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 要:基于幼兒園教師性別比例不平衡,亟需男性幼兒教師的加入的背景,調查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職業認同的現狀。經數據分析,發現職業認同在年級與見實習因素上均呈現出“V”字型的現狀,從高校優化教師職前階段職業認同的培養模式的角度,分課程模式、職業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模式三個維度,提出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職業認同的對策。
◆關鍵詞:男幼師;職前階段;職業認同
現階段,幼兒園教師性別比例不平衡,亟需男性幼兒教師的加入。師范生階段對于幼兒教師職業的職業認同,直接影響學前教育專業男生是否從事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因此,以下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職業認同的提升對策提出全面分析。
一、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職業認同的現狀分析
對學前師范專業男生的職業認同在年級因素上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經數據整理發現,職業認同與各維度均呈現為新生年級最高,老生年級最低,畢業班年級居中的情況,呈“V”型曲線,如圖1-1所示。此外,學前師范專業男生的職業認同在見實習因素上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經數據整理,未參加見實習活動時職業認同程度最高,參與見習后職業認同水平直線下降,參與實習后職業認同有所回升,但低于未參加見實習活動時的職業認同的現象。呈“V”型曲線,如圖1-2所示。
綜上所述,在年級與見實習情況兩個變量上,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職業認同均出現“先降后升”的情況。
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職業認同的提升對策
(一)高職院校優化教師職前階段職業認同的課程模式
1.創新第一課堂,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專業素養
以新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要求“一踐行、三學會”設置課程結構,將通識教育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育應緊密聯合,通識課程注重培養師范生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專業課程能體現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內容涉及幼兒園活動中的五大領域與幼兒教師必備的五大技能;還應注重教師教育課程的設置,達到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規定的學分要求,既重視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又促進學前教育專業男生教育教學技能的提高,培養全面發展的學前教育人才。
2.延伸第二課堂,塑造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職業情懷
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第二課堂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塑造師范生的職業情懷,高??衫米陨淼奶栒倭?,綜合校內外的各類資源,組織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如名師講座、學者論壇、師范生文化節等,調動學生的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在實踐中積累對幼兒教師職業的積極情感。
(二)提升職業指導教育,塑造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職業價值觀
1.職業指導教育前置,積極宣傳學前教育專業
針對高中生填報志愿時迷茫,不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的現象。高校的職業指導教育應與優質生源輸送地的高中聯動進行,將職業指導教育課程前置,為高中生提供相應的專業介紹與職業指導教育。幫助學生及早建立職業選擇與職業生涯發展意識,避免學生盲目選擇專業,減少入學后專業入門教育的壓力,為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建構打下初步的基礎。
2.多形式、全程化的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職業指導教育
針對不同年級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存在的教師職業認同共性問題,開設專門的職業指導課程,如新生年級的專業入門指導、老生年級的專業學習指南、畢業班年級的就業技能培訓與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應貫穿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職前教育階段的始末,有條件的學校對已畢業的學生提供繼續學習的平臺和相應的職業規劃指導。此外,建立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職業認同指導與服務體系,為每個學前教育班級配備專職的職業指導教師、學生輔導員,形成全面、全程、全員的職業認同教育方式。
(三)改良教學實踐模式,促進師范生教師角色的轉變
1.構建“見習、研習和實習一體化”的實踐體系
增加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參與實踐教學的機會,引導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幼兒教師職業,將專題見習、課題研習和教育實習循序漸進地貫穿在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專業學習中,并與其它教育環節有機連接。對于低年級的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學校應該安排他們去幼兒園開展見習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并針對見習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展開研討,對見習中收獲的經驗進行分享與總結,幫助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完善對幼兒教師職業的認知,將實踐收獲與課程研討緊密結合在一起。
2.教師有效指導,師生共建學習共同體
實習生、幼兒園指導教師以及高校教師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三方主體,他們的關系不應是單向的,應該互為影響、互為作用,尤其是三者對教育問題、教育理念的互動與碰撞,因此三方主體應以師范生的實踐活動為契機,建立學習共同體。作為實習生,只有深入到幼兒園一線的教學活動、常規活動、教研活動中,通過觀察、交流、反思、總結等多種方式與實習指導老師、同學之間產生互動,才能把握學前教育理論與幼兒園實踐的相輔相成,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論結構,完善自己對幼兒教師職業的認知,合理判斷自己能否勝任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并及時補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上的短板。作為幼兒園指導教師,應及時轉變傳統的“指導者”角色,主動參與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專業成長的見實習歷程,同時助推自我成長。作為高校教師,應轉變單一的“帶隊者”角色,與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共同構建見實習活動,才能既實現自我更新,又能不斷發現學前教育的新問題,完善學前教育理論的大廈。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職業認同在年級與見實習因素上均呈現出“V”字型的現狀,從高職院校優化教師職前階段職業認同的課程模式、提升職業指導教育、改良教學實踐模式三個角度提出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職業認同的對策。
參考文獻
[1]劉洋.培養免費師范生職業情感的意義和策略[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06).
[2]張平.教師實踐共同體: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視角[J].教師教育研究,2009(02).
[3]吳巍瑩.師范院校大學生職業認知狀況研究[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11).
[4]馮幫,王曼.社會階層化背景下幼兒教師職業地位分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07).
[5]李佳源.地方院校免費師范生職業認同的特征及強化路徑[J].復旦教育論壇,2015(05).
[6]白貝邇,程軍.提升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質量的保障機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9).
[7]吳淼.教育實習對學前教育師范生職業認同的影響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8]管培俊.加強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N].中國教育報,2019,03(11).
ycyz-2020-yb-17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職業認同與學習倦怠的聯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