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越南特派記者 楊曄 ●張靜 王會聰 宋毅

“東南亞新冠疫情擴散加劇,擴大外界對全球半導體供應不足的擔憂”,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道稱,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企業面臨開工困難,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半導體緊缺情況。英國《金融時報》21日報道稱,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出口國之一,該國本周報告創紀錄的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大多數來自該國最大城市胡志明市和首都河內周邊省份,這些省份集中了越南的大部分電子設備流水線。
據越南國家疫情防控指導委員會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越南單日新增確診病例5537例,累計確診病例71144例。僅胡志明市從7月9日以來就新增超過3萬例確診病例。在越南設廠的國際電子元器件、芯片和半導體企業眾多。包括英特爾、微軟、諾基亞、三星、LG、佳能、奧林巴斯、鴻海、臺積電和富士康等。目前對上述企業流水線造成嚴重威脅的是第四輪疫情,以胡志明市為代表的南中部工業省市為疫情中心。
根據越南總理的政令,為應對疫情和阻斷疫情傳播,包括胡志明市在內的南中部19個省市目前正處在社會隔離中,民航公路等運輸渠道全面暫停運轉,電子元件生產企業全部停工。據越南媒體報道,胡志明市和其他被采取社會隔離省市的產業工人們有的留守在工廠內和周邊地區,有的回家等待復工通知。國際疫情不斷發展也對越南電子生產企業的原材料、物流,人員的跨國往來都造成嚴重阻礙,使復工生產困難重重。
據越南快訊網報道,胡志明市副市長楊英德在此前曾簽發公文,下令凡是不符合防疫規定的企業一律停業整頓。在當前嚴峻的抗疫形勢下,越南政府仍十分重視芯片和電子元器件等國際企業的“特殊關照”。據報道,正在越南進行的疫苗接種活動中,英特爾、三星等在越南的電子芯片企業員工列為優先接種疫苗群體。胡志明市英特爾工廠接種疫苗注射的員工已占該廠員工總數的70%。
越南現有芯片制造企業以代工和組裝為主,芯片的設計等核心技術環節均在海外完成。越南對國際芯片巨頭的吸引力主要在于人力資源和生產成本優勢。此前的英特爾表示對位于胡志明市的芯片生產廠追加5億美元投資主要是為“強化芯片組裝和實驗環節”。
韓國企業近年來在越南投資設立多家電子設備組裝廠,此次疫情生產停擺令不少韓企“受傷”。韓國MT網站報道稱,胡志明市的越南國家戰略產業園區“SHTP”管委會向入駐外國企業下達“停工令”,這讓三星電子措手不及,其在該園區內設有大型家電生產基地,雇傭員工7000余名。由于外企在當地大多以提供食宿方式吸引員工,因此眾多國際半導體企業停工后只能將員工安置于周邊酒店。
此次越南新冠疫情擴散的重災區是勞動密集型外資企業。今年5月三星電子在越南的智能手機工廠、液晶屏生產工廠就因為疫情而被當地政府下達命令被迫關閉,部分工廠甚至被關閉長達21天。有韓國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在越南的韓國半導體、家電企業盡最大可能減少損失,但直至越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企業生產恐怕都難以恢復正常,很多企業要么員工不足,要么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
受到波及的還有日本企業,有日媒分析稱,一些日企之前為了削減成本、規避風險,將生產電子原件的工廠等轉移并分散至東南亞多國。然而現在東南亞疫情形勢反撲,且疫苗接種速度較慢,與集中在一個地方相比,分散生產其實也增加了成本。路透社認為,在經濟復蘇依賴海外貿易的情況下,東南亞流水線中斷令日本經濟遭受嚴重沖擊的風險在提升。
《金融時報》21日援引摩根大通亞洲通信研究聯席主管哈里哈蘭的分析稱,東南亞在生產用于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電阻和電容等被動元器件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世界上約15%至20%的被動元器件產自該地區。彭博社22日援引美國金融科技機構海納集團的研究結果顯示,全球半導體訂貨交付周期6月份加長到19.3周,比5月份多了1周半的時間。這一2017年開始有數據以來的最長等待時間紀錄比2018年創出的前紀錄多了五周多的時間。▲
環球時報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