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服務也順應時代變化,呈現出管理建設科學化、網絡信息服務化、資源數字智能化的三大特點。目前,高職院校存在網絡數字信息化水平不高、數字信息資源庫不足、學科化信息服務層次較低的情況。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提出新的發展方向,對怎樣提高圖書館的網絡化服務做深入剖析,對學科的大數據分析給出合理化意見,對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建設怎樣融合當下媒體的信息量,保證讀者的個性化需求,以及提高學科化信息服務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 高職院校 圖書館 服務創新
一、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服務特點
隨著我國大數據步伐的推進,圖書館的服務也順應時代發展而改革變遷,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不言而喻。大數據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認知體系和服務模式。各大高職院校圖書館對這一革新技術給予了較大認可,并以此為契機,竭力提高服務標準,滿足廣大讀者的個性化服務需求。
(一)日常管理數字化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的管理能效已然發生了質的變化。傳統圖書館僅僅是依靠館內藏書被動地等待借閱人前來借取,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傳統的借還服務工作已經被時代所拋棄。在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為了滿足廣大師生及其他讀者的教學、科研服務需求,以網絡平臺為媒介,提供了各種信息化服務和數字產品,借助網絡平臺的動態環境,主動完成了圖書館日常相應的工作內容。當前,圖書館的管理能效主要依靠先進技術,不斷向數字化發展,提升服務標準的同時,使圖書管理員、圖書館書籍資源以及讀者的關系變得更加融合。
(二)數字館藏資源占比逐年增加
圖書館館藏資源數據化,在當前大數據背景之下,全國各大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也修訂為數字信息化索引,傳統的紙質書籍和印刷體文獻占比也呈現遞減態勢。隨著借閱者對圖書館需求的日益增長,智能化的數字館藏資源越來越被閱覽者青睞,占比也呈逐年遞增態勢。根據走訪調查,由于數字化電子書籍的便攜性,各大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借閱者首選數字化閱讀資源,數字館藏資源占比逐年增加,不斷充實圖書館資源,滿足了3/4的讀者需求。由此可見,數字時代將是未來不可或缺的閱覽途徑。
(三)由管理者變為服務者
網絡服務化將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另一個特點,信息時代科技發展更新較快,圖書館的職能從原來的圖書管理者變為信息提供者和服務者,文字信息的傳播從傳統的紙質媒介發展到多元化的數字媒介,服務上從原來的被動更改為主動模式。而這一切離不開網絡信息化的革新。當下,各大高職院校圖書館為了迎合讀者的閱覽需求,不斷強化自身的數字化信息服務建設。
二、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存在的問題
大數據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全國各大高校圖書館借助新的數據信息技術,滿足廣大師生和普通讀者服務的諸多工作環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獲得了相應發展成果,但由于認知水平有限,目前,沒有跟進大數據的前沿腳步,具體問題體現如下。
(一)網絡化數字化水平不高
網絡覆蓋面不夠,數字化進程較慢,制約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調查顯示,目前各大高校的圖書館都能迎合大眾需求建立網站,并宣傳一些學校的基礎設施、圖書館的簡要概述、讀者的閱覽須知,以及部分專業的數據資源,但是網絡化建設過于基礎性、表面性,深層的數據資源和特色數據匱乏,存在更新不及時現象,鮮有讀者互動,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缺乏黏性互動。有的區角雖然明示咨詢服務,并附有聯系方式,但共性問題是對熱門信息敏感度不高,對評論缺乏互動,對讀者缺乏服務熱情等。此外,圖書館官方平臺粉絲數量與學校規模嚴重不符,表明圖書館所推送的信息內容不新穎,話題不夠新鮮,推送次數不夠,在多媒體、多元素發展的今天,已經遠遠滿足不了讀者的個性化需求。
(二)數字資源建設不足
受經費劃撥因素的影響,數字資源網絡建設力度不夠,這也是廣大高職院校圖書館存在的普遍問題。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受經費限制,所采購的數字資源不足,僅有的經費只能采購較為普通的數據庫,例如知網、維普以及萬方等這些中文數據資源,外文數據庫也僅有國道。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不足,不能滿足讀者的閱覽需求,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勢必影響高校教學、訓練乃至科研的發展水平。
(三)學科化信息服務層次較低
調查顯示,目前仍有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層次較低,信息化的服務意識不夠,與讀者缺乏互動,常常按讀者要求而被動提供文獻,缺乏專業化、系統化和精準化的服務。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圖書館學科化精準服務推行得不夠科學合理,對學科信息掌控不精準,管理機制不成熟,缺乏長遠的規劃目標,導致學科服務成果不明顯;二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字信息資源更新步伐較快,學科館員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專業能力的限制,對服務對象專業知識不了解,在整合數據的過程中,信息過濾處理不好,導致服務信息提供不精準;三是圖書館學科館員不了解目前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不了解科研方向,不能很好地把握服務對象的內在信息需求,導致提供信息偏差,沒有達到讀者的預期要求,致使讀者對圖書館的依賴黏性下降,圖書館資源不能完全利用。
