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慶國
◆摘? 要:本文簡略闡述了語文核心素養的概念,并對語文核心素養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同時結合當前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現狀提出了幾點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閱讀教學
近些年來,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初中語文教學更加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但在實際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基于此有必要對其展開詳細分析,以便于幫助教師掌握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一、語文核心素養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一)語文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提升素質教育水平的關鍵內容,其主要指的是學生在社會發展以及自身發展過程中所必要的各項能力與品格,在各個學科中落實便延伸出了相對應的學科核心素養。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科來說,其核心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接受語文教育的時候,形成能夠與個人發展、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能力與品格,具體來說便是在語文知識水平、個人行為舉止以及思想道德品質等方面的能力。初中階段的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終身性、動態性以及基礎性三方面的特征,唯有保障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文基礎,才能夠使其切身體會到其他學科所具有的概念和實際內涵,與此同時,還能夠在掌握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對語文素養進行反哺,進而實現對于更多生活經驗的積累,幫助學生打好初中階段的重要基礎,為學生后續綜合素養的提升以及人生道路的發展提供支撐[1]。
(二)二者關系
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為文化修養、審美情趣、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能力。其中同語文核心素養和閱讀教學關系最為密切的便是其中文化修養以及審美情趣的部分,這兩種能力主要便是學生在大量有效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提升初中階段的閱讀教學質量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實現對于文化的理解與傳承,在當前時代飛速發展的環境下,初中生開始能夠接觸到更為廣闊的世界,各種正面和負面的信息充斥在學生的周圍,但此時的初中生無論在學習能力還是在分辨能力方面都未能完全形成,若是未能有效規范學生的閱讀行為,便有可能會使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所以有必要加強對于學生開展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其能夠在此基礎上開展閱讀,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途徑
(一)豐富閱讀方式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閱讀是其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然而初中生在課余時間方面比較少,所以為了能夠在不為學生增加過分壓力的基礎上充分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便要幫助學生掌握各種類型的閱讀方法。特別是要讓學生明白如何根據閱讀內容選擇適當的閱讀方法,使其能夠從其實際的閱讀需求出發,對相應的閱讀策略進行調整,進而使其能夠同其課文閱讀需求相符合,最終實現對于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高效培養。
以統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木蘭詩》一課為例,初中學生對這一類詩篇和文本往往有著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精讀的方式深入探索文本內容,并且隨時做好相應的批注工作。然而對于學術性較強或者閱讀內容比較枯燥的文本進行閱讀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略讀,例如在進行統編版八年級上冊中《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采用幫助學生掌握提煉文本重要內容的方式。這種閱讀方式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的速度,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獲取更大的閱讀量。
(二)強化傳統文化滲透
若想提升初中階段學生的閱讀水平,并實現對其的核心素養培養,教師應當在日常的閱讀教學活動中加大對于傳統文化的滲透力度。國學經典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助于幫助學生實現閱讀經驗的積累,并在實踐過程中建立起文化自信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對于幫助學生實現對于優秀文化的傳承有著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師應當在完成課內教材教學之后,適當引入與教材文本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以充分體現出國學經典的作用,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最終讓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的過程中完成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完成《背影》一課的教學之后,便可以尋找同父愛母愛有關的閱讀材料,《傅雷家書》作為我國傳統經典文化作品,其中的內容與《背影》一課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基于此,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采用精讀的方法,對其中的關鍵語句以及好詞好句進行圈畫,并切實體會其中所蘊含的父母之愛,以此實現對于學生感恩情懷的培養,既能夠升華學生的情感,還可以落實對于傳統國學內容的滲透,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弟子規》進行研讀,并深層次地研究其中所具有的關于孝道的表述,使其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綜合水平,并達到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
(三)鼓勵閱讀交流
閱讀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學生閱讀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鼓勵學生展開閱讀交流活動,基于此,教師應當構建起切實可行的展示平臺,為學生閱讀交流活動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2]。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提供自由選擇課外讀物的自由,并通過相應的交流活動,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在教師與班級同學的面前。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在各種閱讀交流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實現自身思維的碰撞,對更多經典的優秀作品產生更為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進而強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思維能力。初中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冒險精神,所以其在選擇課外讀物的時候比較傾向于閱讀探險類的讀物,比如《冒險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以及《海底兩萬里》等等。還有部分同學傾向于閱讀詩歌類的讀物,包括《葉賽寧詩集》和《普希金詩集》等。當學生自行讀完這些作品之后,教師便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開展閱讀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
三、結論
優化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質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對于其未來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務必要總結經驗,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手段,進而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朱琳.語文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2020,(41):269.
[2]李樹昆.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讀與寫,2020,17(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