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稅收競爭、環境治理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07-16 07:16:40李愷上官緒明
當代經濟科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李愷 上官緒明

摘要:運用構造的空間Durbin模型和工具變量,采用2007—2017年間中國27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數據實證發現,稅收競爭對本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抑制作用及正向空間溢出效應,環境治理對本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直接促進作用及負向空間溢出效應,地方政府稅收競爭抑制了環境治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升效應。進一步異質性分析發現,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大中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效應和空間溢出效應顯著低于小城市,十八大以來環境治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升效應及其與稅收競爭的協同效應越來越顯著。因此,經濟高質量發展下,還需進一步完善包括環境權重在內的多元化官員晉升評價體系,引導地方政府間展開綠色稅收競爭,同時,還需進一步強化環境規制的倒逼效應及構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機制。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稅收競爭;環境治理;空間Durbin模型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482021(03)011811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高速持續增長。1978年我國GDP只有3679億元,到2019年GDP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也突破1萬美元。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有效地緩解了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但也帶來了資源過渡消耗、生態破壞、產能過剩及資源錯配等弊端。推動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發展的戰略目標。新發展理念下,需堅持在經濟發展中保護生態環境、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發展經濟,不僅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正確處理好“兩山”關系的根本大計[1]。因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如何有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對“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訴求,是制定經濟政策的重點。

十九大以來,中央政府通過加強環保法制、法規建設,強化了環保風險防控能力,環境質量取得明顯提升,但環境污染依然阻礙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是當地官員政治晉升的主要考核指標,地方官員不僅有降低環保標準的傾向,而且區域協同治理環境的意愿也會降低[2]。特別是分稅制改革之后,地方官員晉升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更加顯著,形成了以經濟績效為指標的中國特色“晉升錦標賽”[3]?!皶x升錦標賽”導致了地方政府官員為了招商引資,降低稅率和放松環境治理標準[4]。地方政府是否愿意發展高質量的經濟和如何發展高質量的經濟,不僅受到其治理環境意愿的影響,也受到其促進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影響。因此,新發展理念下,地方政府有采取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策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事實,系統地考察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有助于破解發展經濟與治理環境的困惑,為地方政府同時留住“綠水青山”和創造“金山銀山”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一、文獻評述與研究假設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性特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及完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我國經濟處在轉換增長動力、轉變發展方式及結構優化的關鍵期,綠色治理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國經濟結構、發展動力仍然有約束,今后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推力更多的是來自結構再平衡、創新驅動[5]。任保平等[6]指出培育創新者、延伸產業鏈條、發展數字經濟及新業態等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綠色路徑。師博等[7]基于經濟增長基本面和社會成果兩個維度對我國省級經濟增長質量進行測度后指出,雖然東、中、西部經濟增長質量態勢分布非均衡,但未來將進入上升通道。魏敏等[8]利用熵權TOPSIS法測度后發現,我國經濟質量總體呈現東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并依照綜合水平高低將我國省份劃分為明星型、平庸型和落后型三種類型,為推進我國經濟全面、協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依據。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深化稅制改革以助推高質量發展。既有從稅收競爭視角探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研究認為,逐底的稅收競爭是導致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逐頂的稅收競爭有利于提升經濟發展質量[9]。稅收競爭導致的企業實際稅負差異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非常顯著[10],政府為了迎合企業遷入低稅率區域的動機會為其提供減稅優惠,形成逐底競爭導致環境污染發生[11]。Hadjiyiannis等[12]指出為了吸引國際資本流入本國而進行的稅收優惠競爭,促進資本輸入國經濟增長,同時也引發了環境污染。許敬軒等[13]發現稅收競爭對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顯著的影響,但在我國地區間稅收競爭對投融資的影響只顯著存在于非國有企業,在國有企業中并不顯著。政治晉升錦標賽機制激勵下,李香菊等[14]發現稅收優惠是中國政府普遍采取的稅收招商政策,地方政府間的稅收競爭加劇了生態惡化,這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念不相符。地方政府為促進經濟發展,展開不合理、不合規的稅收競爭,對經濟發展的刺激效應正在減弱,且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后轉變為抑制效應[15]。稅收競爭是我國地方政府爭奪流動性要素的主要手段之一,稅收政策的策略互補和策略替代行為同時存在。我國地區間稅收競爭對產業轉移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且產業轉移的稅收競爭趨向多樣化[16]。為了有效降低資本稅,吸引流動資本促進本地經濟發展,地方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雖然改善引資環境,也引發了資源錯配、環境污染及產能過剩等問題[17]。地方政府制造稅收“洼地”,形成了稅負“逐底”的惡性競爭,阻礙了我國區域資源整合[18]。稅收努力在地區之間存在策略模仿式的競爭,本地稅收征管效率與資本流動存在正相關,鄰近地區稅收征管效率與資本流動存在負相關[19]。在不存在稅收政策協調的非合作性競爭情形,區際稅收政策的不對稱將導致產業分布和經濟發展的空間不對稱提前發生并隨時間放大[20]。我國地區間稅收競爭具有明顯的空間相關性,稅收競爭抑制了本地區的綠色發展,卻提升了相鄰地區的綠色發展[21]?;谝陨戏治觯疚奶岢鲅芯考僭O1:

