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華



在北方生態果園水肥管理中,沼肥是緩速兼備、養分全面、無公害、優質高效的生態有機肥,也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劑和病蟲防治劑。生態果園施用沼肥(沼液與沼渣),不僅無公害,而且成本低、效果好、效益高;因此,在北方生態果園優質果品生產中,應重視沼肥的施用。
1 沼肥施用效益
1.1 經濟效益
沼肥,是人畜糞便及有機廢棄物在沼氣池充分發酵后產生的優質高效生態有機肥(圖1),除含有豐富的氮(0.8%~2.0%)、磷(0.4%~1.2%)、鉀(0.6%~2.0%)營養元素外,還含有對果樹生長發育起重要作用的硼、銅、錳、鈣、鋅等微量元素,大量的有機質(30%~50%)、腐植酸(10%~20%),多種氨基酸、維生素與生長素,以及微生物分泌的多種活性物質、對病蟲害有抵制作用的因子。
據研究,一個10米3的沼氣池每年生產的沼渣沼液有機肥,相當于50千克硫酸銨、40千克過磷酸鈣和20千克氯化鉀。由此可見,與生態果園配套的沼氣池是一個非常好的有機肥料制造工廠。
試驗表明,若每畝施用1000千克沼渣,可給果園土壤補充氮3~4千克、磷1.5~2.5千克、鉀2~4千克。在生態果園長期持續施用沼肥,可使土壤疏松、結構優化,能有效提高氮、磷、鉀和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肥力顯著提高,明顯促進樹體營養生長,增加單果質量,改善果實品質;能控制土壤中有害病菌傳播,能殺死一些害蟲,減輕病蟲危害,減少化肥與農藥的投入,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果園經濟收益,維持果園生態平衡。
實踐證明,凡是施用沼肥的果樹,其花芽分化好,新梢發得早、壯、齊,葉片增厚增綠,落花落果少;且果實個大、均勻、味鮮、甜,外觀色澤好,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耐貯運,能達到綠色果品標準;果樹施用沼肥,可提高坐果率5%以上,增產幅度10%~30%,果實甜度提高0.5~1度,可提高優質果率和市場競爭力,增加果園經濟收益。
1.2 生態效益
由于沼肥腐熟程度高,施用沼肥,不僅能顯著改善土壤結構,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效地調節土壤中水、肥、氣熱狀況,確保果樹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微生物環境,使果樹樹勢強壯,抗病力強,有利于增強其抗凍、抗旱能力,減少病蟲危害,減輕氣象災害,還能促使形成良好的果園生態環境。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中有大量作物秸稈、雜草、畜禽糞便,其焚燒和堆積后產生的廢液廢渣廢氣極易污染環境,成為環境污染的一大社會問題。通過沼氣池發酵方式處理有機廢棄物,生態果園(圖2)施用沼肥構建起“種-養-沼-肥”為一體的良性循環生態模式,有利于促進秸稈與有機廢棄物等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改善區域自然生態環境,有利于果品安全生產,果業增收增效,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良好的環境、生態和經濟效益,是發展綠色無公害果品的一條有效途徑。
2 沼肥施用原則
(1)沼肥施用的時間,應根據不同果樹、不同品種、不同地區的物候期、生產管理目的而定。
(2)沼肥施肥量結合果樹長勢確定,長勢差的、衰老的、坐果多的樹應多施,長勢好的、幼壯的、坐果少的樹應輕施。
(3)沼肥出池后,不能立即施用,一般要在儲存池中存放5~7天,攪動料液,揮發毒氣,氧化還原后,才可施用;沼渣與磷肥按質量比10∶1混合堆漚30~40天后施用,效果會更佳。但忌與草木灰、石灰等堿性肥料混施,否則易造成氮素損失,降低肥效。
(4)從沼氣池中取出的沼肥,若長時間不用,應存放在有加蓋的儲存池內,以防氨態氮揮發、散失,降低肥效。有條件時,可在沼肥中加入0.1%~0.2%的過磷酸鈣,使氨態氮轉變成磷酸一銨或磷酸二銨,也能保持其肥效。
(5)葉面噴施沼液時,必須采用正常產氣3個月以上的沼氣池出料間里的沼液,且需澄清,用雙層紗布過濾、去雜,放置2~3天,對水后再施用;在果樹整個生長季均可施用沼液,生長季早期按1∶2對水、后期按1∶1對水;忌不對水直接葉面噴施沼液。將沼液摻入農藥噴施時,應先試驗后施用。
(6)葉面噴施沼液需選擇在無風的晴天或陰天進行,并最好選擇在濕度較大的早晨或傍晚;應側重于樹葉背面噴施。
