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云(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2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健康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特別是 2020年年初疫情爆發之后,健康已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重點。如今人類平均 80% 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1],有害物質含量較高的室內裝飾材料可能會引起頭痛、惡心、噩夢等癥狀[2]。營造健康的建筑環境,是百姓“安居樂業”的訴求和保障。
在現有研究中,綠色建筑、健康建筑等概念被廣泛提及。健康建筑屬于綠色建筑的范疇,是綠色建筑在健康方面的進一步延伸。同時,綠色建筑評價與健康建筑評價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綠色建筑評價著重于建筑物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化發展,而健康建筑評價更多關注使用者的健康、舒適[3]。
2017年《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提出,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滿足人們對建筑的舒適性、健康性的需求。為貫徹健康中國戰略部署,實現“健康中國 2030”發展目標、實現建筑健康性能提升、規范健康建筑的評價。中國建筑學會于 2017年 1 月發布了 T/ASC 02—2016《健康建筑評價標準》[4]。隨后,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于 2019年 6 月正式發布的團體標準 T/SHGBC 000001—2019《健康建筑評價標準》,更好地推進了健康上海、卓越城市的發展與建設。
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團體標準 T/SHGBC 000001—2019,由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主編。上海市的健康建筑評價針對空氣、水、舒適、健身、人文關愛、服務 6 類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每類指標均包括控制項和評分項。按總得分確定評價等級,當健康建筑總得分分別達到 50 分、60 分、80 分時,健康建筑評價等級從低到高分別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健康建筑評價分為預評價和運行評價,預評價應在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通過后進行,運行評價應在建筑工程竣工并投入運行后進行。健康評價標準指標及評價等級如圖1 所示。

