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寬昊
◆摘? 要: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之后,初中學生采取就近入學的方案。那么學生之間水平差異,已經成為實際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在信息技術學習中,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而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使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發展,把提升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我們的教學目標。所以對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差異,采取分層教學,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和分類要求,使全體學生的潛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本文就從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這個角度,來展開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分層教學;有效發展
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初中學生一般都采取就近入學的方案。由此帶來的學生差異也非常明顯,尤其是在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兩極分化現象尤為突出。如果采取單一的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那么勢必會讓優秀的學生發展受到限制,而水平能力欠佳的學生掌握不了所學知識的情況。這樣的教學現狀是與我們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違背的。
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們摒棄了單純用學習成績用來選拔人才的那種機制,以提升全體學生的綜合素養作為我們新的學習目標和教學方向。如何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使他們最近發展區有所收獲和提升,從而促進學生的逐步能力提升,成為我們素質教育的教學任務。所以我們提出了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的施教策略。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曾經提出過育人要“深其深,淺共淺,益其益,尊其尊”,即要開展因材施教的科學主張,而且教育家布魯姆也曾經說過,不同的學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要認清學生發展的差異性,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關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評價等,均采取分層化的教學機制,可以有效緩解大班授課制的教學缺陷。
具體來說,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層教學,大大提升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
學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發展的差異,以及固有知識與能力水平的不同,他們在信息技術學習方面,興趣和能力是有差異的。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這種客觀區別,然后采取科學的觀察和分析策略,從開學之初幾課時綜合下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進行整體的把握,然后。對學生進行群體的劃分。
例如,我們會把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比較自覺的,而且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劃分為A層,而一部分學生上課時總是拖拉懶散,自控能力差,上課時缺乏耐心,甚至是對信息技術學習有厭學狀況,我們把這樣的學生分為C層,那么介于二者之間的學生,有的是認真努力,但是缺乏方法,或者是學習狀態還是比較穩定,但是缺乏學習的興趣,這類學生我們把他們分為B層。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進行科學有效的劃分,這便為我們接下來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提供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二、施教目標的分層設定
眾所周知,教學目標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但是我們如果劃分為大一統的目標設定,是非常不科學的。我們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是指我們能夠根據各個層次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水平,以及行為操作上的不同,給他們劃分為不同的認知目標和智能目標等。例如我們會把課程標準中最基本的教學要求劃分為基礎目標,這類基礎目標要求ABC三個層次的學生均要達成。對于C層學生來說,要求他們能夠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達成階段性的學習任務。在此基礎上,繼續提升,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目標。對于B層成員來講,我們不僅要求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還要逐步掌握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獨立思考性。而A層的學生則要求在B層學生的基礎上,更大一步的去拓寬視野,發展思維,揭示學科的學習本質,提升學科的綜合素養。如此一來,我們劃分的教學目標,從課程標準的基礎出發,又向縱深發展,既具有普適性,又具有提升性。對于學生來講,具有更高的挑戰性,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教學信息技術第一冊的內容創建動畫幻燈片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們便由低到高為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了不同的教學目標。C層學生基礎類要求他們會創建動畫,還能掌握操作步驟,能夠明白如何制作幻燈片就可以了,而對于B層學生來講,不僅要求他們掌握操作步驟,而且能夠設置動畫的類型,播放的次序,對于A層學生來講,則進一步提升,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可以根據不同場合的需求,設置相應的動畫幻燈片,能夠制作成主題鮮明,凸顯個性的演示文稿。目標分層有利于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鼓勵他們在學習上努力達成更高的水平。
三、教學內容的分層次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在教學內容上也是實施分層的教學方式。可以說施教分層,是我們分層教學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指我們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情況,展開有區別的教學活動,讓全體學生能夠有所得。
例如在新授課關于新知識點的學習時,我們便要求A層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并且能夠觸類旁通,而C類學生則只需要對最新的知識點做到基本的理解和應用即可。而在復習階段,我們更是采取由A層學生引導B、C層次的學生來進行整體有效地復習。如果有理解不到位的情況,A層學生更是可以進行當場演示,提問,促進B、C層次學生的復習鞏固工作,真正形成班級的比、學、趕、超的學習局面,從而大大地開發了我們的課程資源,激發了各個層次學生的內在潛力。
而在關于學習內容分層的情況下,我們更是對學生的上機操作進行了實際的分層次指導,即我們根據制定的教學目標,對于三類不同的學生操作時,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教師要給予適當、明確的指示。
四、結語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采取分層教學策略,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也會極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瓊.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9(03).
[2]張現雷.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學周刊,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