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摘? 要:“專創融合”課程建設成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推動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和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但現實中面臨建設方法缺失、評價指標不明的問題。文章提出了兩個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方面加強過程創新管理,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是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以結果為導向,以師生教學過程中的獲得感為重要衡量標準,改革“專創融合”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創新創業教育是應用型高校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專創融合”課程建設是應用高校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航向標”和“攻堅區”,也是應用型高校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服務國家對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的重要途徑。如何通過“專創”融合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這是新時代對全體應用型高校教師提出共同問題。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成為建好“專創”融合課程的必要條件。
一、“專創融合”課程教學改革的首要在于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
1.三種教育融合。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教育工作新思想,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部振興本科教育新舉措,結合應用型高校專業特色,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和探索,改革課程內容,把思政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2.三種形式融合。提高產教研相融合的實效性是深化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機制的關鍵途徑。專創融合課程教學團隊要結合皖北地區區域經濟特色和社會發展需求,深入行業、企業、市場充分調研,通過行業企業先進技術、信息資源和市場動向與地方和企業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基地,提高創新創業教育實效性。
3.三種方法融合。樹立以專業教育為基礎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圍繞本專業發展趨勢,突出“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新案例”的“五新”專業教育,滲透創新創業思想,挖掘和充實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將學科技能競賽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教師科研項目等融入課堂教學;將典型案例融入課堂教學;將模擬實踐訓練融入課堂教學,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激發創新創業靈感。
二、“專創融合”課程教學改革的基礎在于教學方法提升
1.教學內容與資源:教學內容設計上要包含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思維訓練、技能提升等,將創新創業知識合理、有序地融入課程章節與知識點;積極發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建設“專創融合”案例庫、文獻資料庫等教學素材,將專業知識傳授與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教學設計與方法:教師要能夠通過調整課程教學過程設計,優化學生的學習氛圍,包括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和時間,通過適當引導,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并解決問題。作為引導者的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將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系統性思維等創新思維方法用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經過不斷強化的合思維訓練,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課程應采用混合式教學法,靈活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案例式、項目驅動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多樣化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注重案例分析教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3.團隊支持與服務:課程負責人應是具有一定行業實踐背景的專業老師,鼓勵聘請行業內具有豐富創業管理經驗的企業家或管理人員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鼓勵教師組成跨學科、跨專業的課程建設團隊。
三、“專創融合”課程教學改革的根本在于課程考核方式改革
以“知識+能力+素質”為中心,建立多元化學習評價體系,探索“線上”和“線下”、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模式,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過程性學習和體驗式學習;鼓勵建立非標準答案考核體系,包括但不限于案例討論、調查報告、隨堂測驗等,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
在具體考核方法上,可以采用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并將競爭激勵制度引入考核評價中。過程性考核中,主要考核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如是否積極思考、發言以及完成小組分配的職責情況等,可以采用組長為組員打分、組員互評打分等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小組活動的積極性。結果性考核中,消減期末考試的占比,以項目評價考核為主,比如要求學生撰寫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學科競賽,提交相關的創意或創新作品,并進行項目和作品評比,激發學習熱情。
在“專創融合”課程建設中,還要注意師資培訓和教學實踐環節,隨時更新了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教師專業知識儲備,更新教師對行業新業態、職業新動向的認識,通過鮮活的企業案例和企業問題有效組織課堂專業知識的講授,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學生的參與度,為提高“專創融合”的課程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慧,李雪婷.科研反哺教學視角下本科高?!敖鹫n”打造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05):31-32.
[2]陳曉雪,潘韜文,楊云喬,等.基于“專創融合”模式下的高校技術轉移教育體系[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9,40(04):311-312.
[3],陳華鑫,郭亞杰,王振軍,等.創新創業師資能力培養平臺建設與長效運行機制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0):21-22.
項目名稱:宿州學院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項目《宿州學院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szxy2017zlbz10;安徽省重大教研項目《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研究》,項目編號:2018jyxm1035。