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康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思忖多日,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去描述這位偉大的作家。無奈之下,只好求助與大數據,企圖從大數據中尋找他的形象。他在大數據中是什么樣子呢?懷著這份好奇,我嘗試根據別人的觀點定義他的存在。小說、存在、生命、身份、靈與肉,這是近二十年來根據相關的研究為他貼上的標簽。這些關鍵詞是他嗎?拋去這些詞語,拋去流亡作家的身份,米蘭·昆德拉于我而言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那一聲響指。
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具有獨特的敘事手法和結構,對于習慣了傳統小說敘事結構的讀者來說可能是一場磨煉。人物、時間、各種元素似乎都混雜在一起,如果不耐著性子讀下去,可能會一頭霧水,看不懂小說到底要說些什么。在寫《不朽》的時候,昆德拉就放出了豪言壯志,放言要將它寫成一部無法改編成電影的小說。到了今天,許多小說都被搬上了熒幕,而越是經典的作品就越有被改編成電影的可能。不被改編成電影似乎在這個時代成為了少數派。要使一部小說無法被改編成電影,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墒抢サ吕龅搅?,也許是曾經在布拉格電影學院讀電影專業的經歷幫助了他。而我們可以想象,不能被改編成電影的《不朽》必然是一個神奇的寶藏。
在昆德拉的筆下,《不朽》成為了一個美麗的“森林”。通往這個美麗森林的路有很多條,大路連著小路,又叉開成為了細細的小徑。讀書的人就如林中的人走在小徑上,小徑邊有長凳,可以坐觀美景。就在這種類似于散步的閑適中,我們經過了“森林”的核心——不朽。這種結構似乎有些像賞景時的“移步換景”,又有些圍繞著主題“殊途同歸”的意味。有人說這是一種接近道路的藝術,是“道路小說”離題、繞彎和暫停的表現。而昆德拉自己也在作品中引入了“道路”和“公路”的概念。他說:“公路本身沒有絲毫意義,唯有公路聯結的兩點才有意義。而道路是對空間表示的敬意,每一段都誘人駐足?!痹谛÷方M成的世界里,美總是持續著的,它在說:停下來。于是,我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祝愿我的人生是道路而非公路,愿我擁有時空的浪漫。昆德拉一定是一位浪漫且敏感的人,他對于時空的細小差異的感知是多么的敏銳呀。而道路與公路這一議題也將被內化為我的生活理念,提醒我記得發現和欣賞人生沿途的風景。其實,一開始讀《不朽》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難受,仿佛失去了讀者的自主性,只能亦步亦趨跟著昆德拉去欣賞他給予的美景。這種成為提線木偶的感覺并不好,可是繼續閱讀下去,被操控的不適感轉變成了與昆德拉一同散步的親切感。而那在那充滿巧合、串聯時空的敘事下,小說中的人物成了走著走著就會遇上了的老朋友。這種轉變,應該歸功于米蘭·昆德拉個人天才般的創作天賦和能力吧。
除了這一種特別的敘事結構之外,米蘭·昆德拉帶給我的更多的是對于存在和生命的思考。19歲考入布拉格查理大學哲學系的米蘭·昆德拉沒有成為一位哲學家,也沒有用那些高深的述語講著玄之又玄的哲學理論,他將他的思考融入文字融入小說,讓我從他的作品中體會到他的熠熠哲思。米蘭·昆德拉常常圍繞一個主題而進行創作。在某一個主題之下,道路小說所呈現的信息量極其龐大,可供理解的角度也多種多樣。如果脫離文本來談論昆德拉的哲思,那大概率會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還是用上文已經介紹過的《不朽》來舉例。
天才般的米蘭·昆德拉圍繞著不朽這個龐大的主題,為我們講述了阿涅絲、洛拉、保羅、貝爾納、貝蒂娜、歌德等人的故事。其中,貝蒂娜和洛拉是“不朽”的忠實追求者。貝蒂娜追求的是“大的不朽”,她所追求的不朽促使她糾纏歌德和貝多芬等人,促使她用鏗鏘的語調宣揚著自己要“做點什么”,促使她篡改和歌德之間的信件以便塑造貝蒂娜和年老的歌德之間純潔的愛情。貝蒂娜成功了,她成功地將自己掛在了“歌德”這一個名字上,歌德的不朽在另一個方面成就了貝蒂娜的不朽,她成為了一段歷史中的一部分,成了與那些偉人有著緊密關聯的一部分。當人們不再談論《浮士德》,貝蒂娜仍伸展著她不朽的姿態。洛拉所追求的不朽是“小的不朽”,她渴望有人記得她,于是她用弱者的姿態強占了姐姐的婚姻還為自己穿上一件“追求愛情”的外衣。為什么不朽會有如此大的魅力,而貝蒂娜與洛拉對相同的不同卻有不同的追求方式呢?
昆德拉在他的作品中提及了一個詞“Grunt”,意思是根源。他認為人的行為之下都有一個深層的價值模式和動機在起作用,而《不朽》就是一種動機的呈現。我曾因為發現了“不朽”這個動機而感到興奮,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能解釋人類行為的萬能鑰匙??墒钱斘覈L試用“不朽”去解釋人們的行為,卻又發現這個“不朽”太過于機械?;蛟S很多人都是《不朽》之中的阿涅絲和保羅,他們從未明確自身所追求的“不朽”但卻在一種直覺下生活著。米蘭·昆德拉總是將一個潛藏著的隱匿著的議題拋了出來,而我沿著他所設置的“道路”去觀察每一個議題和這個議題之下的行為。我開始嘗試思考我所追求的不朽是什么,開始思考我應該怎么樣生活。提出一個思考的角度,呈現這個角度下發生的故事,促使我思考這個角度的價值和意義,這大概就是昆德拉給予我的哲學上的啟發。
米蘭·昆德拉還喜歡把自己也放進小說之中,向讀者展現他創作小說時的思考過程;米蘭·昆德拉熱衷于參與者、觀察者身份的轉變;米蘭·昆德拉是一個沒有傳記且嘲弄傳記的人。我還能以米蘭·昆德拉作為主語造出無數個句子。他是復雜的、多層次的、幽默的、清醒的,有時還有點尖酸刻薄?;蛟S對于天才的描述應該有一個更富有哲思和文采的開頭與結尾。我總是無法下筆。該怎么用文字描述復雜這種特質呢?我總是說不完,說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