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輝
近年來,互聯網和大數據獲得了快速發展,并且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也逐漸提高,與此同時,企業經營運作中面臨的稅務風險也相應增加,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稅收籌劃風險。截止現在,該工作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缺乏足夠的風險意識,尚未構建起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以及沒有把握好有關國家政策等,因此,今后需要進一步完善稅收籌劃方案,機那里科學合理的預警機制,盡快掌握并精準預測經濟動向,從而能夠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來應對稅收籌劃風險,為順利實現稅收籌劃目標奠定基礎。
近年來,經濟發展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邁進,與此同時,國家稅收政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加上“金稅三期”征管平臺也開始投入運行,使得稅收工作面臨著諸多風險。在這種形勢下,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因勢利導,積極探索防范稅收籌劃風險的措施。鑒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稅收籌劃風險的相關概念及其構成,然后指出企業稅收籌劃風險管理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接著提出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以期能夠為企業做好稅收籌劃風險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一、稅收籌劃風險的相關概念及其構成
(一)稅收籌劃及稅收籌劃風險的概念
稅收籌劃即指在法律準許范圍內,納稅義務人預先籌劃自己的投資、經營活動,最大限度節稅的一種企業籌劃行為。具體來說,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稅后利潤最大化、稅負最輕、企業價值最大化等。歸根結底,即“合理避稅”。企業稅收籌劃風險即指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因稅收籌劃工作不到位而受到相關律法制度的制裁,使得企業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二)企業稅收籌劃風險構成
具體來說,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競爭風險、經濟風險、經營風險、意識形態風險以及政策風險等。
第一,競爭風險。即指納稅人沒有全面認識到納稅籌劃在減負增效以及提升自身競爭力等方面的作用,由于上述原因使其稅負有所加重,經濟利益受損、競爭力下降而使自己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的風險。
第二,經濟風險。即指納稅人在經營運作過程中由于很難收回自己的納稅籌劃成本,例如職工薪酬、公共協調費、方案籌劃代理費等各項費用,承擔稅收法律責任而多支付款項,最終導致一定經濟損失的風險。
第三,經營風險。即指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不完善,無法有效預測自己的經濟活動,其納稅基礎發生較大變化時影響納稅籌劃,最終影響到自身的經濟效益。
第四,意識形態風險。即指征納雙方在納稅籌劃效果和目標等方面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此導致的風險。簡單來說,是指納稅人按照自己的狀況制定的籌劃方案,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在認知上與國家稅務部門的認定標準不完全一致,由此引起的風險。
第五,政策風險。一般情況下,國家在調整稅收法律以及經濟政策時需要充分兼顧到當前的經濟情況,但是企業的納稅籌劃屬于事前的籌劃行為,通常是按照當前稅收政策來制定的,倘若這期間稅收政策、經濟政策出現變化,那么其事先確定的納稅籌劃方案必然會失去合法性和合理性,由此給自身帶來一定的納稅籌劃風險。
二、企業稅收籌劃風險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企業在稅收籌劃風險管理過程中面臨很多問題,包括缺乏相關意識,缺少完善的預警機制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該工作的順利進行,進而阻礙到企業經營運作、企業經濟效益以及競爭力的提高等,制約企業的長期持續發展。
(一)缺乏足夠的風險管理意識
在經營運作過程中,多數企業管理者通常將精力放在量本利管理與生產經營管理上,在企業納稅上通常依賴于內部的財務人員,他們對稅收知識的認知只是停留在依法納稅,或納稅多少等方面,也不排除有的管理者絞盡腦汁地尋求偷稅、漏稅的路徑與方法,關于怎樣利用合理方法節稅的相關知識知之甚少,至于怎樣應對稅收籌劃風險就更不用說了,由此導致他們的稅收籌劃風險管理理念比較單薄,進而導致企業蒙受經濟風險。當然,部分企業管理者在經營運作過程中已經意識到利用稅收籌劃能夠實現“合理避稅”,然而,實際操作過程中,他們缺乏相應的管理理念,也沒有掌握良好的操作方法,由此必然會導致一定的稅收籌劃風險。
(二)尚未構建起完善的預警機制
