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蘭花
◆摘? 要:小學作為學生系統學習數學知識的起步階段,教師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需要培養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環境中自主探究問題。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成為教師主要工作目標,數學教師可將信息技術應用在數學課堂,使數學課堂抽象知識變得具象,便于學生理解及掌握,構建起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學習環境。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實踐教學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小學數學教師備課不夠充分
在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大都注重對知識點的傳授,過多地將重點放在了課堂教學上面,導致其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沒有充分備課,課堂教學中的展示不夠流暢和完美。這會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如果課前備課不夠充分,就很難將自己的觀點清晰地表達出來,使學生接受的信息不夠完整,進而會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教師如果忽視了課前備課,就很難充分掌握課本中的內容,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很難解釋給學生聽。這就導致學生在接收數學知識的時候,只是聽到一些片面的、零散的知識點,而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二)教師無法全面了解學生
在小學,一個數學教師需要教導很多個學生。這就導致教師不能全面、細致地了解每一個學生。而且,在數學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都只注重自己教學的方法和效率,并不關心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也不會了解學生是否已經將自己傳授的知識點完全掌握,不能充分了解學生,不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自己的數學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和完善。這會慢慢降低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參與興趣,大大降低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不僅如此,有時候,數學教師對課堂教學效果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評判的,學生其實沒能完全接受和掌握知識。學生的知識記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僅站在自身的立場上,教師是無法將自己傳授的知識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相匹配的。這就導致學生不能準確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降低學習難度
小學生處在學習生涯起步階段,對事物的認知存在不足,數學知識相比其他學科較為抽象,小學生往往無法理解其中內涵,導致解題難度較大,部分學生由于無法順利解題喪失學習興趣。若教師單純采取填鴨式教學法,學生學習興趣無法提升,也無益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為有效改變傳統教學現狀,教師需發揮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自學生需求著手,適當降低數學知識探索難度,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思考及理解。對此,教師可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數學課堂,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引導數學課堂順利開展。
三、調動學生思維能力
新課程改革進程深度推進,小學數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師需思考目前全新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手段在班級的適用性,保證教學課程的順利開展。小學數學教師需注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比如,創新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探究能力,為后續的深度數學知識探索奠定基礎。比如,學習“長方形的面積”過程中,學生此前未接觸過程面積類數學知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的定義,并在大屏幕上展示不同大小的長方形,展示的事物包括地板、桌面、書本等,在圖形展示結束后,教師讓學生觀察大屏幕上引出的問題:“若在班級中鋪設地板,則需要多少塊?”在信息技術的引導下,為學生呈現教師圖像,其中包括教師的長、寬及地板長寬等數據,引導學生結合面積計算公式及定義得出正確答案。此教學過程可強化學生對面積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學生計算能力及思維能力,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思維提供幫助。信息技術若想有效在數學課堂中應用,教師需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全方位推進數學課堂進展,在利用信息技術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趣味化呈現在學生面前,營造舒適的問題探索情景。為順利營造問題情境,教師可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聲音、視頻等調動學生感官思維,讓學生順利進入課堂情景,深度融合到數學活動中。
四、激發學習動力
數學知識內容相對抽象,學生往往無法融入課堂,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前,需激發學生學習內在動力。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需充分思考學生的興趣特點,充分興趣的課堂環境,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為學生的茁壯成長提供幫助,使學生能自主融入課堂環境中。比如,學習“有余數的除法”課程內容時,教師先設計微課視頻,視頻內容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貼合學生認知,在微課視頻的引導下,學生能掌握“整除的意義、余數除法各部分的關聯,并消除余數與除數小的教學難點”。又比如,學習“租船問題”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播放教案視頻,以動畫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讓學生掌握動畫中的核心內容,動畫在觀看結束后,教師帶領學生對租船問題進行分析:“若想使用船只,需要對船只合理分配,可劃分為兩種分配方案,第一種是五條船只,每只船乘坐四人,第六條船只乘坐2人,計算公式為4*5+2=22;第二種方法則是前四條船均乘坐4人,最后兩條船乘坐3人,計算方式為4*4+2*3=22。”在信息技術的輔導下,教師可多樣化處理數學問題,學生可掌握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讓學生由淺入深理解數學知識,自本源上激發學生思維能力。
五、結束語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有利于最大程度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全面認知。新時期,素質教育進程不斷推進,傳統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不斷調整,數學教師也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工具,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最終達到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杜進玲.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的課堂創新實踐分析[J].考試周刊,2020(76):62-63.
[2]梁振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0(22):134.
[3]楊暉.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J].讀寫算,2020(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