研究假設1:稅收競爭抑制了本地經濟高質量發展,且由于稅收競爭的外部性,存在正向的空間溢出效應。

綠色化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標之一。既有研究關于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關系的研究,主要考察了經濟發展的環境污染效應和環境治理的效果[22],而忽略了環境治理對經濟發展質量的影響。但十八大以來,環境治理如何影響經濟發展質量開始成為我國學者關注的焦點。王群勇等[23]借助門檻效應模型研究發現,環境治理影響經濟發展質量存在門檻效應,當低于門檻值對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顯著為正,超過門檻值則影響不再顯著。何興邦[24]構建了一個經濟增長質量評價體系,借助我國省際面板數據實證發現,總體上環境治理提升了我國經濟質量,細分來看,環境治理顯著地促進了綠色發展、經濟效率及社會福利水平提升,未能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孫英杰等[25]研究發現我國經濟增長質量與環境規制之間是倒U型關系,且我國環境規制強度仍然處在拐點左側,適當地強化環境規制結構和力度有助于促進企業技術革新來實現對經濟增長質量的有效提高,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童紀新等[26]通過動態面板模型和門檻模型實證檢驗得出,霧霾污染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負面效應,環境規制抑制霧霾污染的效果不顯著。王夏暉等[27]建議為了實現生態環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強化生態環保的引領和倒逼作用及生態環保法規的剛性約束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設2:

研究假設2:提升環境治理強度有利于本地經濟綠色發展,且由于環境治理的外部性,對鄰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存在負向的空間溢出效應。

綜上所述,既有關于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的研究取得了豐富成果。然而我國地方政府在發展經濟和治理環境方面呈現明顯的競爭而非合作的典型事實,現有文獻尚未對其系統深入考察,更是忽略了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區域政府間協同共進的事實。唐飛鵬[28]指出我國地方稅收優惠正處于“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兩難困局,“稅收天堂”政策只在低治理強度地區才是占優策略。田時中等[29]指出地方政府間稅收競爭與環境管制政策相互影響,新發展理念下獲得“綠水青山”不僅需要當地政府提高環境治理強度,更需要轉變區域稅收競爭的理念和方式。稅收競爭具有外部性,污染物具有流動性,低稅率競爭產生的污染物也會造成鄰近地區環境污染,不利于區域經濟協同綠色發展[30]?;谝陨戏治?,本文提出研究假設3:

研究假設3:環境治理可引導稅收綠色化競爭,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存在協同效應。

本文將在以上框架下分析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同時引入經濟要素的空間互動效應,探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效應。主要貢獻是:一是考慮了中國地方政府間稅收和環境治理呈現明顯的競爭而非合作的典型事實,系統地考察了稅收和環境治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為地方政府制定滿足民眾對“兩山”訴求的政策提供新視角;二是為了克服從治污結果或過程選取環境治理代理變量引致內生性問題,本文創新性地構造了地級市層面環境治理的工具變量;三是發現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在不同城市規模和時期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存在異質性效果。

二、研究設計與數據說明

(一)計量模型設定

由文獻綜述可知,稅收和環境治理政策是地方政府間爭奪流動資本的有效工具。地方政府會根據鄰近區域政府的稅收政策對本地政策進行調整,這種調整行為具有空間互動效應。且環境污染物具有空間流動性,本地政府環境治理政策調整不僅會引發本地環境污染變化,還會引致鄰近地區污染程度的變化,本地的環境保護水平也會受鄰近地區環境治理策略的影響。因此,在檢驗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證模型中需要引入體現空間互動效應的相關變量。

基于地理距離空間權重(W)

