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克芳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數學課程越來越受到各方重視,對數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數學的知識是有結構的,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因此這就說明了數學知識之間是成整體聯系在一起的。四年級處于中段,這個階段的學生的自覺性較差,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同時在這個階段進行整體性的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單元整體的教學,有助于學生把握數學的知識之間的聯系,掌握數學的結構,更好地進行數學的學習。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學數學;四年級;“單元整體教學”;有效性
一、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農村的發展問題一直是中國的最大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進入新時期,中國馬上進入全面小康時代,部分農村的生活環境和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農村的教育仍然具有問題。首先,農村的教學方式落后。農村的教育教學方法落后,國家教育政策實施普及到農村的速度較慢,學生上課主要是采用傳統的教師上課教授的方法,利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教師使用“灌輸式”、或者“填鴨式”進行教學,學生學習的效率低,課堂的缺乏活力。其次,教師教學的專業水平低。現在很多教師都不愿意到農村進行教學,主要是農村教學條件差,工資低,生活設施不方便,農村對教師的政策實施不到位,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水平低,采取的教學方法落后,甚至很多教師沒有取得教師資格。最后,農村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差,農村有很多留守兒童,父母大都出去打工掙錢,將孩子留在家里,學生缺乏管教,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較差。
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階段,學生很容易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尤其是負面的影響。隨著新課改的落實,農村中小學階段在改革上存在的一定的困難和挑戰,尤其是在學生思維的提升和構建方面,傳統的教學很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重視傳統文化對學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性,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對于促進中小學教育事業和農村教育實現均衡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
再加上很多教師上課的模式都是直接按照書本上的內容,分課時地開展教學,這就不利用學生的形成結構性、整體性的知識結構,學習的知識大都是零散、孤立,不成系統的知識內容,學生很難記憶。
二、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特征
1.結構性。單元整體教學具有結構性的特征,在教學中,單元內的內容存在一定的聯系,有些聯系是顯性的,有些聯系是隱形的,這就需要教師對單元直接的結構保持一定的敏感,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保證單元整體教學的結構性,教師要在教學的時候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結構框架。
2.整體性。整體性是指知識內容都是一體的,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在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中對單元目標教學,不是對課時內容的不斷疊加教學,而是需要教師站在整體的角度,去把握和思考,把握教學內容。
3.非均衡性。單元教學是以單元為基礎進行擴散,強調從整體上安排和把握數學的學習,強調數學的學習是由重點和非重點之分,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進行單元教學規劃,有助于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農村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實施策略
1.以小組合作,給學生一個“開發式”課堂。單元主題教學注重學生的實踐練習,“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教育過程中注重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對學生是否能跟實際生活相結合并沒有注意。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育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使得課堂能夠活起來,將課堂交給學生,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例如,在《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這兩節課的結合。在乘法結合律的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從已經掌握的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的知識入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猜想、驗證、歸納”方法進行討論,對提出的猜想進行多角度的驗證然后再根據材料進行歸納,引導學生參與運算規律的過程中。之后《乘法分配律》的學習中也是以一樣的小組探究的方式,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討論得出的結論。
2.在單元范圍內實施數學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以單元為整體的體系框架中,將數學課程分為四種課程即種子課程、生長課程、整理練習課程以及綜合拓展課程。其中,種子課程就是“播種”,就是在數學課程中強調培養對學生數學結構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對知識的脈絡進行清洗的整理和分析,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的構架,這是種植科的含義。其次就是生長課程,就是“成長”,就是對知識的拓建補充,不斷地成長的過程,生長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在數學上能夠形成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夠對相應的知識進行補充的過程。然后就是整理練習課程,顧名思義就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和練習,以更加鞏固知識,以整體的角度完善對數學單元的整體認知。最后是綜合拓展課程,就是橫向拓展,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的題目和生活中,增加知識的實用性。
例如,在《觀察物體(二)》的單元學習中,教師就要注意種子課程和成長課程之間的聯系,這一節課程的內容在之前已經學習過了,在之間的時候教師已經完成了一輪種子課程,那么只需要再重點對學生進行接下來的成長課程、整理聯系、拓展課程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在已知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四、結語
總之,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按照單元整體性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數形結合、發散、審辯式等思維,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打破農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顧秀文.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模塊教學的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253.
[2]何杰,席愛勇.深度學習視野下小學數學單元整體設計維度與注意問題[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8(04):365-368.
[3]朱俊華,吳玉國.基于單元整體的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09):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