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本文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作為研究對象,揭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欄目設置現狀及特色,推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欄目設置與特色欄目建設,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更好地為文化的積累和傳承、為學科建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關鍵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欄目設置;特色欄目
中圖分類號:G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1)06-0078-03
高校學報作為高校對外學術交流的窗口,它的欄目設置不僅要體現學術性和科學性,還要體現嚴密的邏輯性、學科的連貫性,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本校的學科特色。規劃并設置好欄目,對突出辦刊宗旨,確立編輯風格,塑造學報特色及開發和利用好學報資源具有重要意義[1]。學報欄目主要起規范學報的內容范圍,強化學報的主題和風格,指導編輯人員進行選題、組稿和編排稿件,引導作者撰稿、投稿,幫助讀者閱讀等作用。筆者現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揭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欄目設置現狀及特色,進一步推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欄目設置與特色欄目建設。
一、研究對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是指近20年獲得教育部批準由師專、教育學院、電視大學、職業大學等多所地方專科學校合并后升格籌建或升格的,且由“地名(區域)+學院”的院校所創辦的學報。這類學報絕大多數由原師專學報、教育學院學報等更名而來,辦刊宗旨和報道范圍相同或相近。本文以80所新建地方高校承辦的87份學報為研究對象,其中73份學報為文理綜合版,7份為社會科學版,7份為自然科學版;安徽省9份,山東省7份,河北省6份,云南省6份,江西省5份,廣西壯族自治區5份,福建省5份,山西省5份,貴州省5份,廣東省4份,湖南省4份,陜西省4份,四川省4份,河南省3份,黑龍江省3份,浙江省3份,甘肅省2份,遼寧省2份,內蒙古自治區2份,江蘇省1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份,重慶市1份。
二、欄目設置現狀
欄目是編輯人員依據辦刊宗旨,結合作者投稿情況、讀者需要特點,而對期刊主體進行分類、編排所形成的類目,是讀者、作者、編輯三者綜合分類的結果[2,3]。統計顯示,87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在2018~2019年共開設1 174個欄目,單份學報最多設置26個欄目,最少設置4個欄目,平均設置13個欄目。
從各學報的欄目名稱看,其欄目大都是以刊載文獻所屬學科進行分類和命名,且按照一級學科劃分的較多。按照一級學科劃分欄目的有:數學、數學研究、數學科學,信息科學、信息科學研究,物理、物理研究、物理學、物理學研究,化學、化學研究,生物學、生物研究、生物學研究,心理學研究,農業科學技術,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化學化工,食品科學研究,土木建筑,管理學、管理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哲學研究,宗教研究,語言、語言學、語言學研究,文學、文學研究,藝術、藝術研究、藝術學、藝術學研究,歷史、歷史研究、歷史學、歷史學研究,經濟學、經濟學研究,政治、政治研究、政治學研究,法學、法學研究,社會學、社會學研究,新聞與傳播、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傳播學研究,圖書館學、圖書館學研究、圖書情報、圖書情報研究、圖書情報與文獻學,教育學、教育學研究,體育、體育學、體育科學、體育科學研究;按照二級學科劃分欄目的有:計算數學與應用科學研究,生態學研究,教育心理學,護理學,電氣與控制工程,電子技術及機械工程研究,電子與信息科學研究,安全工程研究,美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政治經濟研究,宏觀經濟與管理研究,歷史社會,文化學研究,傳播學、傳播學研究,文獻學、文獻學研究,德育教育科學,比較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學研究;按照三級學科劃分欄目的有:微分方程與動力系統研究,安全工程研究,旅游經濟研究,民族法研究,區域經濟學研究,魏晉史研究,音樂研究,英語研究,語法與修辭互動研究,知識產權法研究等。
從各學報的欄目設置情況看,很多學報具有相同的欄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的欄目出現頻次在5次及以上的如表1所示。
由此可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出現頻次高的欄目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方面,符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的辦刊宗旨,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學成果,發揮了學術交流的作用。
三、特色欄目建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在本校優勢學科的基礎上,以得天獨厚的地域歷史文化、經濟社會資源等優勢,加強學報特色欄目建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特色欄目開設情況如表2所示。綜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的特色欄目建設情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一是立足本地區的歷史文化開設的“地方歷史文化研究”欄目[4]。
這些欄目的開設以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凸顯地方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二是從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開設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論壇”欄目。這些欄目開設以后,吸引了大量學者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和對策進行研究,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三是立足本校的學科優勢和學術資源優勢開設的欄目[5]。這些欄目依托于本校的學術研究力量,及時地反映學校學科研究的新進展和取得的成果,促進了學校的學科建設。
四、結語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作為地方綜合性學術期刊,欄目設置面面俱到,門類齊全,充分發揮了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學成果的作用,是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同時,也符合《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進行高校學報改革、強化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建設,樹立嚴謹求實的學風,促進高校學報整體水平的提高。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在發展中面臨綜合辦刊和特色化辦刊的選擇,而在實際發展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都選擇了兩者兼顧的發展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報的欄目設置不僅突出其學報的辦刊宗旨,還反映了本校的地域優勢和學科優勢,不斷推進學報特色欄目建設。一是在歷史方面,針對地域歷史狀況就歷史事件、文化、人物等方面的資源進行挖掘,開設“地方歷史文化研究”欄目,為文化的積累和傳承服務;二是在經濟方面,充分考慮其所處地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根據本校及本地區的科研實力,選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有關重大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形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論壇”,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三是學科建設方面,充分發揮地方高校的學科優勢,與各地相關研究機構及其科研人員建立長期的聯系,及時地反映學科研究的新進展,推動本校學科建設。
參考文獻:
[1]高慧芳.關于高校科技期刊的欄目設置[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3):90-92.
[2]李建安.科技期刊的欄目設置、命名及方法評價[J].編輯學報,2000(1):10-13.
[3]納畢江·瑪賀穆德,崔建中.高校醫學學報欄目的設置、完善及創新[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6(8):778-779.
[4]禤展圖.地方高校學報地域特色欄目可持續發展策略[J].韶關學院學報,2014,35(4):77-81.
[5]武京閩.建設特色欄目 提升刊物質量——全國地方高校學報優秀欄目評審結果點評[J].閩江學院學報,2008,29(4):1-3.
[責任編輯: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