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玲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板塊,也是小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難點板塊。如何提高閱讀教學課質量,提升閱讀教學效果,一直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具體事例分析闡述了情境教學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情況,以供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任何一篇閱讀教材都是有其思想核心的,或通過景物描寫,或通過述事細節,都是作者思想的傳達。情境教學法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嘗試,它圍繞教材內容在課堂上創造相應境,引導學生進入作者的思想世界,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意義
情境教學法,使學生融入到作者思想的氛圍當中,從旁觀者變成主角,讓讀者與作者思想上更接近,加深讀者對文章核心思想的理解。語文閱讀從來就不止于字面意思的理解,重點更在于文化底蘊、思想境界的提升。用生動的情境來完成抽象的思想表達,更適合小學生的學習實際。同時,這種教學法也能提升閱讀的樂趣,讓學生在情境渲染中全身心投入地感受閱讀的魅力。
二、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小學三年級語文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小學生從字詞句的啟蒙到整篇文章的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從看懂字面意思到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過程。但是,現今的語文閱讀教學仍停留在分段標記、逐字逐句閱讀,寫作方法分析、作者介紹、文章背景介紹、中心思想提煉這種機械刻板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學的重點都在于老師的講解,而不在于學生的理解,導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面對新的閱讀素材時學生便束手無策,無法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更無法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
三、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策略分析
1.整合教材內容,創造情境。
情境教學的重點在于教學二字,創造的情境都是為教學服務的。因此,在創造情境之前,老師應把握教材的編排邏輯,將其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處理,形成一個基調統一、思想和諧的情境。
老師可以通過觀察課本教材的編排來進行場景設計。以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材為例,把其教學內容分成了八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統一的主題。老師將這些主題統一的閱讀內容整合成八個情境,命名為“美麗的校園”、“多彩的秋天”、“奇妙的童話王國”、“有趣的小故事”、“生活中的美”、“祖國的大好河山”、“大自然的禮物”、“美好的品質”。整合完成后,老師再進行素材收集篩選、剪輯加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再配合學生角色扮演小游戲,打造有聲有色有趣味的閱讀學習情境,讓學生樂在其中并有所收獲。
2.結合多媒體設備,豐富情境。
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一大創舉,這也為情境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離不開畫面的重現和聲音的渲染才能為學生打造一個生動逼真的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站在作者的角度,處在作者的創作環境,與作者感同身受,從而對閱讀內容的每一字每一句產生新的理解和領悟。
比如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學習中,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豐富閱讀的場景。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安排了三篇精讀課文,《古詩三首》《燕子》《荷花》,一篇略讀課文《昆蟲備忘錄》。單元中三首古詩描寫都是冬去春來萬物復蘇的整體春景,而三篇課文則從細節入手寫春天的植物、小動物,夏天的荷花。那么,首先,老師可以根據古詩的內容播放古詩春景相關的動畫、中間再穿插春天花開的動景和各種小動物的特寫,營造生機勃勃的春天情境。其中小動物那一段可以通過剪輯類似《動物世界》、《昆蟲總動員》中的小蜻蜓、七星小瓢蟲的動畫來展現,不但畫質清晰生動,而且賦有趣味。其次,老師應當注意聲音的渲染,在塑造情境的過程中一定不能讓學生的耳朵“閑著”,而應該根據情境搭配相應的聲音,比如春來燕子繞梁歌唱,鴨子戲水歡騰,小瓢蟲采茶嗡嗡嗡,還有淅淅瀝瀝的小雨打在荷花上,這些都是很生動的情況渲染。相信閱讀課上的小學生沉入這春天的美麗,夏天的精彩畫面后,會對這些季節有自己全新的感受,從而去發現生活中的美。
3.聯系現實生活,升華情境。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學創作是現實生活的藝術升華。因此,引導學生將情境中的感受聯系到自己的現實生活當中,再次感悟,將獲得更深的體會。學生從情境中理解閱讀內容,從情境中聯想現實生活,使得讀有所感,感有所得。
比如小學語文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學習,這個單元的學習主題是“深厚的傳統文化,中國人的根”。這個單元三首古詩三篇課文都是圍繞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展開的。老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春節、清明、重陽等傳統節日及趙州橋、清明上河圖、造紙術的畫面、視頻,營造中國傳統過節、日常生活中的古色古香的畫面,將學生引入到濃厚后傳統文化底蘊當中,讓學生感受到過去的同時,思考現在。比如引導思考“我們現在的生活當中還保留了哪些傳統習俗呢?”“這些傳統文化對我們現在的生活還有什么影響呢?”,這就很容易使學生聯想到過年還要吃餃子、元宵還會猜燈謎、端午節賽龍舟,古時候發明的造紙術才有我們今天的課本,古時候修建的趙州橋我們現在還在走過,清明上河圖上畫的城市生活與我們今天城市熱鬧的場景也不相上下……通過這樣從古到今,從情境到現實生活的聯想和思考,使得學生更增民族自豪感。
四、總結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能幫助學生更生動地感受閱讀畫面,更深入地理解閱讀內容,并且形成自己的閱讀心得,從而達到提高閱讀效果,提升閱讀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米佳.造境以解文: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3):51-53.
[2]田麗霞.基于整本書閱讀視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4):163-164.
[3]張冬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探究[J].知識文庫,2020(2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