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常青 馬勇



摘要:本文對我國在海外某核電站EPC總承包項目調試過程中臨時設施的管理工作進行了介紹,列舉了在調試階段臨時設施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幾個典型問題,對其原因進行分析,然后分別從管理角度介紹了現場的解決方法。經工程實踐表明管理方法的改進對調試階段臨時設施的質量保障行之有效,該文為我國國際核電工程總承包的管理提供了一定借鑒。
關鍵字:國際;核電工程,調試;臨時設施;管理
Analysis of Temporary Facilities Management in Commissioning Stage of International Nuclear Power Project
CAO Changqing1 MA Yong2
(1. China Zhongyu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Beijing, 100044 China;
2. East China Branch of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Haiyan, Zhejiang Province,3143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of temporary facilities during the commissioning periodin an overseas nuclear powerplant EPC project of China, lists several typ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emporary facilities management in the commissioning stage,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sol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on site.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temporary facilities in the commissioning stage.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nuclear power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Nuclear power plant; Commissioning; Temporary facilities; Management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核電戰略的穩步實施,國內三代核電機組“華龍一號”項目建設正快速推進,同時“華龍一號”作為一張國家名片也正在海外開花結果。眾所周知,核電站建設涉及選址、設計、建造、調試、試運行等過程,其具有專業門類廣,建造周期長,管理難度大等特點【1】。而在海外核電建設過程中,除了面對以上困難,其在材料運輸周期、業主管理方式、現場資源獲取等方面還面臨獨有的特點和困難【2】。本文從調試階段臨時設施的管理角度入手,對其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原因及解決方法進行介紹,以期為我國國際核電工程建設總承包管理提供借鑒。
1調試階段臨時設施
核電機組調試階段的臨時設施是當系統因調試試驗需要改變某個系統運行方式或其回路功能時,需要在系統中添加一些臨時管線、閥門、盲板、電源、電纜、托架、支吊架或設備等設施來實現其目的,且一般情況在調試結束后必須取消的這類裝置。
依據以往項目調試經驗,核電廠調試階段合理工期在13個月左右,但其前提條件是建安階段能夠及時并可靠的完成各項工作,各專業系統能以良好的狀態完成交調(所帶尾項盡可能少)。但實際工程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建安階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滯后,再疊加設計及設備的因素,調試工作往往以提前介入的方式開展,這就造成了調試和安裝的深度交叉。在此過程中,臨時設施作為實現某些系統功能的設備,是開展調試工作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IAEA核安全法規50-C-Q(96)安全導則Q12中規定“為執行具體調試試驗而要求的臨時修改應加以控制”。因此,如何在機組調試階段對臨時設施施加合適的管理,以防由于臨設失效造成各種質量問題,是核電建設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2 問題發現及原因分析
2.1 系統交調過程中容易遺漏
在調試單位使用正式汽源對汽動輔助給水泵吹掃試車過程中,進氣口法蘭臨時墊片爆裂,高溫高壓蒸汽發生泄漏。經調查,試車過程中所使用的石棉墊片是安裝單位使用臨時汽源進行汽輔泵低流量單體試車時所用,但是在設備交調過程中該墊片沒有體現在交工文件(EESR B)中,現場也未對該墊片懸掛警示標志。經進一步調查,安裝單位對汽輔泵的單調是在系統聯檢后實施的,由于調試階段該汽輔泵還需加裝臨時濾網進行吹掃,因此該臨時石棉墊片被要求留用。實施臨時墊片安裝的部門是安裝單位管焊專業,整理汽輔泵交工文件的是安裝單位機械專業,由于安裝單位內部溝通問題,該臨時墊片并未記錄在中間交工文件中。調試單位接手系統后,在設備調試前檢查過程未發現該墊片的存在,在臨時設施申請使用過程中,調試單位也未按照程序要求識別臨時設施在高壓高溫危險作業中的風險。最終在使用正式汽源對汽輔泵進行全流量試車吹掃過程中,該臨時墊片被反復使用,造成墊片爆裂蒸汽泄漏,失效臨時石棉墊片如圖1。
調試階段部分活動涉及高溫高壓作業,而此時的臨時設施數量多、種類雜,許多臨時設施在調試試驗中起到系統邊界作用,一旦失效,往往造成比較嚴重的問題。從上面的案例也可以發現,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由于某些作業過程的交叉,以及各單位內部不同專業隊劃分造成的交流隔閡,往往造成某些遺漏問題的發生。同時,現場責任單位雖有專門的工作程序、方案來指導臨時設施的作業,但在現場實際作業過程中還存在工作程序、方案編制不嚴密,落實執行不到位等突出問題【3】。以上原因造成了臨時設施在安裝、移交、使用過程中存在種種漏洞,這往往會造成臨時設施的失效,引起質量問題甚至是安全事件的發生。
2.2 復雜臨時設施驗收管理薄弱
在機組冷態開蓋功能試驗期間,由于反應堆冷卻劑系統部分設備存在安裝滯后問題,系統一回路邊界無法完整構成,該問題直接影響開蓋功能性試驗的進行。根據以往項目部經驗,在一回路主管道中使用臨時氣囊進行封閉,構成壓力容器的暫時封閉環境,滿足開蓋功能試驗的要求,可以盡早開展相關試驗,因此在海外華龍一號項目現場,也采用了同樣的方法。在臨時氣囊使用過程中,先后開展了多個調試試驗,氣囊正常實現了封堵功能,但期間該氣囊進過數次充放過程,其一直留存在主管道中,相關單位并未對其進行檢查。在后期執行安注泵相關試驗期間,封堵氣囊突然破裂,造成換料水池中的水泄漏到下層廠房,部分設備被淹,失效的封堵氣囊見圖2.
