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琳
摘 要:泰山文化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歷史悠久,內容也較為豐富,并且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對泰山周邊建筑形成了直接影響,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別樹一幟,頗具特色。文章圍繞泰山文化及其在周邊古建筑群落中的表現,首先進行了簡要概述,然后從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靈活多變、渾然天成,樸素淡雅、粗獷自然等方面論述了泰山文化對周邊古建筑群落中的具體影響,最后介紹了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利用狀況。
關鍵詞:泰山文化;古建筑群落;影響;利用
0 引言
泰山文化在我國歷史文化發展中地位特殊,具有重要研究價值。泰山不僅僅是自然山,還是政治山、精神山以及文化山,在多個方面表現出了影響,成為促進社會發展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素。對泰山文化進行深入分析,必須關注各個角度的延伸發展,比如泰山文化影響下的周邊古建筑群落就具有較高研究意義,成為當前泰山文化的一個研究熱點。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獨特性,不僅僅具備研究價值,在實踐方面也表現出了突出的參考價值,成為當前泰山文化研究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素。
1 泰山文化和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
1.1 泰山文化
泰山文化是一個相對復雜的文化體系,其涉及的內容較多。具體來看,泰山文化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關鍵組成部分:首先,泰山文化表現在山川文化方面,因為泰山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條件,在長期發展中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山川文化。泰山作為五岳之長,自古享有“五岳獨尊”的贊譽,成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容忽視的山川要素,并且長久以來體現出明顯的天人合一理念。其次,泰山文化還具體表現為封禪文化,這也是我國自古傳承下來的,自黃帝起就有登泰山的記載,古代帝王通過登泰山而封禪來彰顯自身的文治武功,以便更好地鞏固統治,具備明顯的宗教色彩和政治色彩。再次,泰山文化還表現為名人文化,這也是泰山文化中相對豐富繁雜的部分。在泰山歷史發展過程中,不計其數的名人登臨泰山,并且留下了較多的千古絕唱,在進一步擴大泰山影響力的同時,也成為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泰山文化還表現為民間信仰文化,這也是泰山文化中宗教色彩的重要表現。泰山上不僅供奉著道教神仙,還是佛教及儒家的重要傳承地,體現出了明顯的文化交融特點,同樣也受到了人們的推崇。
1.2 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
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是基于泰山這一特殊地理位置,在歷史不斷發展和演變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古建筑群落。這些古建筑群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出了泰山文化,同時也是在泰山文化的逐步影響下形成的,具備較高研究價值。泰山人文景觀豐富多樣,如建筑群落、牌坊、橋梁、石碑及亭臺等,都反映出泰山文化特色。和其他人文景觀相比,建筑群落具備更強的復雜性和豐富性特點,呈現出的泰山文化更加多樣和全面,進而也就表現出更強的研究價值。從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整體表現來看,絕大部分都表現出明顯的明清時期特色,這也和歷史發展歷程相關,絕大部分建筑都是在明清時期構建,更為久遠的建筑物很難留存到現在。當然,泰山周邊古建筑并非單純指各個建筑物,往往也涉及相關道路、碑刻及林木等,由此構成更為豐富的古建筑群落,對于泰山文化的反映也更為全面。這就要求在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研究中,不僅僅要關注相關建筑物,還要考慮自然因素,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進行協同研究探索,進而才能夠更好地感受泰山文化。
2 泰山文化對周邊古建筑群落的影響
2.1 天人合一,因地制宜
