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轉變中專語文課堂教學,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來實施教學,是當前中專老師所需要考慮的內容,尤其是面對教學的改革,學生不再僅僅接受知識,更加關注的是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提出了教學要和學生語文基礎相適應、與學生的認知實際相適應和社會變革相適應等三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中專;語文課程
在中專教育中,語文作為一門必修的學科,但是由于師資條件和學生各方面的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無法得到很好的提升,學生由于學習動力不足,整個語文課堂呈現出來的是死氣沉沉、沒有活力。學生長時間會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甚至是擾亂教學,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實現。因此作為中專的語文老師應該積極地轉變教學策略,提高語文教學適用性,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是有用的。
1中專語文教學要與學生語文基礎想適應
在職業中專語文教學是根據初中語文來改編的,是它的后繼,但是由于大部分中專生自身的語文素養不高,因此作為語文老師需要掌握好語文教學的力度,根據學生知識接受程度來制定教學計劃,遵循教學規律,循序漸進地將教學內容落實。對于中專生的要求是要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并且培養一定的語文素養,重點就在于字、詞、文章的理解上,同時要求學生的語文能力有所提升,這樣才符合新形勢下社會對中專生的要求,他們語文學科素養在這樣的培養目標下也會逐步提升。
2中專語文教學要與學生的認知實際相適應
大部分中專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熱情度都不高,而對自己選擇的專業課程比較感興趣,因此在教學時應該從實際角度入手,所以在展開語文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從“實用性”出發,將語文學科教學和學生所學的專業相結合,引導學生探索兩者的內在聯系,發現學習語文的有用性。除了講解一些語文的知識之外,還應該滲透德育的內容、挖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主要在課堂方面要以學生為重,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比如在教學《辯論》這一內容中,老師可以提前布置主題,圍繞著“興趣重要,還是現實條件”來展開討論。在這個活動中,由學生主持,學生分成兩隊來展開討論,在活動結束之后,老師引導學生對相關文章進行理解,分享學生感悟,這樣學生的興致被大大提高,也會收獲到很多的東西。
3中專語文教學要與社會的變革相適應
在目前中專院校中語文不被學生所歡迎是有很多原因的,因為大部分老師都是按照傳統的方式來教學,與當前社會的發展不相匹配,所以要想在課堂上激發學生興趣,應該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借助先進的教學思想,充分利用、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實現網絡教學等等,比如可以將學生分成諸多小組,讓他們進行選題,結合相關的內容來進行素材的收集,然后在第二天老師讓他們分享自己的成果,這樣學生學習到相關的知識了,同時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3.1倡導“討論式”教學法
討論法作為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運用到中專的語文教學課堂上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語文課堂,但它要求老師事先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體會到他們就是課堂的主人。否則實施起來就是一種形式,實際的效果也會不明顯。比如老師在講述《我若為王》這一內容中,在導入環節就應該讓學生對“奴隸制”進行討論,分享他們的觀點,然后老師再適度地進入講授環節,這樣不僅節約了教學的時間,還可以讓學生對內容有著深入的理解,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明白了老師教學目的,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
3.2進行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主要在于老師在課堂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而不是一味地將所有知識都教給學生,但是如果老師用了啟發式教學,學生卻沒有掌握到足夠的內容,那么老師就應該仔細地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恰當。在“啟發式”教學的指導下,前提必須保證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啟發內容是否值得學生質疑,倡導這種方法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的大腦靈活起來,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往往可以舉一反三,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為形象。比如老師在講授《孟子》這一內容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知曉文章內容,明確作者的主旨,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這主旨表達的是治國之道,但是放在我們社會,你們有什么感悟嗎?”,那么學生則可以聯想到修身、如何將一件小事做好,這樣才能成就自己、服務社會等等。
3.3情景融入式教學
作為中專的學生,由于自身社會實踐參與性較少,所以在理解相關內容上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依靠傳統的教學方法難免會使他們覺得語文的學習是枯燥的,但是結合情景創設法,則可以改變這樣現狀。老師根據課文的內容,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融入進去,學生就會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豐富語文教學內容,語文課堂節奏也變得有序起來,這樣會加快語文教學效率,學生也學有所得。因此作為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多花一些心思,可以借助多媒體、網絡資源來豐富語文課堂情景教學法。
4結語
總之,在中專的語文教學中,老師首先要從學生出發,結合中專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和實際需求來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善于結合各類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創新精神,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同時作為老師也應該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語文教學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掌握到更多的語文內容,使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參考文獻
1]胡延麗.試論新形勢下職業中專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教師,2019(02):37-38.
[2]平艷麗.創新教學策略為中專語文課堂插上改革的翅膀[J].新課程導學,2011(07):19.
[3]陳冰.中專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的現狀與教學策略分析[J].職業,2020(29):91-92.
作者簡介
譚敏斌(1985.11—),女,漢,湖南永州,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中職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