后經問題調查分析,發現隨著試驗開展,換料水池水位不斷上升,壓力不斷增加,氣囊存在一定泄漏并在主渠道內滑動,造成氣囊在主管道內受力拉扯,最終造成氣囊破損失效。經進一步分析認為,在該臨時設施安裝、驗收環節缺少第三方驗證,在使用環節缺少相關技術方案的支持,凸顯了在項目調試開始階段臨時設施安裝使用管理薄弱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承壓、承溫、承重臨時設施,缺乏風險識別,應對措施不足。
2.3 臨時措施問題原因分析
對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總結分析如下圖1:
由上圖可知,現在造成臨時設施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為項目總承包商還是應該從管理體系入手,查找管理過程中的漏洞,加強上游管理制度設計的合理性和針對性。在下游承包商開展工作時,針對發生過的問題,及時要求相關責任方升版完善工作程序及細則。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加強過程監督,特別是對于重大調試試驗項目,可配合開展專項監督、監查,從根本上上杜絕臨時設施問題的發生【4】。
3措施采取
3.1 梳理臨措清單,強化風險控制
現場不斷總結調試階段臨時設施出現的問題,對該階段的臨時措施實行總清單管理,由調試單位負責定期編制更新并提交審查,并定期評估臨時設施的風險,對于承壓、承重、承高溫等風險大的臨時設施,在申請過程中要求責任單位明確工作內容描述、配合人員要求、開始完成時間等信息,同時要提交風險預案。建立質量責任矩陣,將臨設實施、檢查、管理落實到具體責任人[5]。
3.2 改進管理機制,加強過程監督
現場組織各部門、單位協調會進行溝通,明確質控部門要介入調試階段的涉安裝類工作。在臨時設施方面,項目現場根據調試單位的申請單簽署調試配合任務單,安排建安單位負責臨時設施的安裝工作。對于高風險作業和潛在危險源的臨時設施,要求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并提交相應管理部門,協調質控部門介入,引入QC見證工作[6]。
3.3 完善管理體系,重視結果導向
項目現場為了規范、推進經驗反饋管理工作,不斷總結建設過程中的管理經驗,特別制定了經驗反饋管理程序。規定了專門的部門來收集、匯總各階段、領域的經驗反饋信息,建立并不斷更新項目部經驗反饋信息總臺賬。針對調試階段的臨時設施出現的問題,同樣采取的上述措施,把問題發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等信息及時納入經驗反饋系統,以期在同類活動中該問題不再發生。
4結束語
核電工程項目調試階段的臨時設施涉及多家責任單位和部門、界面關系復雜,且相較于正式工程,其重要性和管理力度又容易受忽視,這就造成臨時設施的問題容易多發,特別是一些高風險作業的臨時設施,其一旦失效,將會造成巨大損失。這要求在管理過程中,不應僅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次上,而應緊扣該階段施工特點,從項目管理體系入手,綜合調動項目部資源,找到適合的管理機制,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在“華龍一號”出海過程中,不僅要提高“硬實力”,而且要做到管理水平“軟實力”的提升,真正的把“華龍一號”打造成國家名片。
參考文獻
曹常青.國際核電工程EPC總承包不符合項管理流程分析[J].科技視界,2018(18):219-220.
崔媛,高璞珍,趙東蕾,劉巖.核工程教育課程建設國際化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科學,2018,9(19):5-7.
袁樹軍,胡鴻,楊東方,覃萬平,陳青青.核電工程調試防人因失誤管理實踐[J].中國核電,2019,12(03):328-331.
項媛媛.淺談核電工程EPC和獨立監理模式下的業主質量管理[J].核安全,2020,19(06):1-5.《(2020)復合影響因子:0.653》
韓政. 基于PDCA循環的H核電站除鹽水系統調試質量控制研究[D].山東大學,2020.
袁樹軍,胡鴻,楊東方,覃萬平,陳青青.核電工程調試防人因失誤管理實踐[J].中國核電,2019,12(03):32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