采用地理距離空間權重的邏輯是,本文討論的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更多的是鄰近地區間的政策互動或模仿,其是根據城市經緯度計算出城市間的地理距離,然后取其倒數,相互之間的距離越大,賦予的影響權重就越小,反之亦然。為了減少或消除區域間的外在影響,以及使得W不再具有量綱,權重矩陣被標準化成行元素之和為1。對被解釋變量和核心解釋變量數據的莫蘭指數I檢驗結果報告于表1,可見在1%顯著水平上經濟發展質量、稅收競爭及環境治理均拒絕無空間自相關的原假設,說明經濟發展質量具有空間自相關性,且會受鄰近地區稅收和環境治理水平的影響,實證模型中需包括稅收、環境治理及經濟發展質量的空間互動效應。

模型中的變量若存在空間互動效應,不能被傳統的計量模型解析,需借助空間計量模型。空間Durbin模型同時納入了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的空間互動效應,可化解空間滯后模型或空間誤差模型對空間交互效應考察不全面的問題[31]。為了減緩異方差、偏態性等對模型估計結果的影響,模型采用Wooldridge[32]建議的對數函數形式,本文構造的模型(1)如下。

lngtfpit=ρWlngtfpit+β1lntaxit+β2lnereit+β3lntaxit×lnereit+θ1Wlntaxit+θ2Wlnereit+λlnX+ai+γt+vit(1)

模型(1)中,i表示城市,t表示年份,gtfp衡量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tax反映地方政府稅收競爭水平,ere代表環境治理強度。X表示城市特征和經濟相關控制變量。此外,ai是城市固定效應,γt是時間固定效應,W是空間權重,ρ是空間自回歸系數,vit是誤差項。由于模型(1)中包含了Wlngftp、Wlntax及Wlnere等空間交互項,點估計得到的回歸系數不能反映相應的空間溢出效應。偏微分估計可有效化解點估計在測度空間效應方面存在的缺陷,為檢驗空間效應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具體推導過程如下:

先將一般形式的空間Durbin模型轉化為式(2):

Y=(I-ρW)-1(Xβ+WXθ)+ε(2)

對式(2)的k個解釋變量求偏導,得到期望值偏導矩陣式(3):

E(Y)x1k·E(Y)xNk=

E(y1)x1k…E(y1)xNk

E(yN)x1k…E(yN)xNk=

(I-ρW)-1

βkw12θk…w1Nθk

w21θkβk…w2Nθk

wN1θkwn2βk…wn2βk(3)

以式(3)對角線元素的均值來度量直接效應,非對角線元素的平均列效應來度量空間溢出效應(間接效應),直接效應與空間溢出效應之和為總效應。

(二)變量及數據說明

1.被解釋變量

經濟高質量發展(gtfp)?,F有文獻對如何測度經濟高質量發展未能達成共識,有的構建了指標體系,也有的采用人均GDP等衡量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但都沒有考慮綠色發展問題,與新發展理念不相符,本文采用綠色全要素生產率代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具體測度過程參考Fre等[33]的做法,借助Malmquist-Luenberger指數對城市綠色全要素生產率進行測算。數據來源于《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和《中國環境統計年鑒》。

2.核心解釋變量

(1)稅收競爭(tax)。稅收競爭是吸引流動性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雖然我國稅率由中央統一控制,但是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流動資本,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采取降低征管效率、財政返還、補貼及降低土地出讓金等手段降低本地實際稅率[34],既有研究也證實了我國地方政府間存在著顯著的稅收競爭關系[35]。但是現有文獻中關于稅收競爭衡量指標仍未達成共識,本文參考唐飛鵬[28]將區域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及增值稅占第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作為衡量地區實際稅負高低的思路,同時,考慮到地方政府間爭奪流動資本采取的稅收競爭手段主要是針對工業部門,工業部門也是環境治理的主要對象?;诖?,本文實證中采用單位工業產值的稅收額作為地區稅收競爭的代理變量,即采用地區工業稅收總額占工業總產值比的倒數表示地方政府間稅收競爭程度。根據本文的稅收競爭指標,當某地區單位工業產值的稅收額較低時,該地區相對其他地區具有較高的稅收競爭強度,反之,該地區稅收競爭強度較低。以上數據來源于《中國城市統計年鑒》。

