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芳
◆摘? 要:空間觀念培養需要從小抓起,從低年級就要做好教學滲透。文章低于低年級“平移與旋轉”為教學案例,如何有效落實空間觀念培養進行有效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平移與旋轉”;空間觀念
低年級學生是數學學習的初始階段,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認識心理,從生活經驗出發,讓低年級學生在生活現象中學習數學知識。基于生活中有著大量的圖形變換的現象,教師需要選擇學生熟悉的場景現象,帶著學生去探索、發現。在低年級平移與旋轉教學的主題中,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圖形的運動變化,讓學生理解圖形的性質,從而真正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基于小學階段圖形的運動主要涉及平移、旋轉、軸對稱現象以及將簡單的圖形放大或縮小這樣一些內容。為此,在教學圖形的運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成為眾多小學數學教師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下面,文章結合低年級“平移與旋轉”教學經驗進行有效探究。
一、結合生活經驗,通過觀察形成空間觀念
在小學低年級中,“平移與旋轉”一課是第一學段孩子在數學課堂上接觸的第一堂有關圖形的運動的內容。而教材中也結合了二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為學生們展示了一幅熱鬧的游樂場的情景圖,諸如開火車、旋轉飛機、纜車和滑梯等。相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教材利用學生們成長環境,即那熟悉的游樂園環境更能激發學生學習這節課知識的興趣,學習起來也就沒有陌生感,讓這節課學習奠定了認知基礎。
為此,在這節課上,教師需要帶著學生再次走進游樂園場景,讓他們走進教師的仿真游樂園,學習那“運動”的數學知識,在“活”的情境中理解這節課內容。課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利用手勢、身體等進行模仿物體運動,讓其再次領略到游樂場游樂情境,把原本這節課傳統教學枯燥的、乏味的變得活躍起來。若教師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將學生剛才運動的方式、手勢比劃的運動軌跡在信息化手段中得以呈現出來,就不難發現涉及“平移”與“旋轉”的兩種情形,在學生的運動中理解這兩個幾何概念,形成這兩種空間觀念,顯然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教學預設效果。
二、合作交流中,通過交流獲得空間觀念
基于上面的生活經驗觀察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獲得組員的其他個體認知信息。為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剛才的觀察運動過程進行提問:“你認為這些運動中的物體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可以進行怎樣的分類?”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們一定的思考時間,接著讓他們小組討論,獲得不一樣的信息。
結果大致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是認為可以分三類:一類是轉動的,一類是左右移動的,一類是上下移動的;另一種認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轉動的,一類是平平的直直的運動。此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這兩種分法究竟哪種對呢?學生展開激烈地爭論,老師可以在適當的時機發表自己的見解,指出第一種分法的不足之處在于對分類概念有些混淆,導致在第二種分法的基礎上又根據運動方向的不同進行了第二次的分類,從而肯定第二種的分法的正確性。
三、再現生活經驗,建立空間觀念
培養小學生初步抽象思維能力必需從小抓起,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圖形的運動”教學中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直觀感知等可使小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二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知道了游樂園中的兩種不同的運動方式。接著老師提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運動像這樣平平的直直的運動?哪些運動像這樣旋轉的?
如果孩子們一時之間說不出來,教師可以走到窗戶旁,把窗戶打開,說:“這個推開窗戶的運動是平平的、直直的。”還有哪些?這時學生可能會列舉出升國旗、電動大門、電梯、開抽屜等的運動也是平平的、直直的。最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知道像這樣的平平的、直直的運動叫平移。教學旋轉時也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如:鐘面的指針、風車,電風扇等。
這個環節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找一找、說一說身邊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并引出了平移和旋轉的概念和特征。教學中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的融合,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解更透徹,并建立了空間觀念。
四、在游戲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游戲的特點是:形象、生動、創造等,游戲教學有使知識形象化的特點。在圖形與幾何教學中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了解了平移現象后,我設計了一個游戲一起體驗平移現象:
游戲一: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
游戲二:準備一塊橡皮放在桌面中間,聽老師的口令向左平移、向右平移等。
旋轉教學中設計了旋轉體驗:全體起立,一起左轉1圈、右轉1圈。
游戲可活躍課堂,鞏固所學知識。在圖形的運動教學中合理的游戲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加強操作感知,深化空間觀念
在《平移與旋轉》教學中,課后練習有請同學們用第121頁中的學具畫一排小汽車。這是讓學生在畫一畫中鞏固對平移的認識。旋轉教學中也有讓學生用學具照樣子做陀螺。這些都是簡單的動手操作活動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具有直觀形象,易于激發學生興趣,便于構建概念表象,有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
綜上所述,空間觀念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是難以形成空間觀念的。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引導孩子們用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讓他們的空間觀念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以上五個方面的教學策略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綜合運用的。
參考文獻
[1]勞建妹.感悟運動本質 發展空間觀念——“平移和旋轉”教學實踐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
[2]李玲靜.在體驗中發展空間觀念——“平移和旋轉”教學實踐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育,2019(07).
[3]葛海燕,蘇瑜.經歷體驗活動 生成數學概念——“平移與旋轉”教學設計及評析[J].教育界,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