圖1 健康建筑評價標準體系及評價等級
參與健康建筑評價的建筑均應為全裝修建筑,6 類評價 指標主要的技術點如表1 所示。

表1 健康建筑主要技術點
項目位于上海市寶山區西部顧村板塊,總建設用地面積為 26 599.60 m2,總建筑面積為 73 797.52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 53 945.56 m2,主要包括商品房、保障房和自持租賃房。依據 T/SHGBC 000001—2019 ,以 1 號樓租賃房和 3 號樓商品房為研究對象,分析 2 棟樓獲得設計標識需采取的技術策略。1 號樓租賃房地上建筑面積為 7 980.00 m2,3 號樓商品房地上建筑面積為 5 779.00 m2。
T/SHGBC 000001—2019 中規定,健康建筑的評價首先要滿足綠色建筑的標準,即綠色為第一層導向。本項目已通過 GB/T 50378—2014《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二星級設計標識。健康建筑的評價應以全裝修的建筑為評價對象,項目的拿地要求建設為綠色建筑二星級和全裝修建筑,為參與健康建筑的評價奠定了基礎。本文主要在基于綠色建筑二星級等的基礎上,分析健康建筑一星級、二星級的適用技術應用策略。
綠色建筑在主要功能房間的室內噪聲級、主要功能房間的隔聲性能方面有一定要求。項目主要功能房間的室內背景噪聲及隔聲性能均能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得分要求。健康建筑評價標準亦包括對聲環境的評價,因此項目良好的聲環境也有利于健康建筑評價的得分。同時,項目的外窗氣密性定位于 6 級及以上也有利于得到健康建筑相關條文的分值。
在空氣板塊,為滿足健康建筑的評價要求,項目將選用低逸散建筑材料。項目的租賃房設分體空調、商品房住宅按戶設置家用多聯機空調,為保障室內空氣品質,項目需在空調機組增設過濾段。為控制室內地面塵樣中塵螨的密度,項目制訂了螨蟲控制計劃,鼓勵業主在項目運行階段采取措施控制室內的螨蟲密度。為避免衛生間、廚房等房間的污染物逸散,項目需增設獨立的局部機械排風系統,且排風量及排風口位置均滿足相應需求。
在水板塊,項目生活飲用水水源來自市政生活給水管網。寶山二次供水-市政水質公示的結果顯示,項目生活飲用水水質均符合 T/SHGBC 000001—2019 中對水質指標的要求。此外,項目的二次加壓供水經紫外線消毒裝置處理后供給各用水點,通過沉淀、消毒、水箱采用食品級不銹鋼 S 30408 材質等方式以降低生活用水的濁度、菌落數等措施,進一步保障了項目在生活飲用水水質方面的得分。項目設計每戶采用分戶式燃氣熱水系統,以確保使用時水溫均 ≥ 46 ℃,不會有嗜肺軍團菌滋生的條件。在配置衛生器具時,選用小便器均需自帶存水彎,存水彎水封高度 ≥ 50 mm。為保證二次供水的水質,項目制定二次供水水質檢測制度并通過公告欄和物業服務網絡平臺公告水質情況。
在舒適板塊,項目運行期噪聲主要來自空調室內機、變配電設備以及車庫出入口。為降低噪聲對環境的影響,本項目將選用低噪聲設備。為營造良好的光環境,通過采取滿足室外照明光環境的顯色指數要求、室外公共活動區域的眩光限值等方面的措施,使得住宅的照明光環境滿足健康建筑的要求。如室外景觀照明的庭院燈、草坪燈等室外燈具安裝時均避免產生眩光,直射人眼和住戶窗戶、陽臺以及給道路車輛駕駛員造成眩光等。項目在設計階段,為達到健康建筑評級標準的要求,在設計時使便器、洗浴器、洗面器 3 件衛生設備集中配置的衛生間,使用面積 ≥ 3 m2,同時設計的衛生間均為明衛,以保證衛生間的通風。為滿足夜間生理等效水平照度 ≤ 50 lx 的要求,項目需增設小夜燈。
在健身板塊,項目需在室內和室外針對小孩、老人不同年齡層設置健身設施,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環境。項目在室外共設置了 5 個健身場地,健身場地面積為 295 m2,共12 臺兒童健身器材和 26 臺老年人健身器材。項目室內健身運動場地面積為 42 m2,室內健身器材共 10 臺,共 5 類。健身器材的臺數占建筑總人數的 0.54%。
在人文關愛板塊,項目設置的室內交流場地面積為168.55 m2,占總用地面積的 0.23%,> 0.2%。0423-01 地塊項目設置的室內交流場地面積為 400.00 m2,占總用地面積的 0.46%,> 0.2%。室內交流空間可與外部人員共享,后期將會設置座椅,可供人員等候、休憩和交談。場地內設置了文化活動中心和方便母嬰的空間和設施,并在 1 號樓首層設有書架,以方便小區居民閱讀、學習。
綜合上述分析及項目實際情況,對該項目的商品房和租賃房各一棟所采用的健康建筑技術進行梳理,健康建筑一星級的有增量的技術策略如表2 所示。

表2 健康建筑一星級技術選用策略匯總表
由表2 可知,在以全裝修建筑為項目拿地條件的情況下,商品房和租賃房為達到健康建筑一星級,整體的技術策略區別并不大。
為使項目達到健康建筑二星級的預評價要求,還需在一星級的基礎上增加部分技術。為滿足健康建筑二星級預評價標準,在健康建筑一星級技術策略選用基礎上,考慮成本增量最小的情況下,還需增加的技術內容如表3 所示。

表3 健康建筑二星級技術增量表
根據該項目的施工圖、綠色建筑二星級的標準要求,對應上述健康建筑一星級和二星級的預評價設計技術增量,大致列出各個技術增量所產生的成本增量,具體內容如表4 所示,表中單價為各項技術投入的估算(2020年參考價格)。

表4 健康建筑一星級和二星級技術及成本增量表
通過表4 可知,在項目自身定位為全裝修的情況下,租賃房和商品房的健康建筑一星級、二星級的增量成本基本無差異。健康建筑一星級的增量成本為 34~47 元/m2,二星級的增量成本為 203~346 元/m2。二星級的增量成本主要來源于低逸散裝修材料和新風系統。
綜上所述,通過對本住宅項目的健康建筑技術選用策略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全裝修和綠色建筑奠定了健康建筑的基礎。目前全裝修房已作為拿地的基本條件之一,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也已成為住宅產品開發的基本配置要求。
(2)基于綠色建筑二星級的基礎,項目全裝修的定位狀況下,健康建筑一星級需新增的技術及技術增量成本相對較少,一星級的增量成本為 34~47 元/m2。二星級需增設新風系統且對裝修材料的要求更高,其增量成本也隨之大幅增加,二星級的增量成本為 203~346 元/m2。不同的項目需結合不同的產品及不同的項目定位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