(2)環境治理(ere)。Lanoie等[36]認為地方政府環境治理策略的選擇主要依賴其治理環境的意愿,從污染治理結果對環境治理進行考察相對更全面和客觀。考慮數據的可得性,本文參考沈坤榮等[22]選擇的工業煙(粉)塵去除率和二氧化硫去除率兩項指標測度環境治理水平,此外還增加了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和廢水排放達標率,形成本文實證研究需要的城市層面環境治理綜合指數(ere)。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對污染物的原值進行標準化處理。為了數據的可比性,構造式(4),對環境治理綜合指數的4個單項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

scpijt=cpijt-min(cpjt)max(cpjt)-min(cpjt)(4)

其中,scpijt是t時期城市i產生污染物j的標準化值,cpijt是t時期城市i產生j類污染物數量的原值,max(cpjt)表示t時期所有城市中j類污染物數量的最大值,min(cpjt)表示t時期在所有城市中j類污染物數量的最小值。

第二步:構造城市污染物的合理權重。由于不同城市的廢水排放、固體廢物、二氧化硫及工業煙(粉)產生和排放的比重具有異質性,且不同污染物的同城排放量也存在差異。為了確保環境治理綜合指數能正確地反映城市環境治理強度,本文構造權重式(5)。

wijt=pijt∑pijtYit∑Yit(5)

其中,pijt代表在t時期i城市排放j污染物的量,Yit表示在t時期i城市的GDP。wijt表示j污染物在t時期i城市排放量占全國j污染物t時期排放量的比重與t時期i城市GDP占全國GDP的比重之比。采用wijt為權重的邏輯是若t時期城市i排放j污染物較高,則同樣的去除率意味環境治理力度更大,需要賦予更大的權重。

第三步:測算環境治理綜合指數。根據以上4種排放物的標準化值和權重,由式(6)測算t時期i城市的環境治理強度。

ereit=4∑4jwijtscpijt(6)

其中,ereit表示i城市t年環境治理強度,ereit越大說明當地政府治理污染的強度越大,反之亦是。以上數據來源于《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和《中國環境統計年鑒》。

3.控制變量

為了減少遺漏變量導致模型回歸結果偏誤,在本文構造的空間Durbin模型(1)中進一步控制經濟相關和城市特征變量。經濟發展方式是影響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若模型中遺漏了相關變量,將導致估計結果不可靠。參考李曉英等[37]的研究,模型中控制的經濟發展方式變量包括產業結構(industry)、金融發展水平(finance)、利用外資(fdi)及消費水平(consume)等。為了進一步緩解遺漏變量造成的估計偏誤,參考上官緒明和葛斌華[1]的研究,模型中控制城市特征變量包括城市綠化率(green)、基礎交通(traffic)、信息化水平(info)及城市人口密度(popu)。相關控制變量及數據來源見表2,其中,不能直接獲取數據的變量,根據《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及國家統計局網站等基礎數據計算得到。借助省級居民消費水平指數(2007=100)對貨幣數值變量進行平減,以消除價格變動的影響,采用當年匯率將實際利用外資額由美元轉換為人民幣。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基于空間Durbin模型的基準回歸分析

本文采用最大似然法(ML)對空間Durbin模型進行估計,估計結果報告于表3

為了避免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導致估計結果出現偏差,本文在回歸之前進行了方差膨脹因子(VIF)檢驗,其值是6.8,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與第(1)列相比,第(2)列在模型中納入了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交互項,以考察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經濟發展質量的協同效應。在控制了城市和經濟特征相關變量后,估計結果顯示空間自相關系數(ρ)在1%顯著性水平下顯著為正,這與前文的莫蘭指數I檢驗結果一致,支持了經濟發展質量存在較強空間自相關的理論分析。稅收競爭抑制了本地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其主要原因是“晉升錦標賽”誘發地方政府間稅收競爭趨向逐底競爭,降低了資本流向污染行業的成本,形成了資源錯配,抑制了企業采用先進技術的意愿和動力,不利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環境治理對本地經濟發展質量的影響顯著為正,即提升環境治理強度可促進城市綠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交互項的系數不顯著,但為正,說明地方政府間逐底的稅收競爭行為抑制了環境治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倒逼效應。稅收競爭的空間效應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本地采取逐底稅收競爭會導致污染企業向本地轉移,有利于鄰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環境治理的空間溢出效應回歸系數顯著為負,說明隨著環境治理強度的提升,污染產業會轉移到環境治理強度較弱的鄰近地區,不利于鄰近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這與沈坤榮等[22]的結論一致。

