛頓州,野火蔓延上千平方公里。在俄勒岡州,燃燒面積達621平方公里,火勢深入弗里蒙特溫馬國家森林,甚至對鄰近的加州電力供應造成干擾。連當地野火消防指揮官勞森都感嘆,此次大火之“極端”連消防員都未曾見過。加州北部自上周末以來也經歷著本年度最大的野火,燃燒面積達362平方公里,火勢之強甚至使煙霧和火焰形成罕見的“火龍卷風”。
專家警告說,氣候危機正將美國西部推入極端高溫、干旱和火災的惡性循環。加州通常在9、10月最容易發生大規模野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氣候學家丹尼爾·斯溫表示,在沒有夏末秋初強風加持的情況下,加州和俄勒岡州此般野火強度“實屬罕見”。斯溫認為,是前所未有的干旱加上極端高溫加劇了這樣的野火,這為夏末可能發生的“更為糟糕”的野火創造了條件。據法新社報道,為防范野火,加州洛杉磯郊外甚至派出80只山羊“加急作業”10天,只盼他們能啃食助燃的植被,吃出一道防火線來。
《衛報》稱,美國西部野火產生的煙霧預計本周會擴散至該國其他地區,最遠甚至會飄至加拿大中部。不過據美國氣象局預測,從上周末開始的本輪高溫天氣預計將在本周晚些時候得以緩解,西南地區有可能會有降雨,讓干旱情況得以緩解。但包括加州、太平洋西北部、落基山脈北部地區在內的美國西部大部分地區情況仍然十分危險,可能會出現“干閃電”和強風。
極端天氣頻發激發危機意識
在世界多國頻頻遭遇極端天氣后,人們也在反思這背后的根本原因。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臨時主任亞倫·伯恩斯坦稱:“一些自然災害,如熱浪通常并非是在造成可見的破壞。”伯恩斯坦表示,在可見的災害中,指責他人很容易,但在如氣候變化這種殺人于無形的全球危機中,卻很難找到一個人去背鍋。
華盛頓大學氣候與健康研究員克里斯蒂·艾比則認為,現在有超60萬美國人死于新冠。但像熱浪造成的傷亡數字,我們通常要在數月之后才能看到,這會讓人們以為這些傷亡數字與高溫沒有直接關聯,且不會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尤其在太平洋西北部地區氣候通常溫和宜人,人們很難將高溫視為健康風險。研究者認為,要提高人們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生活影響的理解和重視程度。
《阿拉伯新聞報》12日發文稱,“近年來,中東和北非地區也同樣經歷著破紀錄的高溫,一些地區甚至達到了49℃的高溫,這讓一些地區變成了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伊朗和伊拉克也因今年異常的酷暑遭遇大停電。除高溫天氣外,從海岸線升高、沿海地區土地鹽漬化到沙漠化、沙塵暴、水污染和空氣污染,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也給阿拉伯世界帶來巨大挑戰。文章認為,如應對疫情一樣,各個國家應想辦法共同應對這場氣候危機。▲
環球時報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