泰山文化對周邊古建筑群落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地形條件的靈活利用上。受泰山文化的影響,相關古建筑群落往往呈現出明顯的天人合一特點,在構建過程中也表現出了因地制宜原則,泰山文化對于古建筑群落的應用具有較大影響。在泰山文化的歷史發展中,無論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還是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天人合一理念都成為其重要引導思想,在相應古建筑群落中同樣也有所表現,進而逐步引導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發生轉變,促進了自然環境和建筑物的深度融合。這一點在泰山周邊很多古建筑群落中得到了明顯體現,其構建中都高度關注周圍自然環境特點,將古建筑群落和自然環境進行密切聯系,以更好將自然環境應用于建筑中,進一步凸顯建筑物的價值。比如在王母池的構建中,將其置于泰山南麓,處于中溪谷口,進而表現出較為明顯的融合特點,促使王母池和周圍自然環境相協調。
泰山文化對周邊古建筑群落構建方面的影響,還具體表現在因地制宜上,這也是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一個重要構建原則。在因地制宜原則的引導下,建筑群落構建更為適宜合理,尤其是在后續長期使用過程中,功能性及價值性都比較突出。這種因地制宜的基本特點主要表現在:古建筑群落構建前,往往會對所處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可供選擇和應用的自然因素,同時積極關注可能存在的不良影響因素,在建筑群落構建中予以優化處理,更好提升應用價值。同樣以王母池的構建為例,其在構建中就充分利用了溪水條件,沿溪而建,東臨梳洗河,北鄰虎山水庫,具有優越的地理條件,也有助于得到完好保存,避免了功能價值的損失。泰山周邊的其他古建筑群落同樣也在建造中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充分依據山勢進行構建,不僅明顯降低了建筑物構建難度,而且促使其得到更為理想的優化運用,最終有助于其完整保存,且在當代依然可以發揮出較強的實用價值。
2.2 靈活多變,渾然天成
泰山文化豐富多彩,受儒、釋、道等多方面融合影響,這也就必然會導致泰山文化對周邊古建筑群落的影響同樣豐富多樣,體現出較強的靈活多變特點,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古建筑群落,各具特色。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靈活多變特點,不僅僅表現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影響上,在因地制宜進行建筑物構建的同時,往往還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響和制約,進而也就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建筑群落,尤其是較為典型的道家、儒家以及佛家建筑群落,更是各不相同,形成明顯區分。從坐落方位、具體造型以及所用顏色等方面進行分析,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都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特色,不同思想文化的影響也確實表現出了明顯差異,成為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進而也就在整個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中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靈活多樣特點。
就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具體布置和構建而言,往往還表現出渾然天成的特色,這也是受到泰山文化影響的重要表現。雖然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是在各個不同思想文化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各具特點,但是并不顯得特別刻意,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渾然天成特色,可以更好融入整個泰山周邊環境中,最終體現出更強的視覺效果以及實用價值。就泰山中斗母宮古建筑群落的構建和應用而言,其處于泰山轉折處,毗鄰龍泉峰,在斗母宮石坊合理構建后,又逐步構建了完整的古建筑群落,形成較強的整體性特點,更好地優化斗母宮整個古建筑群落的構建效果。斗母宮的整體布置還遵循自由組合方式,將院落打造得更為天然,并沒有特別刻意地進行安排和雕琢,主要以磚制為主,采用歇山頂進行布置,同時還存在一些硬山頂及懸山頂。前、中、后三個院落的布置更是協調有序,凸顯出渾然天成的特點,讓人通達無阻,沒有較為明顯的分離感,同時也能夠和周圍自然環境進行充分融合,增添自身的優雅性,凸顯文化內涵。
2.3 樸素淡雅,粗獷自然
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受到泰山文化的影響,整體還表現出明顯的樸素淡雅的特點,古建筑群落并不浮夸,顯得比較敦實厚重、粗獷自然。泰山周邊很多古建筑群落在構建中都遵循了古樸的藝術風格,儒家、道家及佛家都倡導古樸端莊,但是在具體構建中又比較講究小心思,進而促使古建筑群落具備淡雅特色,更為靈巧秀麗,別具一格。在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整體布置中,空間結構相對較為樸素,并沒有設置過多的曲折,但是疏密得當,在某些區域也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張弛有度特色,可以給人更為理想的視覺體驗,簡樸且素雅。比如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中遍布的各個石碑,往往就存在明顯的簡樸性特點,并不會進行過于復雜的雕刻或者裝飾,但又顯得恰到好處,能夠較好地融入整個古建筑群落,提升整體藝術品位。