第一,稅收籌劃機制缺失導致預警機制缺失。當前,一部分企業管理者在經營運作過程中稅收籌劃風險管理理念比較單薄,首先,由于領導的認知不全面,使得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并未設置相應的稅收籌劃部門及其工作崗位,由此就使致使企業缺失稅收籌劃機制,進而使其在運作中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預警機制;其次,在意識形態上,企業領導人員沒有足夠的風險管理理念,由此使得企業不注重相關預警機制的建設。
第二,預警機制缺失導致稅收籌劃風險加劇。恰恰是由于上述兩方面的影響,導致稅收籌劃風險具有相對較高的隱藏性,主要原因是由于企業領導人員缺乏風險意識造成的,歸根結底,這是一種意識形態風險,由此會導致企業面臨更大的稅收籌劃風險。
(三)并未準確把握相關政策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并且已經進入到互聯網時代,新形勢下,國家經濟政策需要與時代保持同步,而國家稅收政策也在頻繁發生變化,例如“營改增”、電子發票的實行,以及“金稅三期”稅務征管平臺的投入運行等,由此導致企業在稅收籌劃過程中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使其稅收籌劃風險也有所增加。而企業在編制稅收籌劃方案過程中,往往是安排內部的財務工作來負責,這些人員并不是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既缺乏足夠的稅收籌劃經驗,而且還不能在及時內掌握國家在這方面的政策動態,從而導致稅收籌劃風險的產生。
(四)市場競爭使企業稅收籌劃難度有所增加
長期以來市場競爭一直是決定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互聯網環境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電商的問世更是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在這種形勢下,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影響因素變得越來越復雜,逐漸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合理、準確預測企業的經濟活動的預期效果的難度同樣加大,與此同時,國家稅收政策頻繁發生變動,在眾多客觀因素的作用下導致稅收籌劃工作更加難以進行,企業發生稅收籌劃風險的可能性有所提高。
三、企業稅收籌劃風險管理防范策略
針對企業稅收籌劃風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為進一步提高該項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企業需要樹立相應的管理理念,構建科學合理的預警機制,不斷完善相關方案。
(一)樹立稅收籌劃風險管理理念
對于企業領導者,不應單純地注重生產經營管理,片面地追求經濟利益,還應當將精力放在財務管理上。首先,企業領導層人員必須掌握開源節流的知識與技能,有能力使企業通過經營帶來良好的效益。其次,還應當樹立稅收籌劃風險的管理理念,在合法的基礎上制定完善的稅收籌劃方案,實現“合理避稅”,使企業利用“節稅”方法帶來經濟效益,從而使其是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
(二)構建完善的預警機制
一方面,企業領導層必須按照生產經營管理的需要,設置專門的稅收籌劃部門及其工作崗位;另一方面,由領導者牽頭,由稅收籌劃部門職工參與,在充分兼顧到企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共同編制稅收籌劃制度、方法等。除此之外,由編制相關方案的人員對稅收籌劃風險相關因素進行深入研究,編制科學合理的方案。在操作上,需要及時比較稅收籌劃方案與應對風險方案,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做出合理的調整,由此盡可能地降低稅收籌劃風險,最終實現“合理避稅”的目標。
(三)不斷完善稅收籌劃方案
企業在經營運作過程中之所以要編制稅收籌劃方案,旨在采取合法的方式避稅,伴隨經濟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相關稅收政策也在頻頻發生變化,再加上“金稅三期”平臺的投入運行,對編制稅收籌劃方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企業應當著重對這部分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在最短時間內內掌握最新的稅收籌劃的知識以及技術,從而能夠制定出最為完善的方案,盡可能地減小相關風險。
(四)及時了解和準確預測經濟發展動態
伴隨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經濟發展逐漸朝著復雜化的方向發展,而相關因素也日益增多,同時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企業領導人員以及稅收籌劃方案編制人員及時掌握和分析稅收籌劃相關信息,以真實可靠的分析結果為依據,對企業稅收籌劃風險進行準確預測,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從而制定完善的方案。
四、結語
綜上所述,設計稅收籌劃方案和防范稅收籌劃風險兩者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企業應充分兼顧到上述兩者,不但要考慮企業內部和外部相關要素,而且應當兼顧到客觀環境和主觀意識,同時還應當在兼顧實際事實的基礎上分析未來規則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編制出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更好地應對稅收籌劃風險,為稅收籌劃目標的順利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河南省立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