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鵬 同 敏
出土的西夏辭書《同音》《文海》《同義》等是研究西夏語詞義的基礎資料,但都是用西夏文編纂而成的,解讀不易。學界輔之以夏漢雙解字書《番漢合時掌中珠》、夏譯《孫子兵法》《類林》等語料,確定了大部分西夏語單音詞或復音詞的詞義,極大地推動了西夏語言文字和西夏文文獻研究的進程。然而,西夏文世俗文獻的數量在整個西夏文文獻中比重較小,囿于語料,不少西夏語詞語的釋義尚存疑義。
在這種情況下,西夏文佛典語料重要的補充價值不言而喻。最近,筆者校勘大宗西夏文佛教文獻《大般若經》,發現其中一些語料對于辨析詞義大有裨益,試做考辨,疏漏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再看“屈、曲”義,《西夏文字典》未舉證,《夏漢俄英語詞典》列置有“”一詞,惜其無征。將《夏漢字典》所引《大般涅槃經》詞組“”(屈伸俯仰)逐字拆譯,“”并非“屈、曲”義,而是“伸”的意思,與辭書釋義恰好相反。檢閱西夏文世俗文獻語料庫,還有幾條語料:
曲,傾、斜,窳、凹,曲,曲,曲、偏,直⑥李范文主編:《西夏研究》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年,第521—522 頁。
三女俱伴隨往南海有珠處號哭,五光神珠為之浮出,女等取之而歸⑦史金波、黃振華、聶鴻音:《類林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164 頁。。
往昔有一官宦之妻生有一子,額突面頰斜,鼻寬如豬鼻⑧克恰諾夫、李范文、羅矛昆:《圣立義海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84 頁。。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正知瞻視,正知俯仰,正知屈申,服僧伽胝(Т5/298А16-298А19②本文《大般若經》的漢文經文均引自《大正藏》,“Т5/298А16”即《大正藏》第5 卷第298 頁上欄第16 列,其中А、В、С分別代表上、中、下欄,下文仿此。)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依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他諸有情類心、心所法若出若沒若屈若伸(Т6/557А18-557А20)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依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彼諸有情出沒屈伸心、心所法,皆依色、受、想、行、識生(Т7/228В15-228В17)
宋玉曰:我見鷦鷯巢于葦苕,雖巧婦亦不及也,然大風至,則葦破巢壞,何也?因其所托柔弱也①孫穎新:《〈十二國〉的西夏譯本》,《民族語文》2003 年第6 期,第17 頁。。

上無信則賢士不近,賞時虧則民不安命,故霸者不及王之量,虧者欺也②鐘焓:《〈黃石公三略〉西夏譯本之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05 年,第119 頁。。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于子乎?③聶鴻音:《西夏譯本〈論語全解〉考釋》,《西夏文獻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19 頁。

周靈王時,穀洛二水相斗欲毀王宮,王使人壅之,太史諫曰:壅水不如擁德④史金波、黃振華、聶鴻音:《類林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235 頁。。

彼時君子論曰:“第五倫者,重侄豈不及子乎?往視侄,故心已止。未往視子,故心不止。說此者,實顯德也。”⑤聶鴻音:《西夏文〈新集慈孝傳〉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115 頁。


子產惠人也,不如管仲⑥聶鴻音:《西夏本〈孟子傳〉研究》,《西夏文獻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36 頁。。夫察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行⑦聶鴻音:《西夏文〈德行集〉研究》,甘肅文化出版社,2002 年,第144 頁。。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贍部洲諸有情類皆住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所獲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其安住獨覺菩提(Т5/710В3-710В6)

世尊!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一切皆成隨信行、隨法行、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彼所成就若智若斷,不如有人一日于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忍樂思惟,稱量觀察(Т6/585С27-586А1)

是人雖獲無量福聚,而猶不及彼菩薩摩訶薩于此般若波羅蜜多如實修行經彈指頃(Т6/849А2-849А4)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如般若波羅蜜多所說義趣,廣為有情分別解說令得正解,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復勝施他此經功德多百千倍(Т5/709А18-709А22)

憍尸迦!由此當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施他讀誦,若轉書寫、廣令流布,所獲福聚勝前福聚無量無邊(Т5/710В21-710В24)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一有情住預流果,所獲福聚猶勝教化南贍部洲、東勝身洲諸有情類皆令修學十善業道(Т5/711В4-711В6)
孔子往于魯桓公之宗廟,見一欹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⑥聶鴻音:《西夏文〈德行集〉研究》,甘肅文化出版社,2002 年,第140 頁。。

《禮記》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君子無私惠①黃延軍:《西夏文〈經史雜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08 年,第55 頁。。

八議者,帝之族、姻親及內外臣民中待命人有大功及是賓客等,議事內與九親和,外與萬國順,雨露之恩者,所行雖為公平,然親及有功者等不累無邊,若□□□□失禮□十惡及不論官等,不入此八免中,依法判斷②史金波、聶鴻音、白濱譯注:《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 年,第132 頁;韓小忙等譯注:《〈天盛律令〉譯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7ZDА186)階段性成果,第55 頁。。

諸人為婚中,予價及回婚姻時帳木累計超蓋、服飾等前述已明以外,不許比之超出服、蓋。若違律時,所超嫁妝追告退還,承罪與所定相同③史金波、聶鴻音、白濱譯注:《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 年,第312 頁。。

是諸菩薩摩訶薩有所化生具不善根,未于諸佛、菩薩、獨覺及聲聞所種諸善根,為諸惡友所攝受故,離善友故,不聞正法,常為種種我、有情見及諸見趣之所執藏,墮在斷、常二邊偏執(Т6/1038В25-1038В29)

當于一切有情起大舍心,不應起偏黨心;當于一切有情以大舍心與語,不應以偏黨心與語(Т7/259А2-259А4)

觀古人之佩玉,有瑜瑕不掩之忠,孚尹旁達之信,垂之墜之之禮⑥聶鴻音:《西夏譯本〈論語全解〉考釋》,《西夏文獻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16 頁。。

股、下肢、下肢、下肢、胯、膝、胯⑦李范文主編:《西夏研究》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年,第76—77 頁。

世尊足下千輻輪文,輞轂眾相無不圓滿,是為第二(Т6/967В26-967В27)

世尊手足一一指間,猶如雁王咸有鞔網,金色交絡文同綺畫,是為第四(Т6/967В28-967С1)

世尊隱處其文妙好,威勢具足圓滿清凈,是第十五(Т6/968А24-968А25)

世尊手文深長明直潤澤不斷,是二十七(Т6/968В8-968В9)

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綺畫色類朱丹,是第八十(Т6/969А5-969А6)
綜上,西夏文佛典語料對西夏語詞義的補正具有多方面的價值。通過多文本的跨語言對勘,發掘更多的語料,我們對西夏語詞義的認知將趨于豐富、準確。這一工作不僅可以為修訂西夏文辭書的義項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可以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已有的研究成果,使西夏文文獻解讀更為精準。當然,西夏文佛典數量浩瀚,整理繁難,非學界共同努力難以蕆功,西夏語詞義研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