此外,從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具體構成上看,其同樣還表現出粗獷自然的特色。比如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在材料選用上,主要以當地磚石及木材為主,沒有過度應用較多的合成材料及仿制材料,如此也就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自然特色。同時很多材料的應用也并沒有進行精心雕琢,而是直接大規模運用,體現出了粗獷性特點,符合山中建筑的風格。當然,對于一些香火較為旺盛的古建筑群落,在構建中也考慮到了防火以及耐久性方面的需求,盡量減少了原木材的使用,引入了一些磚仿木,同樣也在視覺上呈現出自然屬性,促使其能夠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3 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利用
3.1 儒、釋、道方面的利用
泰山文化融合了多方面思想,受到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綜合影響,進而也就形成了相對應的古建筑群落。在古建筑群落的利用中同樣也需要關注這些方面的實踐運用,以促使儒家、道家及佛家借助于這些建筑發展和延續,這也是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重要利用方式。在當前泰山周邊區域,絕大部分古建筑群落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文化傳承及宗教信仰特點,其中尤以儒家、道家及佛家最多,這些古建筑群落都是伴隨歷史發展不斷形成的重要瑰寶。因此,在現階段泰山周邊區域的開發利用中,相關古建筑群落的開發利用必然需要重點關注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相關的文化思想傳承訴求,避免出現較為嚴重的商業化問題,力求還儒、釋、道以清凈的空間環境。
3.2 進香
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應用還具體表現在進香上,這也是當前泰山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現,上香拜佛依然是現階段很多群眾的關注點,成為重要的信仰表現。當前泰山上很多古建筑群落都肩負著供香客進香的職責,不僅僅是佛家,還有較多的古建筑群落供奉著道家神仙,當然也有祭奠孔子的。比如泰山中最有名的道教三神玉皇大帝、碧霞元君以及東岳大帝,成為人們進香的重要目標,同時凸顯出了山頂玉皇廟、碧霞祠以及岱廟的重要作用。此外,泰山石敢當更是成為頗受重視的內容,作為民俗文化的圖騰之一,其在泰山文化傳承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很多進香者都請來泰山石保平安,對于泰山上存在的一些泰山石敢當建筑元素,也會進香朝拜。
3.3 旅游節慶活動
泰山周邊古建筑群落的應用還可以表現在旅游節慶活動方面,這也是凸顯泰山文化及傳承泰山文化的重要方式。現階段與泰山文化相關的旅游節慶活動越來越受關注,并且舉辦效果也越來越理想,不僅為當地經濟水平的提升做出較大貢獻,也進一步擴大了泰山文化的影響力。在泰山周邊旅游節慶活動的開展中,相關古建筑群落的參與必不可少,尤其是一些頗具特色的古建筑群落,更是承擔著供游客參觀游覽的重任,成為泰山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很多旅游節慶活動就是圍繞相應古建筑群落展開的。
4 結束語
泰山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以來,泰山文化對于周邊區域都扮演著不容忽視的重要角色,并且表現在方方面面。泰山文化對周邊建筑物影響較為突出,由此形成的各個古建筑群落頗具特色,不僅成為當地重要的人文景觀,也是泰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參考文獻
[1]張琰.2017至2018年泰山文化研究綜述[J].泰山學院學報,2019(6):59-69.
[2]張欣.泰山古代石牌樓建筑美術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3):92-93.
[3]朱鋼.泰山關帝廟建筑空間及環境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8.
[4]朱鋼,王洪濤.泰山關帝廟建筑空間環境分析與保護研究[C]//孟兆禎,陳曉麗.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7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5]劉興順.官方泰山祭祀神形與禮儀建筑考論[J].海岱學刊,2016(1):19-33.
[6]王婷.泰山古建筑群價值評估體系的構建[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6.
[7]劉方華.泰山封禪祭祀建筑的形態演變及其旅游文化開發價值[J].中國市場,2014(46):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