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必交
◆摘? 要:讀寫結合指的是閱讀與寫作相結合。閱讀是小學生學習和吸收的過程,而寫作則是小學生情感傾吐的過程。實現讀寫結合,能夠讓小學生在表達欲望被激發時候,及時練筆,讓小學生一吐為快,在增進閱讀理解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習作水平,從而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本文將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基本形式,并提出讀寫結合指導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指導策略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基本形式
1.1補寫留白
“留白”多出現在書畫作品中,這是創作者有意留出一些空白,為觀賞者提供想象空間。而課文中也經常出現類似的留白,讓讀者產生無盡的遐想。在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巧用這些留白,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補寫,從而達到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燕子》課文中,文章的開頭便單刀直入,直接描寫燕子的形態,“烏黑的羽毛、“有力的翅膀”等,而絲毫未提及作者對燕子的情感,顯然此處作者有意做出“留白”,讓讀者在閱讀文章內容中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體悟課文,借助課文中的“留白”,補寫出自己迫切需要表達的對燕子的喜愛之情,這樣不僅能實現閱讀教學中的練筆,還能增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1.2讀中仿寫
仿寫是小學生習作能力提升中比較便捷的途徑,仿寫是利用他人的寫作內容或寫作方式為自己寫作服務,在仿寫的過程中增進對語言表達技巧的感悟,提高學生自身的寫作水平。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均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在文章立意、語句的表達等方面符合小學生特定年齡段的認知,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借助課文閱讀,找到逐步提升自己文字表達能力的階梯,實現讀中仿寫。
例如:在課文《觀潮》閱讀中,學生很容易掌握文章的時間脈絡。文章的開頭寫了“這一天早上”潮水來臨前的景色和人們期盼的心情;“午后一點左右”,潮水“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仿佛“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在課文結束,“過了好久”,錢塘江恢復了平靜……。
在本課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這種以時間為線索的寫作方法,并將此作為訓練點選擇習作的命題,比如:《快樂校園》、《難忘的旅行》等,將閱讀和寫作直接建立關聯,達到讀寫結合的效果。
1.3讀后續寫
讀后續寫指的是學生能夠掌握課文寫作方法和文章內容、情節后進行的延伸性寫作。這種方法對小學生的想象能力要求較高。
例如:在閱讀《陶罐和鐵罐》課文后,學生掌握了“陶罐”與“鐵罐”之間發生的故事,在文章的結尾處,人們尋找“鐵罐”,卻連“鐵罐”的影子也沒見到。這時會引發學生的聯想和質疑,“為什么會連影子也沒見到?”,“發生了什么事情?”。
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質疑,進行讀后續寫,讓文章內容繼續延伸下去,以此鍛煉小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指導策略
2.1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
讀寫結合是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外在表現,其本質是通過閱讀,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文章的作者對話,在學生受到內心觸動的基礎上實現的思想和情感傾吐。因此,要實現有效的讀寫結合指導,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和心理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心態中理解課文,掌握文章的思想,激發學生表達欲望。
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邊閱讀課文文本一邊觀察課文中的插圖,學生會在圖片構建的教學情境中找到課文中的留白,自然而然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比如:小蝌蚪在“找媽媽”過程中,遇到了“鯉魚媽媽”,它正在“教小鯉魚捕食”,此處便留下了大段的空白,“小蝌蚪是怎樣的神態?”,“鯉魚媽媽什么樣子?”,教師可以營造開放的閱讀課堂氛圍,讓學生自由表達,結合課文的插圖對文章的內容和細節進行補充,讓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而調動小學生表達積極性,提高小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達到讀寫結合的指導效果。
2.2指導學生關注文章的情感脈絡
讀寫結合教學中,只有讀的明白,理解透徹,才能讓仿寫和續寫更加精彩。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文章時,避免草草了事,需要讓學生把握住文章的情感脈絡,明確文章作者的寫作目的,這樣才能讓學生續寫的內容與原文情感進行有效銜接,在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同時,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
例如:在進行《貓》課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通過整篇閱讀,能夠體會到作者對“貓”的喜愛。學生在進行文章讀后續寫時,需要結合原文的情感,融入自己對“貓”生活習性的認知,讓文章對貓的描述更加細膩。
比如:在“貓”文章中,寫了貓有時候很乖,“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寫作情感,續寫“貓”乖起來是什么樣子;結合作者表達的目的,續寫貓“勇猛”起來有哪些表現?
因此,讀寫結合需要有所遵循,并非絕對的開放和自由,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把握住原文的情感,這樣才能讓續寫的內容更加情感飽滿。
2.3注意小學生讀寫結合興趣的保護,幫助學生建立信心
讀寫結合與自由式寫作教學有所不同,學生在寫作中需要反映出課文的情感、表達特點等,讓寫作時有所遵循。閱讀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到小學生仿寫和續寫的質量。教師在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方式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避免急于求成,加強小學生情感引導,對小學生仿寫和續寫加以鼓勵,保護小學生讀寫結合興趣,從而提高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性。
3結束語
讀寫結合教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創新性和突破性的教學方式,它改變了以往閱讀和寫作教學相脫離的模式,使兩者相互融合,實現讀寫兼收的效果。教師在讀寫結合指導中,需要注重營造開放性的教學氛圍,加強學生興趣保護和情感引導,從容提高讀寫結合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257.
[2]折紅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8:106-107.
[3]黃繡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探究[J].神州,2018: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