從相關控制變量系數來看,5%的顯著性水平下基礎交通和城市綠化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顯著為正,10%顯著性水平下信息化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為正,1%的顯著性水平下人口密度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效應為負,因而改善城市環境有利于經濟高質量發展。5%的顯著性水平下利用外資和產業結構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負效應,金融發展和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正向影響,但不顯著,可見還需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外資進入質量,促進經濟由粗放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

為了避免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滯后效應導致模型估計結果不可靠,采用其滯后1期對模型(1)再回歸。估計結果報告于表3的第(3)(4)列,與第(1)(2)列結果相比,稅收競爭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負向影響及環境治理的正向影響及顯著性基本與當期一致,其滯后效應對估計結果影響不顯著,下文仍將基于當期變量進行討論。

直接采用回歸系數分析空間計量模型中變量間的相互影響是不準確的,應借助直接效應和空間溢出效應(間接效應)進行解釋。表4報告了地方政府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效應、空間溢出效應以及總效應。稅收競爭對經濟發展質

量的直接效應顯著為負,環境治理的直接效應顯著為正,即稅收競爭每提高1%,經濟發展質量水平平均下降0.069%,而環境治理強度每提高1%,經濟發展質量水平平均提高0.081%。稅收競爭對鄰近地區經濟發展質量的空間溢出效應為正,即在10%顯著水平下,本地稅收競爭平均每提高1%,鄰近經濟發展質量水平平均上升0.042%。在1%顯著水平下,本地環境治理強度每提高1%,鄰近地區經濟發展質量水平平均下降0.052%。與點估計結果相比,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經濟發展質量的影響,在顯著性和方向上基本一致,系數大小均有所下降,支持了直接采用點估計系數分析空間計量模型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是不準確的。

(二)內生性討論及工具變量法再估計

環境治理強度影響經濟發展質量,而經濟發展質量也影響環境治理強度,采用排污量代理環境治理強度將產生內生性問題,導致模型估計結果有偏。我國主要通過頒布環境保護法規、制定保護條例、出臺節能減排行政命令等手段實現環境治理。政府工作報告是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工作的規劃和指導性政策文件,地方政府環境治理和改善的意愿和力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全面體現?;诖?,借鑒Chen等[38]的思路,搜集中國31個省份2007—2017年間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文本分詞處理后,以相關環境詞匯占政府工作報告總詞匯之比作為環境治理的工具變量。本文選擇了13個環境相關詞匯,與Chen等只采用了5個與環境相關的詞匯相比,本文構造的工具變量更能夠全面地反映環境治理強度。

以上構造的環境治理工具變量很好地緩解了內生性問題,但也隱含假設了省內地級市政府在治理環境方面的意愿和實施強度是同質的,即不能有效反映省內地級市政府環境治理的異質性,這一點與現實不相符。由于工業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主要的污染源,地級市工業比例不同,省級政府的環境治理規劃和指導性政策文件對其治理環境力度和治理意愿的影響會存在差異。本文創新性地采用地級市工業總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比例反映省內地級市政府環境治理意愿和強度的異質性,進一步與上文構造的環境治理工具變量相乘,最終構造出異質的地級市環境治理的工具變量。本文構造的工具變量不直接影響被解釋變量(綠色全要素生產率)

實際操作過程中,本文采用了Anderson canon LM檢驗、Cragg-Donald F檢驗及Sargan-Hansen檢驗對構造的工具變量進行檢驗表明工具變量不存在識別不足、弱工具變量及過度識別等問題,為了行文的連貫性,不再報告檢驗過程。,但與內生變量(環境治理)高度相關,滿足工具變量的外生性假定。

表5第(1)列是基于工具變量法估計的結果,在方向和顯著性上,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經濟發展質量水平的影響均與表3第(2)列的結果基本一致。從直接效應來看,環境治理的直接效應增大了13.6%,稅收競爭的直接效應下降了40.6%;從空間溢出效應來看,環境治理的空間溢出效應增大了21.2%,稅收競爭的空間溢出效應降低了30.9%。說明內生性問題導致低估環境治理政策對地方政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正面效應,高估了稅收競爭抑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負效應。

(三)基于城市規模和時期異質性的拓展分析

不同的城市規模或時期的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政策具有異質性,進一步拓展分析是否由于城市大小或時期的異質性導致地方政府稅收和環境治理政策對經濟發展質量影響的不同?;诃h境治理工具變量的城市規模異質性回歸結果報告于表5第(2)(3)列,發現大中城市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本地經濟發展質量的直接效應顯著低于小城市,即環境治理提高同樣1單位,在小城市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具有更顯著效果。主要是在同等環境治理意愿假定下,小城市控制污染比大中城市更直接更有效,因而,同樣的環境治理政策在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方面,小城市會顯得更有效。大中城市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產生的空間溢出效應絕對值均比小城市小,說明小城市的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政策比大城市更具有外部性和空間示范性。

