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志騰 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保衛科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疫情防護成為新冠肺炎疫情廣泛傳播期間更加重要因素之一。本醫院這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特點是病人住院時間長,探望、就診復雜,因此,疫情防控中,醫院安保擔負起了醫院大門和各區域門檢,具體有測體溫、查看健康碼、協助門診分流、發熱門診導航和區域消毒等的工作。PDCA循環是質量管理活動的科學工作程序,廣泛用于各個領域,管理效果顯著[1]。本文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應用PDCA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方法對醫院42名安保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循環管理,現將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42名安保人員,性別:男35名,女3名,年齡最大59歲,最小32歲,平均年齡50.7±2.1歲。文化程度:高中23名、初中19人。安保工齡:最長12年,最短2年。平均工齡8.81±1.9年。
1.計劃階段(Plan,P):成立醫院安保質量控制小組,由醫院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保衛科、各病區室護士長、醫技科室質控人員、安保公司的人員組成。實行多部門、各階層聯合檢查考核,建立質控標準,統一進行培訓,實施定期不定時的考核法,并將考核結果進行總結分析,于次月1日進行通報。以達到全面質量控制、提升質量水平的目的。
2.執行階段(Do,D):實施PDCA循環質量管理前,由質量控制小組成員對42名安保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培訓,內容有:《醫院安全管理制度》、醫院自編的《新型冠狀病肺炎院感防控知識應知應會》《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職業道德教育、安保質量控制標準等。現場示范七步洗手法、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和戴脫橡膠手套等防護用品,指導各類消毒液的配置、消毒要求、消毒范圍和時間。培訓結束后,對42名安保人員進行理論和實踐考試,對70分及以下人員實施再次培訓,直至全部掌握。
3.檢查階段(Check,C):按照計劃由質控小組成員采取日查、周查、月查、隨機抽查等形式對安保人員的各項工作進行質量檢查考核。對管轄區域的物體表面及安保人員手表面進行微生物采樣。每月進行安保員的工作紀律、工作態度、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
4.處理階段(Action,A):召開每季一次的安保質量分析點評會議,要求全體安保人員必須參加,質控小組派員參加,針對一季度檢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分析,擬定整改措施,于下一輪開始實施整改計劃,如此循環往復,螺旋式提升醫院安保工作質量的持續改進。
①理論考試:每季相關工作的理論知識考試成績;②區域物體表面及安保人員手衛生微生物監測;③每月病房和門診病人進行滿意度測評。
以SPSSl9.0統計學軟件完成相關指標結果計算。將上述觀察指標檢測結果進行前后對比,P<0.05認為PDCA循環管理有統計學意義。
從表1中可以看出,經PDCA循環管理,安保人員對相關工作的知識掌握程度逐漸遞進式提高,經統計P<0.05。
表1 PDCA管理中安保人員理論考試成績對比[(±s),分]

表1 PDCA管理中安保人員理論考試成績對比[(±s),分]
注:上述統計值為循環對比,即第一季度與實施前對比,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對比,第三季度與第二季度對比,第四季度與第三季度對比。
平均分 n 實施前實施后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42 78.23±4.11 88.62±3.14 90.84±2.11 93.23±1.29 98.57±0.33 t 13.02 3.80 6.26 25.99 P<0.05 <0.05 <0.05 <0.05
從表2中可以看出,經PDCA循環管理,安保區域衛生和手衛生檢測合格率提高。經統計P<0.05。

表2 PDCA管理中安保區域及人員手衛生微生物檢測對比(n,%)
從表3中可以看出,經PDCA循環管理,病人滿意度提升,病人護送、門進管理、人員儀表、服務態度的相關工作分值增加。經統計P<0.05。

表3 PDCA管理前后邊病人滿意度對比(n,%)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于乙類的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其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就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人群易感性。因此,安保人員在疫情防治中主要應做好門進管理,包括檢查體溫、健康碼、搞好區域物體表面消毒、手衛生等工作,以防止疫情傳播而發生院內感染。PDCA 循環管理也被稱為戴明循環,其將工作流程管理分為計劃、執行、檢查及處理四個環節,通過尋找原因、制定計劃,貫徹落實處理措施,在管理過程中發現新問題并進入下個循環來改進,從而持續提高管理質量[2-3]。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PDCA循環管理,安保人員不僅掌握了手衛生概念、洗手指征、自我防護等理論知識的知曉率,還能堅持做好門進管理和病人護送,手衛生、區域物體表面微生物檢測合格率遞進式提高,綜合結果,提高了安保工作的質量。由此可見,運用PDCA循環對醫院安保工作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可以進一步強化安保人員的工作責任意識和工作能力,大環帶小環、呈大階梯式上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