(7)沼渣、沼液均可在根外深施(圖3),可穴施或溝施,應與果樹樹根保持一定距離,以防燒傷樹根。沿樹冠滴水線周圍開挖環狀或半月形溝,或從樹盤朝外挖2~3條放射狀溝,溝寬30厘米、深35厘米、長80~120厘米,若土質較差溝深50厘米為宜,施肥后及時覆土呈凸形,以防積水。
(8)若對沼肥進行堆漚處理時,會釋放出氨氣等有毒氣體,切忌在封閉的空間或蔬菜大棚內進行,以防人員或蔬菜中毒。
3 沼肥施用技術
3.1 直接施用法
3.1.1 幼樹施促長肥 定植1~2年幼樹,以促生長、擴冠為主,年需純氮素0.4~0.6千克/株,折合成沼肥為沼液100千克或沼渣50千克。3—7月每月施用沼液1~2次,每次每株20~30千克,春、夏、秋三季新梢生長肥應重施。施用沼渣時,每株10 千克,另外補入適量磷、鉀肥。
3.1.2 花前施催芽肥 施肥時間為2月上旬至3月下旬,施肥量占全年施用量的25%;每株施入沼渣25千克或沼液50千克左右,另加硼砂0.3千克,若沼肥不足,應補足氮、磷、鉀肥,施后迅速覆土。同時,可用沼液對水對樹冠葉面進行噴施,每10天左右噴施一次。
3.1.3 花后施壯果肥 果樹開花期和花后,果實生長均需較多養分,此時施肥量應占全年施肥量的50%;每株施入沼渣100千克或沼液150千克左右,另加磷酸二氫鉀0.5千克,若樹勢弱,沼肥又不足,需用有機肥補足,施后迅速覆土。同時,可用沼液對水進行樹冠葉面噴施,每10天左右噴施一次,效果更佳。
3.1.4 采前施提質肥 采摘前,是梨、蘋果等核果類果樹花芽繼續分化和果實膨大的重要時期,為提高花芽質量和果實品質,可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追施沼液,施用量30噸/公頃,一般采用放射狀、條狀、環狀或穴狀施入,如土壤缺墑,追肥時結合果園灌水,效果更好。
3.1.5 采果后施還陽肥 果實采收后,在10月底前施用“還陽肥”,用量占全年施量的25%;每株施入沼渣50千克或沼液100千克左右,可根據當年產量和樹冠大小適當增減,沼肥可與其他有機肥混合施入,施后迅速覆土。
3.1.6 秋季施“安家肥” 秋季施用沼渣,為果樹提供常年最基本的肥源,稱為“安家肥”,供應期長、養分全,正好與果樹秋根生長高峰和花芽分化高峰需肥規律相一致,能為樹體貯存有效營養,有利于提高花芽質量,增強抗寒能力,安全越冬。秋季施肥宜早不宜遲,在采收前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為好。開挖放射狀、條狀、環狀溝槽,施用沼渣,栽植1~3年的可結合深翻改土,擴大樹盤,使肥料更多地接觸到根系,效果更好。
3.1.7 借機施用方便肥 果園灌溉時澆施沼液,能使沼液中的養分與水充分結合,均勻施到土壤,有利于水肥與土壤結合,能防養分損失。施肥時,在水渠口將沼液均勻地澆到灌溉水中,澆施的肥量與水流的速度要配合好,以達到所要求的施肥量;澆施的沼液一般做追肥,每畝施用量為1500千克左右。
有條件的果園,可通過水肥一體化設施,使用滴灌施用沼液。首先要對池中沼液進行沉淀過濾處理,以去除其中的固體物,防止滴孔堵塞;處理后的沼液,與滴灌池中的其他水肥充分混合,再施用。
果園翻耕時,先直接撒施沼渣于土壤,做基肥,每畝施肥量為3000千克,或做追肥,每畝施肥量為1500千克。撒施沼渣后,立即翻耕園地,防止養分損失。
3.1.8 噴施沼液防治病蟲害 在果樹整個生長季,用沼液50千克,過濾、放置2~3天,對水25~50千克,葉面噴施,每10天左右一次;在果樹黃蜘蛛、紅蜘蛛、蚜蟲等害蟲發生的高峰期,連續噴施2~3次;若氣溫超過25 ℃,應在下午5時后進行。若在沼液中加入高效低殘留農藥,藥效持續時間長,滅蟲卵、殺菌效果更佳。據試驗,用沼液防治赤霉病,能達到與多菌靈相同的防治效果。
3.2 混合施用法
3.2.1 沼腐磷肥 堆制沼腐磷肥的方法是,取出沼渣,按每50千克加50千克土皮子,或同等質量的碎秸稈、樹葉、雜草等,再加5千克左右磷礦粉或過磷酸鈣,混拌均勻,堆成圓錐形的土堆,外面糊一層稀泥巴,再撒一層細土,堆漚30~40天,即成沼腐磷肥;在堆漚的過程中,若按每100千克堆肥中加入5千克氨水,也可堆制成沼腐磷銨復合肥。堆漚腐熟后,開堆搗細,便可做基肥使用,每畝施用量為3000千克。
北方生態果園土壤較缺磷肥,每畝施用沼腐磷肥或沼腐磷銨復合肥150~250千克,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產效果顯著。
3.2.2 沼腐有機肥 使用沼肥攪拌出肥機,先把沼肥中的秸稈切碎,將沼液與沼渣攪拌混合后,再出肥;按1∶2~3的質量比把沼肥與切碎的作物秸稈、樹葉、雜草等有機物充分混合在一起,進行堆漚30~40天,制成沼腐有機肥。堆漚的沼腐有機肥一般做基肥施用,每畝施用量為3000千克。
(作者聯系電話:1809346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