表5第(4)(5)列報告了考察核心解釋變量時期異質下模型估計結果。發現十八大以來,稅收競爭對經濟發展質量影響的直接效應變化不顯著,而環境治理對經濟質量影響的直接效應顯著提升,平均提高了36.5%,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均顯著變小。主要是十八大以來對環境治理強度不斷提升和力度加大,出臺了環境治理不力約談當地主要負責人的行政手段,甚至環境治理出了問題對當地政府負責人問責等政策,迫使地方政府提升環境政策執行效率和意愿。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效應由不顯著變成在5%的顯著水平下顯著為正,說明隨著環境治理力度提升,引導了地方政府避免了以環境換經濟增長的陷阱,轉向高質量發展模式,顯現出區域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的新趨勢。

(四)穩健性檢驗

為確保模型估計結果可比性及結論的可靠性,在樣本數據中剔除地級市以上城市,基于工具變量回歸結果報告于表6第(1)列。結果顯示,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本地經濟發展質量的直接效應大小和方向與前文估計結果基本一致,提升了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經濟發展質量的空間溢出效應,但變化不顯著。為避免樣本數據的異常值對回歸結果產生影響,進一步剔除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樣本最低和最高0.5%的樣本數據,表6第(2)列報告了剔除異常值后的估計結果。盡管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對經濟發展質量的直接效應和空間溢出效應有所下降,但方向和顯著性水平沒有變化,可見異常值對模型回歸結果影響不顯著?;贐ootstrap法(自抽樣法)再對模型進行回歸,以檢驗結論對數據的敏感性。表6第(3)列是自抽樣1000次估計結果,可見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效應和空間溢出效應變化不顯著,因此,前文基于工具變量估計的空間Durbin模型的直接效應和空間溢出效應具有穩健性。

以上穩健性檢驗是基于地理距離空間權重得到的結果,為了避免空間權重選擇不當引致估計結果偏誤,表6第(4)—(6)列是基于后相鄰空間權重對以上穩健檢驗方法進行再估計

Anselin指出,構造空間相鄰權重一般有車(Rook)鄰近和后(Queen)鄰近2種,其中車鄰近是指僅有共同邊界,后鄰近除了共有邊界外還包括共同頂點[39]。本文采用的是后相鄰空間權重,另外相鄰空間權重除了一階鄰近矩陣外,還有更高階的鄰近矩陣,本文的空間相鄰權重只考慮一階后相鄰情況。的結果。與第(1)—(3)列基于地理距離空間權重估計結果相比,發現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相關效應顯著性水平、方向及大小均變化不顯著,說明空間權重沒有導致模型估計產生偏誤,前文基于地理距離空間權重估計的結果具有穩健性。

四、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地方政府有采取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雙重政策發展地方經濟的典型事實。本文采用2007—2017年間中國27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數據,基于構造的空間計量模型,實證檢驗了環境治理和稅收競爭對經濟發展質量的影響。實證發現,一是稅收競爭對本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抑制作用及正向空間溢出效應;二是環境治理對本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直接促進作用及負向空間溢出效應;三是地方政府稅收競爭抑制了環境治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升效應;四是不同的城市規模和時期實施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政策對經濟發展質量影響存在異質性,稅收競爭和環境治理對大中城市經濟發展質量的直接效應和空間溢出效應顯著低于小城市,十八大以來,環境治理對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效應及其與稅收競爭的協同效應越來越顯著。

為了實現新時代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愿景,黨中央和地方政府還需進一步調整戰略和優化相關政策。

一是弱化地方官員晉升的經濟考核指標。新時代貫徹新官員晉升考核理念,引導地方政府間發展經濟競爭方式轉變,提升地方官員發展高質量經濟的動力,滿足人民對“兩山”日益增長的需要。因此,官員政績考核中,不能再采用唯GDP論“英雄”的政績考核方式,應完善包括環境權重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形成新時代政績考核體系。

二是引導地方政府間稅收綠色化競爭。稅收競爭導致行政力量干預了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引發地方政府在促進GDP增長的同時,造成資源錯配、環境惡化等問題。中央應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間稅收競爭行為,規范其管轄權,減少不利于環境改善的地方稅收優惠行為,引導地方政府稅收競爭由逐底競爭轉向逐頂競爭。

三是強化環境規制的倒逼效應。通過環境規制糾正生產要素錯配,形成以環境規制引導市場要素配置的機制,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倒逼產業綠色升級。

四是完善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機制。本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可能會因為政策本身具有的空間互動性,造成實施后效果不顯著。為了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還需引導地方政府協同規劃和實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聯合監督、監測及預警體系,進一步完善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機制。

參考文獻:

[1] 上官緒明, 葛斌華. 科技創新、環境規制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20(6): 95-104.

