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玉潔/上海建橋學院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到2021年建設布點完成的時候,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將完全形成,‘兩個根本’將有效落實。我們的希望是,金專金課在高校隨處可見,水專水課水師無處安身。”寫好奮進之筆,交出得意之作。”如何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全面提升教學水平,是學校和教師需要思考和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將結合“金課”標準,以上海建橋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商務英語閱讀》課為例,探索《商務英語閱讀》課程改革的實現策略和途徑。
“金課”建設要結合校本特色,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符合人才培養目標和教與學的規律。在“金課”建設過程中,“兩性一度”的標準要與課程四要素相互呼應,其具體關系如表1。從表1可以看出,消滅水課,打造外語金課,要追求課程教學的高階性,教學設計要致力于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教學要形成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變提升的培養機制。要追求課程教學的創新性,教學內容要體現時代性和應用性,教學形式要體現先進性和互動性,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要提升學生的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課程難度。

表1 兩性一度
上海建橋學院(以下簡稱“我校”)是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專科教育和繼續教育為兩翼,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多科性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商務英語閱讀》是我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適合高職高專層次低年級學生。本課程旨在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大量閱讀商務類讀物和雜志,提取商務基礎知識,掌握商務英語詞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實際運用商務英語的能力。課程將涉及語言知識、交際技能、專業知識、商務文化等主要內容。為學生畢業后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涉外商務人才打下良好基礎。筆者以我校《商務英語閱讀》的課程改革為例,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提出“金課”的打造需要教學目標的創新性改革,內容組織上獨具特色,教學方法的別具一格,考核評方式的匠心獨具,進而達到“金課”對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要求。
本課程的知識目標是:以學生為主體,以閱讀任務和商務知識為載體實現傳統與現代、理論和實踐、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教學。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第一,通過制作閱讀篇章相關知識點的微視頻、PPT,組織開展閱讀比賽等形式,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競賽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辨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引導啟發、指導答疑,充分挖掘學生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學內容定位如下:在篇章選擇上,精簡教學內容,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對教學內容進行精選,實現少而精。在內容方面,選擇走在時代前沿的商務熱門話題,如“廣告”、“會計”等文章;一方面知識性強,另外一方面也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課外拓展訓練中,主要是課程組自己根據學生的程度編寫閱讀教輔材料,給學生做閱讀訓練及討論交流。
(1)協作型教學。協作型教學模式屬于新型且有效的教學模式。其方法是通過“引導學生在互動、參與、合作以及平等的課堂活動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探索性能力,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水平。”在《商務英語閱讀》課上,課堂展示活動強調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為學生提供了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接納的機會。教師將學生分為由4-5人組成的學習小組,在課上開展“拼圖閱讀(jigsaw reading)”等閱讀活動,在課下,充分開展第二課堂,利用課外答疑時間,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和PPT制作,指導學生小組團結合作,培養互幫互助的團隊合作精神,為學習者建構學習環境,實現從“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的轉變。
(2)實踐型教學。課堂是“金課”建設的主戰場,在課堂教學中要將“講授中心課堂”轉為“學習中心課堂”,促進學生在課堂自主實踐。實踐型教學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實施開展,第一是自主閱讀。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在課上,教材上的內容學生可以自己讀懂。教師所要做的是從閱讀方法、技巧等方面進行引導和訓練。在課下,推薦學生利用薄荷閱讀、喜馬拉雅等APP進行分級閱讀,建設超星網絡平臺,將部分練習放到網站,供學生自主學習,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二是探究思考。探究和思考是學習深度發生的根本。教師在每個章節都圍繞一個“核心問題”開展。該方式不僅可以聚焦所學知識,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第三是討論和表達。在課堂上設置主題討論或者文章復述環節,每一節課要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互動和討論,最大限度的讓每位學生參與其中,一方面考查學生的對知識點的掌握,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實踐型教學,學生變成了閱讀者、思考者和表達者。教師變為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者,思考的鼓勵者和表達的組織者。
(3)情境式教學。情境式教學模式在《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主要通過“課前導入”和“課下商務模擬表演”來完成。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介紹真實的商務場景,從視覺和聽覺上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入閱讀話題,第二,課下商務情境模擬表演。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商務情境,學生通過扮演角色。進行語言訓練和商務英語知識點的掌握。
(4)混合式教學法。在“互聯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成為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路徑。本課程的線上教學環節主要利用了“網絡學習平臺+網絡社交平臺”的模式,目前,《商務英語閱讀》已經在超星爾雅上建課。課程的章節設置包括課前熱身、泛讀練習、精讀練習、章節測試等。在資料包里上傳視聽資源、教學課件、課程大綱等資料。此外,通過超星發布作業、通知和主題討論,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課程銜接。此外,建立了試題庫,階段性測試可以直接從試題庫中調出題目進行測試,方便快捷,實現了作業和考試的無紙化在線提交。教師可以在后臺檢測到學生在線學習的時長、活躍度、以及自主學習任務點的完成情況,也可以通過后臺的統計數據直接對網絡自主學習情況進行打分。“網絡社交平臺”主要依托微信開展,開學初建立了閱讀課程的班級微信群。學生可以和教師在微信群里交流和答疑,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使得學習不受時空的限制,群里面討論氛圍輕松愉悅,一些平時不敢在課堂上發言的同學,在網絡上卻能暢所欲言,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發現問題,并能有的放矢解決問題。
采用過程考核和終結考核相結合,將語言應用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課程思政中“團結互助” 納入考核指標。過程考試其中第一次考核學生對課內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采用紙筆測試的考核方式;第二次讀書報告,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和實踐能力,以讀書交流會的形式展開,根據教師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同時考查學生是否與團隊成員通過互幫互助和有效配合完成學習任務。最后一次線上學習綜合評價,主要通過網絡學習的參與度,網絡課程作業,小組討論等形式進行打分。期末考試主要以紙筆測試的形式,考核學生對課內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表2 評價考核安排表
關于第二課堂建設,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下組織團隊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推薦或者選拔學生參加“全國英語能力大賽”以及外研社杯“全國高職高專閱讀能力大賽”等閱讀類競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開拓學生視野。目前我校商英專業已經有多名學生在全國性的詞匯和英語能力大賽中獲獎。
本研究以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建設為例,立足上海建橋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以“金課”的“兩性一度”為改革標準,通過教學實踐,探索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從而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通過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課程的“高階性”主要體現在整合教學內容,改進教學目標。在知識層面,將繁雜枯燥的課程內容劃分為知識板塊和實踐板塊,突出重點和難點;在素質和能力層面將本課程傳統單一的知識目標擴展為知識與能力并重,素質與情感并舉的課程教學目標,同時要選擇或者編撰一套本校學生適用的商務類閱讀教材。(2)課程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益。以學生為主體,以閱讀任務和商務知識為載體實行理論和實踐、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教學;通過課外活動的設計和開展,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此外,建設網絡資源,完善網絡學習環境。建立立體化網絡教學資源,充分利用網絡超星教學平臺提高教師網絡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為學生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條件。(3)課程的“挑戰度”體現在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采用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注重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和思考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