三、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的創新路徑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各項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圖書館數據庫建設任務艱巨。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正面臨信息技術的變革期,應以廣大師生和讀者的需求為工作準則,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推進圖書館智能化、數字化的工程建設,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創新服務理念,滿足大數據時代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知識閱覽訴求。
(一)提升圖書館網絡化服務
大數據背景下,應發揮網絡優勢,高職院校應在圖書館原有信息技術的基礎之上,加強新技術的應用,不斷開拓新的服務體系。首先應不斷完善網絡化進程,從網站建設著手,以遵循使用者需求為第一宗旨來開展工作,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高職院校圖書館要致力于網站建設,不斷加大館內藏書數量,擴大數字資源的藏書占比,增強網絡體系建設下與讀者的服務意識,加強與讀者的溝通互動,找準話題切入點,引起廣泛關注;另外,還要加大圖書館網絡智能建設,使讀者借助手機App參與到數字信息中來,同時還可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手機短視頻終端等智能軟件強化移動終端的閱讀效果,為廣大師生提供便捷的實時信息服務;與此同時,要以大數據發展為契機,不斷開展科學智能化的數據分析系統,根據讀者的閱覽路徑,實施大數據分析,為高職院校館藏提供更加明確的推送方向和更為精準的數字信息。
(二)進行科學的大數據分析
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各種相關管理工作都離不開大數據的科學系統分析。從管理決策到團隊建設,再到服務方向,提升圖書館的管理效能均依托于大數據技術。通過分析目前圖書館每日閱覽量、借閱頻率等信息數據判定,要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采取定向服務,不斷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促進校園圖書館的多元化發展。圖書館借助大數據技術,能夠清晰地找準目前存在的管理問題,并能夠根據信息的反饋,快速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減少借閱者與圖書館的矛盾,進一步明確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和服務舉措,增加數字資源的利用效果。高職院校一定要依托大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閱讀服務。
(三)加強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
高職院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藏書資源,為廣大師生、學者提供最基礎的學習資料,科學合理、專業系統的信息數字資源是廣大高職院校服務品質的基本保障。其中,數字資源是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最有利的信息保障。大數據背景下,網絡媒體迅速發展,圖書館僅僅依托數據庫資源已經不能跟上時代發展,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還應包含主流媒體對相關學術的介紹以及研究等,以便讀者獲取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為了擴大圖書館現有規模,除了對現有藏書整合以外,還要整合網絡學術資源,做好基礎的數據庫信息資源儲備,針對目前讀者的專業知識訴求,科學合理地做好網絡信息規劃,使廣大讀者利用手機進入高校圖書館平臺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方便快捷地獲取專業知識。圖書館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手段,按照查閱時間段、查閱內容等分析電子資源的點擊率,從而對現有數字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和分類,根據讀者需求建立館藏智能資源庫,自動給閱覽者提供精準服務。
(四)提升學科化信息服務水平
隨著網絡覆蓋面的擴大,智能信息化技術蓬勃發展,讀者的信息來源途徑多種多樣,價值導向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面對越來越多的信息媒介,從文字到聲音,從圖像到視頻,發生了質的轉變,這也促使圖書館不斷改革創新,強化服務意識。對高職院校圖書館而言,提高讀者的教學、科研需求,滿足精準性、時效性、多元性的服務特點,圖書館在提供印刷體和紙質版的文獻資源基礎上,還要擴大知識領域,提供讀者所需要的一切資源信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提供的各項服務都應以廣大讀者的內在需求為導向,能夠為讀者帶來更加專業、深入的信息參考資料。圖書館目前采取學科化服務,主要目的是為校園內師生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滿足讀者個性化的信息服務需求,在此過程中,管理效能得到提高,服務也得到了升華。圖書館管理能效的全面提高是圖書館提升服務標準的關鍵所在。高職院校圖書館應根據教學目標、科研方向、訓練流程,科學整合大數據信息,讓廣大師生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進一步強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數據建設,改變各種數據整合方向不明確的現狀。
四、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催生了眾多網絡媒介,巨大的社會壓力和信息變革,推動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不斷革新。圖書館的信息數字化發展以大數據為支撐,服務于廣大師生和普通讀者的教學和科研需求。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要順應時代發展,快速高效地融合當下數字信息技術產業,不斷探索新的模式,加強對圖書館內的各項信息數據管控和管理流程的創新,強化對讀者的服務意識,在數字化背景下,要不斷創新信息服務模式,提高圖書館的管理能效和服務標準,更加精準地滿足讀者的內在需求。
(作者簡介:浦婧,女,本科,南京城市職業學院,中級,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