[2] 陳卓, 潘敏杰. 霧霾污染與地方政府環境規制競爭策略 [J]. 財經論叢, 2018(7): 106-113.

[3] 周黎安. 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 [J]. 經濟研究, 2007(7): 36-50.

[4] LI H, ZHOU L A.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5, 89(10): 1743-1762.

[5] 張治河, 郭星, 易蘭.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驅動機制 [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6): 39-46.

[6] 任保平, 李禹墨. 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生產力質量的決定因素及其提高路徑 [J]. 經濟縱橫, 2018(7): 27-34.

[7] 師博, 任保平. 中國省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測度與分析 [J]. 經濟問題, 2018(4): 1-6.

[8] 魏敏, 李書昊. 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測度研究 [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8(11): 3-20.

[9] CREMER H, GAHVARI F. Environmental taxation, tax competition and harmonization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4, 55(1): 21-45.

[10]張國慶, 李曉春. 稅收競爭、企業投資決策與實體經濟振興 [J]. 南京社會科學, 2019(9): 31-38.

[11]MONGRAIN S, WILSON J D. Tax competition with heterogeneous capital mobility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18, 167(1): 177-189.

[12]HADJIYIANNUS C, HATZIPANAYOTOU P, Michael M S. Cross-border pollution, public pollution abatement and capital tax competition [J].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 2014, 23(2): 155-178.

[13]許敬軒, 王小龍, 何振. 多維績效考核、中國式政府競爭與地方稅收征管 [J]. 經濟研究, 2019(4): 33-48.

[14]李香菊, 趙娜. 稅收競爭如何影響環境污染: 基于污染物外溢性屬性的分析 [J]. 財貿經濟, 2017(11): 131-146.

[15]劉清杰, 任德孝. 中國地區間稅收競爭刺激經濟增長了嗎? [J]. 廣東財經大學學報, 2017(4): 92-103.

[16]關愛萍. 經濟集聚、稅收競爭與地區間產業轉移 [J]. 宏觀經濟研究, 2018(4): 48-53.

[17]皮建才, 殷軍, 周愚. 新形勢下中國地方官員的治理效應研究 [J]. 經濟研究, 2014(10): 89-101.

[18]劉清杰, 任德孝, 劉倩. 中國地區間稅收競爭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來自動態空間杜賓模型的經驗證據 [J]. 財經論叢, 2019(1): 21-30.

[19]趙娜, 李村璞, 李香菊. 稅收競爭影響資本流動的空間計量分析 [J]. 華東經濟管理, 2018(11): 96-101.

[20]劉安國, 盧晨曦, 楊開忠. 經濟一體化、集聚租和區際稅收政策協調 [J]. 經濟研究, 2019(10): 167-182.

[21]王華春, 崔偉, 平易. 稅收競爭促進區域綠色發展了嗎: 基于空間杜賓模型的實證研究 [J]. 云南財經大學學報, 2019(11): 3-14.

[22]沈坤榮, 金剛, 方嫻. 環境規制引起了污染就近轉移嗎? [J]. 經濟研究, 2017(5): 44-59.

[23]王群勇, 陸鳳芝. 環境規制能否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 [J].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6): 64-70.

[24]何興邦. 環境規制與中國經濟增長質量: 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J]. 當代經濟科學, 2018(2): 1-10.

[25]孫英杰, 林春. 試論環境規制與中國經濟增長質量提升: 基于環境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 [J]. 上海經濟研究, 2018(3): 84-94.

[26]童紀新, 王青青. 中國重點城市群的霧霾污染、環境規制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J]. 管理現代化, 2018(6): 59-61.

[27]王夏暉, 何軍. 生態環保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行動 [J]. 環境保護, 2018(11): 7-10.

[28]唐飛鵬. 地方稅收競爭、企業利潤與門檻效應 [J]. 中國工業經濟, 2017(7): 99-117.

[29]田時中, 張浩天, 李雨晴. 稅收競爭對中國環境污染的影響的實證檢驗 [J]. 經濟地理, 2019(7): 194-204.

[30]周林意, 朱德米. 地方政府稅收競爭、鄰近效應與環境污染 [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8(6): 140-148.

[31]上官緒明. 空間異質視閾下技術多維溢出、吸收能力與技術進步 [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8(4): 74-87.

[32]WOOLDRIDGE J M. Control function methods in applied econometrics [J].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15, 50(2): 420-445.

[33]FRE R, GROSSKOPF S, PASURKA C A.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 [J]. Energy, 2007, 32(7): 1055-1066.

[34]謝貞發, 范子英. 中國式分稅制、中央稅收征管權集中與稅收競爭 [J]. 經濟研究, 2015(4): 92-106.

[35]龍小寧, 朱艷麗, 蔡偉賢, 等. 基于空間計量模型的中國縣級政府間稅收競爭的實證分析 [J]. 經濟研究, 2014(8): 41-53.

[36]LANOIE P, PATRY M, LAJEUNESSE 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Testing the porter hypothesis [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8, 30(2): 121-128.

[37]李曉英. FDI, 環境規制與產業結構優化: 基于空間計量模型的實證 [J]. 當代經濟科學, 2018(2): 104-113.

[38]CHEN Z, KAHN M E, LIU Y, et al. The consequences of spatially differentiated water pollution regulation in China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8(8): 468-485.

[39]ANSELIN L.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 [M]. Berlin: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本刊相關文獻鏈接]

[1] 姜磊, 姜煜, 趙秋運, 付才輝, 吳清揚. 政府發展戰略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 [J]. 當代經濟科學, 2020(5): 103-112.

[2] 郭然, 原毅軍.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能夠提高制造業發展質量嗎?: 兼論環境規制的調節效應 [J]. 當代經濟科學, 2020(2): 120-132.

[3] 畢睿罡, 王欽云. 政企合謀視角下的環境治理: 基于官員考核標準變化的準自然實驗 [J]. 當代經濟科學, 2019(4): 62-75.

[4] 劉莎, 劉明. 綠色金融、經濟增長與環境變化: 西北地區環境指數實現“巴黎承諾”有無可能? [J]. 當代經濟科學, 2020(1): 71-84.

[5] 李國祥, 張偉. 環境分權、環境規制與工業污染治理效率 [J]. 當代經濟科學, 2019(3): 26-38.

[6] 韓國高. 環境規制、技術創新與產能利用率: 兼論“環保硬約束”如何有效治理產能過剩 [J]. 當代經濟科學, 2018(1): 84-93.

[7] 楊振兵, 張誠. 產能過剩與環境治理雙贏的動力機制研究: 基于生產側與消費側的產能利用率分解 [J]. 當代經濟科學, 2015(6): 42-52.

[8] 劉瑞明, 金田林. 政績考核、交流效應與經濟發展: 兼論地方政府行為短期化 [J]. 當代經濟科學, 2015(3): 9-18.

[9] 馬連福, 陳德球, 胡艷. 治理環境、股權結構與投資者關系管理 [J]. 當代經濟科學, 2008(3): 101-109.

責任編輯、校對: 李再揚

Tax Competiti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Spatial Durbin Model

LI Kai1, SHANGGUAN Xuming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ed spatial Durbin model, this paper uses 278 urban data at prefecture level and above from 2007 to 2017 and finds that tax competition has negative effect and positiv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as significant promotion effect and negativ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n the local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ax competition restrains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direct effect of tax competition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mall cities, and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mall citie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direct promotion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tax competit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Therefor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advers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guide local government tax from bottom-to-top competition and build a synergistic mechanism for high-quality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ax competiti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patial Durbin model

猜你喜歡
高質量發展
關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中國市場(2018年18期)2018-06-13 05:41:22
加快建設適應與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工業經濟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加快發展現代種植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大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完善制度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北方經濟(2018年3期)2018-04-08 07:36:16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天堂|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综合色88|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在线|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亚洲看片网|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国产夜色视频|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精品国产99久久| 色哟哟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久久网综合|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日韩a级毛片|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日韩av无码DVD|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午夜天堂视频| 国产免费a级片|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99热最新网址|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免费黄|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亚洲无码37.|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久久免费成人|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小视频免费| 亚洲婷婷丁香|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免费| 激情综合图区| 欧美劲爆第一页| 国产乱论视频|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免费看片|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午夜国产理论|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草逼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